|  | ( |  | ) | 1. | 下列何種人員,憲法增修條文未明確規定其法定名額? (1) 大法官 
(2) 考試委員 
(3) 監察委員 
(4) 立法委員 | 
|  | ( |  | ) | 2. | 在抵抗權的階段性發展中,具體提出改革現行體制的內容與目標,具有接受處罰承擔責任為理想犧牲的覺悟,屬於何種階段的抵抗權? (1) 攻擊性 
(2) 消極性
(3) 防衛性 
(4) 積極性 | 
|  | ( |  | ) | 3. | 依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第十項規定,下列何種經費應優先編列? (1) 國防外交
(2) 兩岸關係事務 
(3) 失業救濟 
(4) 國民教育 | 
|  | ( |  | ) | 4. | 違警罰法規定業經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一六六號及第二五一號解釋宣告為違憲無效,其主要理由為何? (1) 違反人身自由保障規定
(2) 違反集會自由保障規定 
(3) 違反工作權保障規定 
(4) 違反財產權保障規定 | 
|  | ( |  | ) | 5. | 人民因犯罪嫌疑被逮捕拘禁時,得聲請該管法院於多少時間內向逮捕機關提審? (1) 二十四小時
(2) 十二小時 
(3) 十八小時 
(4) 二十小時 | 
|  | ( |  | ) | 6. | 下列有關近代立憲主義憲法的意義,何者為非? (1) 必須是成文法典 
(2) 限制國家權力
(3) 規範國家權力機關或組織的相互關係 
(4) 確保人民權利與架構權力分立制度 | 
|  | ( |  | ) | 7. | 憲法中具有本質之重要性而為規範秩序存立之基礎者,不得聽任修改。下列何者非具有此種本質之重要性? (1) 國民主權原則 
(2) 保障人民權利 
(3) 國民大會代表任期六年
(4) 民主共和國原則 | 
|  | ( |  | ) | 8. | 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領土變更案是由何機關作最終之決定? (1) 全體公民 
(2) 國民大會 
(3) 立法院
(4) 司法院 | 
|  | ( |  | ) | 9. | 有關國民大會代表自行延長任期案,依據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九九號解釋,何者屬於修憲界限? (1) 國民主權原則 
(2) 人性尊嚴
(3) 基本國策 
(4) 個別基本權利 | 
|  | ( |  | ) | 10. | 有關憲法第四條中所謂的「依其固有之疆域」之意義,下列何項敘述為正確? (1) 有關固有疆域之範圍,屬於政治問題,釋憲機關無法界定 
(2) 我國固有疆域是指臺、澎、金、馬等四個地區
(3) 「依其固有之疆域」是一種列舉規定 
(4) 我國固有疆域之範圍,應由公民投票決定之 | 
|  | ( |  | ) | 11. | 下列何者是近代立憲主義中自然法思想的內容? (1) 擁護國王與貴族等上層階級的權利 
(2) 提倡人生而不平等,強調階級不平等 
(3) 主權應歸屬於君主 
(4) 當國家權力不當限制人權時,人民有抵抗的權利 | 
|  | ( |  | ) | 12. | 下列關於確保人權之抵抗權的觀念之敘述,何者正確? (1) 在良好的憲法秩序內行使 
(2) 國民的基本權受到充分保障時行使 
(3) 屬於維護人性尊嚴對抗國家權力的自然法權利 
(4) 不存在所謂的超實定法的抵抗權 | 
|  | ( |  | ) | 13. | 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規定,下列敘述中,何者是完整的內容? (1) 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
(2) 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主共和國 
(3) 中華民國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 
(4) 中華民國為民主共和國 | 
|  | ( |  | ) | 14. | 中華民國憲法是: (1) 柔性憲法 
(2) 欽定憲法 
(3) 協定憲法
(4) 剛性憲法 | 
|  | ( |  | ) | 15. | 依憲法增修條文之規定,國家應保障原住民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 保障範圍包括教育文化、交通水利、衛生醫療、經濟土地及社會福利 
(2) 保障方式另以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發布行政命令定之 
(3) 依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保障原住民族之地位及政治參與
(4) 依政黨協商,保障原住民族之地位及政治參與 | 
|  | ( |  | ) | 16. | 以法律授權命令方式限制基本人權,應注意何種授權原則? (1) 社會性原則 
(2) 福祉性原則 
(3) 文化性原則
(4) 明確性原則 | 
|  | ( |  | ) | 17. | 依憲法規定,人民遭受任何機關非法逮捕拘禁時,其本人或他人得向那一個單位聲請追究,而該單位不得拒絕之? (1) 監察院 
(2) 立法院 
(3) 法院 
(4) 總統 | 
|  | ( |  | ) | 18. | 除非有急迫之危險或依據法定程序,大學得拒絕警察進入校園,為何種基本權利的表現? (1) 住宅自由之保障 
(2) 集會自由之保障
(3) 人身自由之保護 
(4) 大學自治之保障 | 
|  | ( |  | ) | 19. | 下列何者非勞動基本權保障之內容? (1) 限制雇主之財產自由 
(2) 團結權 
(3) 團體交涉權 
(4) 爭議權 | 
|  | ( |  | ) | 20. | 下列有關國民主權在理論上的意義,何者正確? (1) 法律可規定享有參政權的條件,但不可決定某特定人為主權者
(2) 全體國民是國家權力最終決定者,故無須服從法律 
(3) 民主政治下可區分有主權者與非主權者兩種 
(4) 國民即等同於一般享有投票權的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