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免註冊,彰化一整天線上測驗:http://exam.bestdaylong.com/test3815.htm
| ( | ) | 1. | 蟑螂比恐龍更早以前就出現在地球上,為何至今未絕種,就演化的觀點來看,是因為: (1)這是人擇的結果 (2)蟑螂體型小、跑得快 (3)蟑螂沒有天敵 (4)蟑螂能適應現今地球的環境 | ||
| ( | ) | 2. | 中正國中到臺中科博館進行戶外教學,偉倫和小可愛在生命科學廳學習到許多化石知識,例如從完整的動物化石中,可以推論的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1)大致的外貌 (2)皮膚、毛髮的顏色 (3)生活環境 (4)生存年代 | ||
| ( | ) | 3. | 若某一時期的海洋中,貝類、水母、海參和海葵的數量皆相同,何者會留下最多化石? (1)海葵 (2)貝類 (3)水母 (4)海參 | ||
| ( | ) | 4. | 腔棘魚被稱為活化石的主要原因為何? (1)牠擁有肉質的胸鰭與腹鰭,為魚類演化成兩生類的過渡生物 (2)牠的化石具有生長、繁殖、感應等生命現象 (3)牠的壽命很長 (4)牠的構造及外貌和其遠古時代的祖先幾乎相同 | ||
| ( | ) | 5. | 海綿寶寶參觀化石展覽時,聰明的他發現展覽會場上擺放了一種不是化石的物品,此物品最可能為何? (1)暴龍的腳印 (2)始祖鳥的骨骼 (3)冰層中的長毛象 (4)鸚鵡螺的外殼標本 | ||
| ( | ) | 6. | 福爾摩斯在某一岩層中,找到了原始人類和劍齒虎的化石,有關此兩者的推論何者最合理? (1)原始人類會飼養劍齒虎當寵物 (2)原始人類和劍齒虎的生存年代相近 (3)原始人類和劍齒虎只生存在冰河時期 (4)原始人類的主食是劍齒虎 | ||
| ( | ) | 7. | 蟹老闆想賣貝殼化石賺錢,因此將貝殼埋在沙土中,打算20年後再挖出來,這樣就有貝殼化石可以兜售了。請問蟹老闆的計畫可能成功嗎? (1)可能,只要泥沙中的礦物質滲入貝殼,就能形成化石 (2)不可能,因為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形成化石 (3)不可能,因為貝殼需經過高溫高壓的作用才能形成化石 (4)可能,因為貝殼堅硬,容易形成化石 | ||
| ( | ) | 8. | 高雄的大崗山為臺灣小百岳之一,峰頂海拔三百多公尺,常見以珊瑚礁、貝類碎屑及有孔蟲化石為主的石灰岩地層。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這邊曾經歷過地層變動,導致隆起成山 (2)遠古珊瑚和貝類能耐乾燥到山上生存 (3)再經過幾千萬年,此地地形也許會再有變動 (4)大崗山曾是溫暖的淺海水域 | ||
| ( | ) | 9. | 關於活化石的敘述下列何者是錯誤的? (1)身體構造和遠古時代的祖先相似 (2)能夠活超過十萬年的生物 (3)活化石的生物其生存環境變化不大 (4)活化石的生物適應力很強 | ||
| ( | ) | 10. | 由馬的系列化石群我們無法推論出下列哪個訊息? (1)由適合吃嫩葉的短齒冠演變成適合磨碎青草的長齒冠 (2)體型由小變大 (3)居住環境由叢林變草原 (4)身上從有斑紋變成無斑紋 | ||
| ( | ) | 11. | 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中有一座龐大的大象複製標本,是利用館內蒐藏之澎湖海溝古菱齒象化石,經一系列比對分析而成,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1)古菱齒象化石形成需經漫長且複雜的過程 (2)只要與大象同年代的生物都可以產生化石 (3)化石大多在沉積岩中被發現 (4)古菱齒象的遺體、遺跡或排遺若被保留下來也可稱為化石 | ||
