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階ERP規劃師財務管理測驗(亂數選40題)   >

免費免註冊,彰化一整天線上測驗:http://exam.bestdaylong.com/test3571.htm

( )1. 下列有關銷貨折扣和折讓的敘述何者正確(1) 商業折扣係指買賣成立前為促銷商品,就定價予以折減的促銷方式屬之(2) 現金折扣係指為鼓勵客戶能夠儘早付清貨款而給予較優惠的減收部分貨款的減免方式稱之(3) 會計上對現金折扣不予認列,以實際交易價格入帳(4) 企業因商品瑕疵或不符規格而同意減價銷售者即屬銷貨折讓(1)134 (2)123 (3)124 (4)234
( )2. 下列何者是ERP成本控制(Controlling,CO)模組之副模組「成本中心會計」(Cost CenterAccounting,CCA)所能支援的項目(1) 哪些成本差異是由哪些資源產生的(2) 內部訂單之各個階段已發生哪些成本(3) 哪些為資源動因(4) 這些資源被用於何處(1)234 (2)124 (3)123 (4)134
( )3. 會計循環中,包括記錄交易分錄、過帳到分類帳、試算、期末調整、編製財務報表、結帳開帳等而期末調整的目的係基於何種「會計原則」而將收入與費用的帳戶調整成可以真正代表當期之收入與費用(1)保守原則 (2)配合原則 (3)成本收益原則 (4)充分揭露原則
( )4. 下列有關ERP控制覆核之敘述,哪些是正確的(1) 稽核小組必須配合ERP導入專案的每一項步驟,進行有關的控制覆核作業(2) 在ERP流程設計時,稽核小組必須辨認及建議ERP系統特有的控管需求及補償性的人工控制需求(3) 在ERP系統測試時,稽核小組必須覆核單元測試及整合測試的各種情況,以確保ERP系統內建的控制已經測試(4) 在ERP系統上線時,稽核小組必須覆核及測試實際作業環境的控制,及使用者遵循新政策及程序的情形(1)124 (2)123 (3)1234 (4)234
( )5. 由公司內部稽核人員負責檢查、評估內部控制制度之缺失及衡量營運之效率,並適時提供改進建議,以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有效實施,稱為(1)控制環境(Control Environment) (2)控制覆核(Control Review) (3)控制作業(Control Activities) (4)控制程序(Control Process)
( )6. 下列哪一種交易循環包括對基礎研究、產品設計、技術研發、產品試作與測試、研發記錄及文件保管等等之作業(1)研發循環 (2)融資循環 (3)固定資產循環 (4)投資循環
( )7. 下列哪些是提供管理規畫與控制的管理會計技術(1) 成本數量利潤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 (2) 預算編製(Budgeting) (3) 責任會計(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4)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1)234 (2)1234 (3)123 (4)134
( )8. 所有的費用標的(如成本中心、程序、事件或專案、產品等)會將其成本再分攤或歸屬於下列哪一副模組,而此副模組可用邊際毛利與邊際貢獻式來產生各市場區隔之損益表(1)內部訂單會計(Orders and Project Accounting) (2)作業成本制(Activity-Based Costing) (3)獲利能力分析(Profitability Analysis) (4)成本中心會計(Cost Center Accounting)
( )9. 下列有關SAP FI之敘述,何者是不正確的(1)FI文件係以過帳鍵(Posting Key,或稱過帳代碼)來決定其列項目為借項或貸項 (2)當文件輸入有誤時,應先以迴轉文件抵銷原來的文件後,再重新輸入正確的文件 (3)通常一年有12個過帳期間,另有最多五個特殊結帳期間 (4)FI文件的每一列項目(Line Item)代表一個借項或貸項
( )10. 在移轉計價的敘述中,「較適用於利潤中心概念,使每一部門均可用利潤來衡量績效」是下列何種方法(1)根據成本訂定移轉價格 (2)根據市價訂定移轉價格 (3)根據議定價格訂定移轉價格 (4)以上皆非
( )11. 以下何者非屬財務會計模組的四個基本模組(1)總帳 (2)應收帳款 (3)應付帳款 (4)銷貨配送
( )12. 那一門社會科學是對經濟資料加以確認(Identify)、衡量(Measure)、紀錄(Record)、分類(Classify)、彙總(Summarize)、報告(Report)、分析(Analysis)、溝通(Communication)、解釋(Interpret)的程序,以協助資料使用者做審慎判斷及決策(1)心理學 (2)統計學 (3)會計學 (4)經濟學
( )13. 下列何者不屬於盤點前的準備事項(1)建立盤點表 (2)凍結庫存過帳 (3)列印和分發盤點表 (4)盤點差異過帳
( )14. 在產品成本資訊的課題中,有關製造費用的分攤基礎包括直接人工小時、直接人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機器小時或產品單位數等而就分攤的種類亦有分全廠性質製造費用分攤率及部門別製造費用分攤率就「部門別製造費用分攤率」而言,下列何者正確(1)各生產部門可選擇單一分攤率或多種分攤率 (2)以上皆非 (3)各生產部門僅能使用單一分攤率 (4)各生產部門一定要使用不同的分攤率
