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1.
|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所稱染有病原性生物者,係指食品或食品添加物受病因性微生物或其產生之毒素污染,致對人體健康有害或有害之虞者,是屬第幾條、第幾款?(1)第十五條第四款
(2)第十條第三款
(3)第十條第二款
(4)第十一條第二款
|
| ( | | ) | 2.
| 下列哪些食品,非經中央主管機關查驗登記並發給許可文件,不得製造、加工、調配、改裝、輸入或輸出(1)食品添加物
(2)健康食品
(3)基因改造食品原料
(4)烘焙食品
|
| ( | | ) | 3.
| 下列何者為使用食品添加物之目的?(1)掩飾食材品質
(2)強化營養
(3)防止氧化
(4)安定品質
|
| ( | | ) | 4.
| 食品或食品添加物有下列哪些情形時,不得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貯存、販賣、輸入、輸出、作為贈品或公開陳列?(1)添加順丁烯二酸苷
(2)使用發芽之馬鈴薯
(3)使用符合殘留農藥安全容許量之蔬菜
(4)添加三聚氰胺
|
| ( | | ) | 5.
| 無論餐飲業之規模大小,哪些項目應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1)作業場所
(2)職業安全
(3)品保制度
(4)從業人員
|
| ( | | ) | 6.
| 重複性使用之塑膠類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如塑膠餐盒或水壺,應以中文及通用符號,明顯標示哪些事項(1)材質名稱
(2)耐熱溫度
(3)國內製造廠商名稱
(4)使用注意事項
|
| ( | | ) | 7.
| 食品業者如何確保食品衛生安全與品質?(1)民眾有反映再改進
(2)依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操作
(3)實施食品安全管制系統
(4)實施自主管理
|
| ( | | ) | 8.
| 食品添加物之容器或外包裝,應以中文及通用符號,明顯標示下列哪些事項(1)食品添加物名稱;其為二種以上混合物時,應標明功能性名稱
(2)用量標準
(3)使用範圍
(4)品名及「食品添加物」字樣
|
| ( | | ) | 9.
| 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食品業者發現自家產品有危害衛生安全之虞,應如何處理?(1)辦理回收
(2)儘速出清存貨
(3)通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4)主動停止製造
|
| ( | | ) | 10.
|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所稱有毒,係指食品或食品添加物含有天然毒素或化學物品,而其成分或含量對人體健康有害或有害之虞者。是屬第幾條、第幾款?(1)第十條第二款
(2)第十一條第一款
(3)第十五條第三款
(4)第十條第五款
|
| ( | | ) | 11.
| 優良農產品作業規範─吉園圃,其英文標識是(1)CAP
(2)CAS
(3)GAP
(4)GMP
|
| ( | | ) | 12.
| 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 39 條,食品業者對檢驗結果有異議時,得於收到有關通知之時起(1)一個月內
(2)十五日內 向原抽驗機關〈構〉申請複驗,受理複驗機關〈構〉應於七日內就其餘存檢體複驗之
(3)三個月內
(4)二個月內
|
| ( | | ) | 13.
| 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熱水殺菌是用攝氏溫度幾度以上之熱水,將餐具加熱二分鐘以上?(1)100 度
(2)60 度
(3)70 度
(4)80 度
|
| ( | | ) | 14.
| 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下列哪些為食品業者?(1)從事食品器具容器包裝之製造業者
(2)從事食品用洗潔劑之製造業者
(3)從事食品之製造業者
(4)從事食品添加物之製造業者
|
| ( | | ) | 15.
| 食品之容器或外包裝,應以中文及通用符號,明顯標示下列哪些事項?(1)優惠活動
(2)食品添加物名稱
(3)製造日期
(4)製造廠商或國內負責廠商名稱
|
| ( | | ) | 16.
| 我國準用之食品添加物係採何種方式管理?(1)規定規格標準
(2)法規表列之品項才可使用(正面表列)
(3)法規表列之品項不可使用(負面表列)
(4)規定使用範圍
|
| ( | | ) | 17.
| 下列何者與提昇食品的品質及衛生安全無關?(1)GLP
(2)GMP
(3)CAS
(4)HACCP
|
| ( | | ) | 18.
| 違反「公共飲食場所衛生管理辦法」之規定,主管機關至少可處負責人新臺幣(1)5 千元
(2)1 萬元
(3)2 萬元
(4)3 萬元
|
| ( | | ) | 19.
| (本題刪題)下列何者為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之重要變革?(1)食品業者應實施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
(2)經公告之食品業者,應建立追溯或追蹤系統
(3)經公告之食品業者,應實施食品安全管制系統
(4)經公告指定之業者應申請登錄,始得營業
|
| ( | | ) | 20.
| 優良冷凍食品標示為(1)CNS
(2)GMP
(3)CAS
(4)GL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