| ( | ) | 12. | 下列何者無法證實生物演化? (1)古代生物的遺骸或遺跡,經沉積岩中的礦物質滲入,再經地層壓力而形成的化石 (2)琥珀裡的小昆蟲 (3)迅速冰凍的長毛象 (4)銀杏或鱟等活化石 | ||
| ( | ) | 13. | 下列關於活化石生物的敘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1)神木、銀杏是常見的植物活化石 (2)挖掘出活化石可以鑑定特定的地層年代 (3)活化石常會不斷地改變外型來適應環境 (4)活化石生活的環境變異可能不大 | ||
| ( | ) | 14. | 阿昌在科學博物館中看到一種古生物的復原圖,上面資料顯示該生物曾經生活在海洋之中,但是目前已經絕跡了。請問此生物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1)鱟 (2)三葉蟲 (3)腔棘魚 (4)鸚鵡螺 | ||
| ( | ) | 15. | 下列哪一項屬於化石? (1)棲蘭山的兩千多年紅檜神木 (2)包埋在琥珀中的蚊子 (3)去年校長踏在泥地上形成的腳印 (4)1975年運到日本建成明治神宮鳥居的千年臺灣扁柏 | ||
| ( | ) | 16. | 考古學家雖然會對動物化石加以詳細研究,但往往還是無法確切得知下列哪一項資訊? (1)該動物生存環境 (2)該動物的叫聲 (3)該動物的體型大小 (4)該動物食性 | ||
| ( | ) | 17. | 生物演化最直接的證據是: (1)比較解剖學的證據 (2)胚胎發生學的證據 (3)生物地理學的證據 (4)化石的證據 | ||
| ( | ) | 18. | 化石為演化最直接的證據,透過化石可以獲得哪些資訊?甲)認識已滅絕的生物;乙)生物當時所生活的環境;丙)生物生存的相對年代;丁)生物所在岩層的先後次序;戊)生物生存的確切年分。 (1)甲乙丁戊 (2)乙丙丁 (3)甲乙丙丁戊 (4)甲乙丙丁 | ||
| ( | ) | 19. | 下列有關化石的敘述,何者正確? (1)我們無法由化石推估地層生成時代 (2)化石多發現在沉積岩中 (3)化石的研究,有助於了解生物當時的體色 (4)只有生物的遺體,才能形成化石 | ||
| ( | ) | 20. | 下列何者不屬於化石? (1)冰層中完整的長毛象 (2)恐龍的腳印 (3)琥珀中的小昆蟲 (4)阿里山的千年神木 | ||
| ( | ) | 21. | 利用化石可以推測生物演化的過程,而下列推論何者錯誤? (1)在北京直立人遺址中發現多件石器製品和用火痕跡、百多種動物化石,故可推知他們已有熟食的習慣,狩獵的結果使人類有肉食的傾向 (2)在同一岩層中找到長頸龍和菊石化石,可推論長頸龍和菊石有親緣關係 (3)霸王龍化石口中有60多顆巨大的犬齒,最大的長度超過18公分,故推論霸王龍應為肉食性 (4)根據始新馬有四個腳趾,適宜抓地慢走,推測牠可能生活在叢林裡 | ||
| ( | ) | 22. | 生物的骨骼化石無法提供下列哪一項訊息? (1)古代生物的生存環境 (2)古代生物毛髮的顏色 (3)古代生物的形態 (4)古代的氣候情況 | ||
| ( | ) | 23. | 臺灣島約在數百萬年前形成,卻找不到恐龍的化石,其原因是下列哪一項? (1)化石埋的太深了,目前尚未找到 (2)化石的數量不多,又遭早期民眾丟棄 (3)臺灣島上的化石因地震、侵蝕因素,在幾十萬年前既已消失 (4)恐龍絕跡後,臺灣島才形成 | ||
| ( | ) | 24. | 古代樹木死亡倒下,樹幹長時間覆蓋在地層中形成化石後,其重量比現在任何同粗細的樹幹都重了許多,主要原因最可能為下列敘述何者? (1)古代的樹木品種特殊,樹幹的結構比較結實 (2)樹幹埋在地層中吸收了大量的水分而增加重量 (3)樹幹中寄生了大量的微生物,使其重量增加 (4)樹幹內的組織被岩層中的微粒礦物置換,使重量增加 | ||
