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1.
| 需要大多數談判技巧的三個專案情況是:(1)開發專案團隊,WBS,範疇說明
(2)使用分包商,開發專案範疇說明,管理專案進行中的變更
(3)與職能經理一起工作以確保支持專案的資源有效,對專案團隊成員提供績效評價,開發一個WBS
(4)開發WBS,決定主進度計劃,管理專案的變更
|
| ( | | ) | 2.
| 就是為了矯正品質檢查或審查過程中發現的產品缺陷而批准並形成文檔的指示稱為:(1)預防行動
(2)缺陷補救
(3)變更請求
(4)矯正行動
|
| ( | | ) | 3.
| 用以描述專案範疇、專案交付標的(deliverable)、假設及限制條件(assumptions and constraints)的文件稱為:(1)工作分解結構(WBS)
(2)專案章程
(3)範疇管理計畫書
(4)範疇聲明(scope statement)
|
| ( | | ) | 4.
| 根據《專案管理知識體系指南》,以下哪一種不是估算專案成本的工具技術?(1)儲備值分析
(2)三點估算
(3)由上而下估算
(4)類比估算
|
| ( | | ) | 5.
| 某專案有9名專案成員,總共有幾條訊息溝通管道?(1)72
(2)18
(3)9
(4)36
|
| ( | | ) | 6.
| 對於專案計劃人員來說,有許多資源平衡算法是有效的。以下哪一種不是應用於資源平衡的基礎?(1)資源生產率
(2)鬆弛時間
(3)最早日期
(4)最遲日期
|
| ( | | ) | 7.
| 溝通管理計劃的目的是提供:(1)用來搜集和儲存訊息的方法
(2)發布訊息的描述,包括它的格式、內容和詳細程度,以及所使用的慣例和定義
(3)以上皆是
(4)在專案進行中所更新的溝通管理計劃的程序
|
| ( | | ) | 8.
| 合約類型的選擇取決於專案經理所面對的風險或不確定性的程度。從買方的角度考慮,在低風險的情況下,首選的合約類型應該是:(1)固定價合約
(2)固定價加獎勵合約
(3)成本分攤合約
(4)成本加固定費合約
|
| ( | | ) | 9.
| 對於資源撫平(Resource Leveling)作業時,下列哪個描述是不正確的?(1)調整活動時程,將部分活動提前或延後
(2)資源撫平往往導致關鍵路徑改變,專案時程通常可能延長
(3)根據資源限制狀況,將同一時段資源分配至多個活動以保持資源使用量均衡
(4)資源撫平不會改變專案關鍵路徑,也不會延遲專案完工日期
|
| ( | | ) | 10.
| 滯後(Lags)是指?(1)以上皆是
(2)活動的延後時間
(3)前後活動之間的延後時間
(4)活動完成後的消逝時間
|
| ( | | ) | 11.
| 專關鍵鏈法(Critical Chain Method)中?(1)專案緩衝(project buffer)是放在非要徑尾端
(2)專案緩衝是放在要徑尾端
(3)飼入緩衝(feeding buffer)是放在要徑尾端
(4)以上皆非
|
| ( | | ) | 12.
| 在計劃編制過程中,當某些數據無效時,偶而做出某些假設以使專案計劃更為完善是必要的。關於這些假設,對於專案計劃編制而言,下述哪一項是最正確的?(1)高階管理層需預先確定假設的前提
(2)假設需是真實的或百分百確定的
(3)做出的假設是傾向於減少專案不確定性的
(4)專案任何假設必須是基於以前專案的歷史數據
|
| ( | | ) | 13.
| 在強矩陣及弱矩陣的結構中,藉由改變下列何者,可使權力平衡的轉換到專案經理(或者職能經理)那一邊?(1)專案相關人的權責規定
(2)專案經理和參與專案的職能經理們會報的級別/層次
(3)來自高階管理層對專案經理和職能經理們的支持
(4)以上皆是
|
| ( | | ) | 14.
| 在一個有關成本的補償合約中,對承包商的補償通常是基於:(1)所使用的資源數量
(2)在承包商盡了最大努力的情況下所產生的實際成本
(3)為完成合約所需要的時間
(4)合約中規定的貨物和服務的交付
|
| ( | | ) | 15.
| 同專案管理各過程相互關係有關的基本概念是“計畫–執行-_____-行動”迴圈。該迴圈的各環節的結果相連-一部分的結果變成了另一部分的依據。(1)檢查
(2)矯正
(3)監督
(4)規劃
|
| ( | | ) | 16.
| 一個母公司的專案經理在經營一個高技術領域時需要許多綜合功能,此時該專案經理正在為一個新專案選擇適當的組織結構時,可作的適當選擇是:(1)矩陣型
(2)緊密型矩陣
(3)職能型
(4)專案型
|
| ( | | ) | 17.
| 以下有關「類比估算」的陳述,何者是錯誤的?(1)僅A和C正確
(2)在專案只具有有限數量的詳細訊息時,可被用來估算整個專案的成本
(3)與實際成本相比,具有100%的精確度
(4)支持自上而下的估算
|
| ( | | ) | 18.
| 專案品質管理的主要目標是:(1)滿足ISO 9000的要求
(2)滿足專案的需要
(3)使用品質圈的品質保證
(4)通過設計檢查的品質控制
|
| ( | | ) | 19.
| 分解整個專案工作一般不需要有下列哪項活動?(1)識別可交付成果與有關工作
(2)為WBS組成部分提出並分配標識編碼
(3)確定WBS的結構與編排
(4)編製工作分解結構文件
|
| ( | | ) | 20.
| 以下哪一項被認為是對專案團隊進行授權的優點?(1)它鼓勵團隊成員尋找更好的工作方法以達到專案目標
(2)團隊成員知道自己對完成專案可交付物而言,是有所責任的
(3)以上皆是
(4)一起努力於團隊內部,所產生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