( )15. 內部控制結構的改變通常可歸因於電腦處理與人工處理的差異,下列何者是不正確的相關陳述(1)電腦系統各種職責分工比較集中,而且以往人工作業系統所遵從的傳統性分工程序已逐漸減少 (2)電腦系統產生可供查核標的的交易軌跡,其保留的期間通常較長 (3)電腦系統下執行控制程序的書面證據,要較人工作業系統下為少 (4)電腦系統所需作業的人力減少,可能隱藏了人工作業系統下可以觀察得到的錯誤
( )16.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所計算的會計淨利,其並不代表真正的利潤而須作一些調整,譬如R&D成本須調整由幾個會計期間來分攤,又如採用加速折舊法之折舊費用須調整為由真正受益期間來分攤等等,調整後的金額我們稱之為(1)經濟附加價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 (2)剩餘利益(Residual Income,RI) (3)會計報酬率 (4)投資報酬率(Return On Investment,ROI)
( )17. 下列有關稽核人員於ERP導入後的參與敘述,何者是正確的(1) 檢閱稽核報告是規劃導入後稽核的一個很好的開始(2) 應參加與ERP系統相關的教育訓練,期能對ERP系統的基本功能有所認識(3) 稽核人員必須熟悉實際的流程與交易(4) 應提出快速的修護以及長期調整等兩種型式的替代解決方案(1)234 (2)1234 (3)13 (4)123
( )18. 導入附屬模組,修改與其他系統的介面是哪一個ERP導入階段的作業(1)專案執行階段(The Project Phase) (2)方案許可階段(The Chartering Phase) (3)系統運作及升級階段(The Onward And Upward Phase) (4)適應新系統階段(The Shakedown Phase)
( )19. 協助導入SAP系統之工具的方法學稱為ASAP,ASAP的哪一階段的產出項目有未來作業流程流程圖、測試環境安裝完成、系統外掛程式清單及說明、以及需求分析報告(1)專案具體實施(Realization) (2)上線前的最後準備(Final Preparation) (3)企業藍圖(Business Blueprint) (4)專案籌備(Project Preparation)
( )20. 下列有關決策成本之敘述中,何者是不正確的(1)大部份管理決策的重點不在於算出每一方案的全部成本 (2)大部份管理決策的重點係在於依某些選擇準則來選擇最佳的方案 (3)付現成本指未來需要以現金支付的成本,係屬決策之無關成本 (4)沉沒成本係指未來情況下無法收回之歷史成本,係屬決策之無關成本
( )21. 下列有關SAP FI之敘述,何者是正確的(1) 每一個公司代碼可以有一個以上的作業性會計科目表(Operating Chart of Accounts) (2) 總帳系統(General Ledger)的主檔為總分類帳(G/L Accounts) (3) 應收帳款管理(Account Receivable)的主檔為客戶(4) 供應商主檔資料可以依據供應商的特徵而劃分供應商會計群組(Vendor Account Groups) (1)234 (2)123 (3)134 (4)1234
( )22. 下列有關製造費用分攤之敘述,何者是正確的(1) 製造費用通常採用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以便即時計算產品成本(2) 全廠性質之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僅能有單一的分攤率(3) 部門別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僅適用於分步成本制(4) 全廠性質之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適用於分批與分步成本制(1)12 (2)123 (3)124 (4)14
( )23. 在ERP系統之下,下列哪些會計循環的工作可被省略掉(1) 作日記簿分錄(2) 將交易資料自動過帳到分類帳(3) 編製試算表(4) 編製財務報表(1)14 (2)13 (3)123 (4)23
( )24. 下列有關會計資訊處理的基本原理,何者正確(1) 強調記載的均衡性(2) 雙式簿記就是針對所有經濟交易事件的雙方均加以記錄(3) 當交易事件涉及的科目多過兩個科目時,不一定要符合記載的均衡性(4) 公司花費現金兩萬購買一批機器設備(生產之用),這件經濟事件的一方面是公司現金減少兩萬元,另一方面是公司的固定資產價值增加兩萬元(1)123 (2)234 (3)124 (4)134
( )25. 下列何者不是ERP對財務會計作業之效益(1)可以提供組織整體狀況變動的資訊給管理者 (2)可以大幅減少前端人員交易資料輸入的工作 (3)可以提升會計資訊處理的即時性 (4)可以提升會計資訊處理的精確度與正確性
( )26. 下列有關內部稽核與外部稽核關係之敘述,何者是不正確的(1)兩者均遵循類似之方法 (2)無論內部稽核如何有效執行,外部稽核人員通常不會減少其證實查核測試 (3)外部稽核人員係對財務報表使用者負責 (4)內部稽核人員係對組織內部之管理階層負責
( )27. 銷貨循環主要功能來自何種?其因為它是處理企業與客戶接觸的流程,其主要掌握著企業經營活動及獲取利潤生存的首要命脈,也是製造業中工廠制定產能規劃的來源依據(1)固定資產模組 (2)銷售與配送模組 (3)應收帳款模組 (4)應付帳款模組