| ( | ) | 25. | 壽山位於高雄市西南區,為南北走向之珊瑚礁質丘陵地,舊稱麒麟山、埋金山、打狗山或打鼓山,是高雄市的天然地標。其中有許多含有貝類化石的珊瑚礁岩,此現象最合理的解釋為何? (1)這些珊瑚是現已滅絕的陸生種珊瑚 (2)這些珊瑚是被海浪沖上來的 (3)這些珊瑚離水登陸生活 (4)這些珊瑚礁岩是由海底上升所形成的 | ||
| ( | ) | 26. | 下列何處比較容易發現化石? (1)澎湖的玄武岩地層中 (2)金門的花岡岩地層中 (3)陽明山小油坑火山口附近 (4)墾丁國家公園的沉積岩地層中 | ||
| ( | ) | 27. | 下列有關化石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1)化石的形成需要很久的時間 (2)生物的足跡或排泄物如被保留下來亦可形成化石 (3)可以做為演化的證據 (4)只有動物的骨骼才會形成化石 | ||
| ( | ) | 28. | 下列4種,哪些是化石?甲)水晶;乙)恐龍蛋;丙)恐龍的腳印;丁)海邊撿到的貝殼。 (1)甲丙 (2)乙丙 (3)乙丁 (4)甲丁 | ||
| ( | ) | 29. | 下列何項證據不能用來推斷演化? (1)化石的地理分布關係 (2)比較生物化石的重量 (3)分析化石的形態變化 (4)和現行生物種間之相關性 | ||
| ( | ) | 30. | 目前發現的化石中,其年代很少超過5.4億年以上,主要的原因可能是5.4億年前的生物: (1)原已形成的化石因年代久遠,被風化成土壤消失了 (2)堅硬部分太少 (3)大部分為海洋生物 (4)種類及數量相當稀少 | ||
| ( | ) | 31. | 以下可被視作化石的是:甲)古生物所遺留下的石化骨骼;乙)古細菌遺留於岩石中的細胞壁痕跡;丙)古生物所遺留生存過的洞穴;丁)恐龍的糞便。 (1)甲乙丙 (2)甲乙丙丁 (3)乙丙 (4)甲乙 | ||
| ( | ) | 32. | 下列何者不屬於化石? (1)冰層中遺體保存完整的長毛象 (2)恐龍的排泄物 (3)三葉蟲的爬痕 (4)溪頭的神木 | ||
| ( | ) | 33. | 由出土的一系列馬的化石,下列推測何者正確? (1)單趾適合捉地慢行 (2)生存環境由叢林移向草原 (3)四趾適合快速奔跑 (4)體型由大變小 | ||
| ( | ) | 34. | 有關化石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1)鸚鵡螺因壽命很長故稱為活化石 (2)今日所燃燒的煤炭是古生代植物形成的化石 (3)由化石證據可知藍綠菌為最早出現的生物 (4)動物活動所遺留下的痕跡無法形成化石 | ||
| ( | ) | 35. | 有關化石的敘述何者正確? (1)由相同年代地層中馬的化石可推測出馬的演化歷程 (2)化石通常被保存在沉積岩中 (3)植物不具有堅硬的部分因此不會形成化石 (4)活化石是一種罕見的化石 | ||
| ( | ) | 36. | 下列何者不是活化石? (1)鸚鵡螺 (2)腔棘魚 (3)鱟 (4)菊石 | ||
| ( | ) | 37. | 下列四位同學對於化石的敘述,何者完全正確? (1)阿宏:生物只有硬殼、骨骼與牙齒會形成化石 (2)阿寶:可以用來鑑定年代的化石,可以稱為活化石 (3)阿雄:假設某地層中沒有化石形成,表示該地層當時沒有生物生存其間 (4)阿霍:若在不同國家的地層中發現兩個同樣的生物化石群,可推論此兩地層的地質年代相近 | ||
| ( | ) | 38. | 甲)生存年代;乙)物種的演化過程;丙)生物在當時的生活概況;丁)當地當時的地理及氣候概況。以上敘述,哪些可由出土的化石來推測得知? (1)甲乙 (2)甲乙丙 (3)甲丙丁 (4)甲乙丙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