( )28. 下列有關ERP系統對內部控制的影響的敘述,何者是正確的(1) 需要職責分工的人工作業程序通常被消除(2) ERP系統為了賦予員工較大的自主權,故不需要給予任何監督(3) 驗證的重點必須由交易層面轉移到整體績效評估(4) 對於企業內部人員而言,並不需要設定資料倉庫的存取權限(5) 必須決定供應商及客戶能否存取資料倉庫及其權限(1)1345 (2)12345 (3)123 (4)135
( )29. SAP R/3系統的測試有哪三種方式(1) 檢查檔案內容(2) 執行系統功能去驗證其結果(3) 檢測角色(Role)定義(4) 列印相關報表檢閱其內容(1)234 (2)123 (3)124 (4)134
( )30. 何種成本制,是以生產部門或製程為成本標的而分別為每一部門或製程各設立一個在製品帳戶,較適用於「造紙、煉鋼」等行業(1)分步成本制 (2)作業成本制 (3)成本習性分析 (4)分批成本制
( )31. DeLone and McLean於1992年所提出的資訊系統(IS)成功模式中,下面哪一個構面係用以衡量使用者對資訊系統輸出的使用反應(1)程序構面 (2)使用者滿意度構面 (3)對個人的衝擊構面 (4)對組織的衝擊構面
( )32. 下列何者是SAP R3組織結構中的最高層級(1)Company Code (2)Plant (3)Sales Organization (4)Client
( )33. 下列何者不是SAP FI模組所提供的會計科目表(1)國家或另類會計科目表(Country Or Alternative Chart Of Account) (2)集團會計科目表(Group Chart Of Account) (3)合併報表會計科目表(Consolidation Chart Of Account) (4)作業性會計科目表(Operating Chart Of Accounts)
( )34. 下列有關會計循環中之會計工作的描述,何者是不正確的(1)分類帳可用以明瞭某會計科目在一定期間內的增減變動情況 (2)期末調整的目的係基於「成本原則」而將收入與費用的帳戶調整成可以真正代表當期之收入與費用 (3)試算是以前人工處理會計事務時可用以檢查帳務記載是否有誤的工具 (4)吾人需依據會計借貸法則,並按交易發生之時間順序而在日記簿上作會計分錄
( )35. 公開發行公司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處理準則第十七條規定:公司使用電腦化資訊系統處理者,其內部控制制度包括下列哪些控制作業(1) 資訊處理部門之功能及職責劃分(2) 系統開發及程式修改之控制(3) 資料輸出入之控制(4) 硬體及系統軟體之購置、使用及維護之控制(5) 系統復原計畫制度及測試程序之控制(1)124 (2)12345 (3)123 (4)345
( )36. 下列有關ERP對稽核人員之影響的敘述,何者是不正確的(1)稽核人員也應參加ERP相關的教育訊練課程,及參與使用者的討論才能有效的稽核ERP (2)在ERP的環境,完整的稽核必須涵蓋業務流程(Business Process)及系統安全(System Security) (3)傳統的財務及作業稽核人員必須改變為具有整合能力的稽核人員 (4)稽核人員應於導入後期參與ERP專案,檢視企業流程及控制重點,適時給予建議
( )37. ERP中的盤點方法敘述,何者有誤(1)循環盤點的時間間隔是由物料主檔的循環盤點指標決定的 (2)定期盤點在進行時每個物料都必須被點到 (3)持續盤點是指在整個會計年度裡,對存貨持續不斷地進行盤點 (4)抽樣盤點的結果和帳面庫存的差異足夠大,就認為整個盤點物料動作是正確的
( )38. 下列哪一副模組係為了提供責任會計所需資訊而自部門之觀點來報導一組織的費用支出(1)產品成本控制(Product Costing) (2)成本中心會計(Cost Center Accounting) (3)內部訂單會計(Orders and Project Accounting) (4)作業成本制(Activity-Based Costing)
( )39. 下列何者是不正確的陳述(1)「適應新系統」階段(The Shakedown Phase)係屬於「導入後」的階段 (2)ERP導入階段的「導入後」係指上線後 (3)「系統運作及升級」階段( The Onward And Upward Phase)係屬於「導入中」的階段 (4)若錯誤在「導入後」階段才發現,通常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去更正
( )40. 下列有關標準成本制之敘述中,哪些是正確的(1) 標準成本制係以科學方法預計在良好工作效率下產品生產所應發生的成本(2) 須定期比較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以算出成本之差異(3) 須依例外管理原則,就較重大的差異成本,分析其差異發生的原因,以便及時採取修正行動(4) 標準成本制之最終目的在於成本控制(1)124 (2)234 (3)123 (4)1234

解答:
001.【3】002.【4】003.【3】004.【3】005.【2】006.【1】007.【2】008.【3】009.【3】010.【2】
011.【4】012.【3】013.【4】014.【1】015.【2】016.【1】017.【2】018.【1】019.【3】020.【3】
021.【1】022.【4】023.【2】024.【3】025.【2】026.【2】027.【2】028.【4】029.【4】030.【1】
031.【2】032.【4】033.【3】034.【2】035.【2】036.【4】037.【4】038.【2】039.【3】040.【4】

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