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1.
| 起吊細緻荷件或軟質物品時,最適當的吊掛用具為(1)纖維索
(2)鏈條
(3)起重磁鐵
(4)鋼索
|
| ( | | ) | 2.
| 吊掛用鋼索之吊舉角、鋼索所受張力、荷件所受水平壓力的關係為(1)吊舉角大、張力大、壓力小
(2)吊舉角小、張力大、壓力大
(3)吊舉角小、張力大、壓力小
(4)吊舉角大、張力大、壓力大
|
| ( | | ) | 3.
| 如換裝比原尺寸較粗之鋼索會使(1)起重機的吊重能力增加
(2)起重機的吊重能力降低
(3)捲胴儲存鋼索之長度增加
(4)捲胴儲存鋼索之長度減少
|
| ( | | ) | 4.
| 橫放地面之長柱,從左端扶起約需 6 0 公斤的力,從右端扶起約需 50 公斤的力,則該長柱的重量約為若干公斤?(1)100
(2)110
(3)120
(4)90
|
| ( | | ) | 5.
| 操作人員如有精神不振或睡眠不足現象,(1)應更換操作人員
(2)應特別注意操作
(3)只要有指揮人員,可以操作
(4)只要指揮人員同意,可以繼續作業
|
| ( | | ) | 6.
| 移動式起重機於下列何種情況下,將動力切換器(PTO)置於脫離位置是錯的(1)測試液壓壓力時
(2)長途行駛時
(3)冷車起動時
(4)檢查引擎時
|
| ( | | ) | 7.
| 某一移動式起重機的吊重性能為當作業半徑為 20m,伸臂長度為 25m 及 30m 時的額定總荷重分別為 A 及 B。當作業半徑 22m,伸臂長度為 25m 及30m 時的額定總荷重分別為 C 及 D。則當作業半徑為 21m,伸臂長度為 26m 時,額定總荷重應選(1)B
(2)C
(3)D
(4)A
|
| ( | | ) | 8.
| 外伸撐座橫樑完全伸出且將撐座完全撐牢,但發現垂直液壓缸有回縮現象時,正確的處置為(1)在外伸橫樑適當位置墊木塊
(2)停止使用
(3)降低荷重
(4)謹慎操作
|
| ( | | ) | 9.
| 主伸臂在某一作業半徑的額定總荷重為 5 T,輔助伸臂的最大起吊能力為 3T。使用副吊鉤起吊荷件,作業半徑不變,額定總荷重達 4T,則可能(1)起重機安定性不佳
(2)起重機後端會翹起
(3)主伸臂會折斷
(4)輔助伸臂會折斷
|
| ( | | ) | 10.
| 物體的重量與同體積 4℃之純水重量之比稱為該物體的(1)比重
(2)密度
(3)重量
(4)質量
|
| ( | | ) | 11.
| 加裝輔助伸臂的移動式起重機,主伸臂長 80m,作業半徑 10m 時的額定總荷重為 5T。使用副吊鉤起吊荷件,作業半徑不變,額定總荷重為 4 T,則輔助伸臂的最大起吊能力為若干公噸?(1)4
(2)5
(3)6
(4)3
|
| ( | | ) | 12.
| 要起吊荷物時,應先確認吊掛安全無虞後,再慢慢捲上至(1)離地 2 公尺高暫停
(2)離地 20 公分暫停
(3)吊索拉緊後先暫停
(4)離地 30 公分暫停
|
| ( | | ) | 13.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1)重心與穩定度無關
(2)重心愈低,穩定度愈差
(3)重心愈低,穩定度愈佳
(4)重心愈高,穩定度愈佳
|
| ( | | ) | 14.
| 全液壓式捲揚裝置,荷件動力下降時,液壓泵的轉速不宜維持於低轉速,主要原因為(1)避免荷件下降速度過慢
(2)防止引擎熄火
(3)避免剎車釋放不良
(4)提高工作效率
|
| ( | | ) | 15.
| 起重作業時,吊鉤需先引導至(1)荷件的中心正上方
(2)荷件的重心正上方
(3)荷件的右端
(4)荷件的左端
|
| ( | | ) | 16.
| 下列何種情況,捲揚鋼索承受拉力最大?(1)吊運中急速旋轉
(2)捲上中急速煞車
(3)吊運中荷件搖晃
(4)吊索鬆弛中急速起吊
|
| ( | | ) | 17.
| 形狀不對稱,重心不在中央之荷件,欲使荷件保持水平吊運,必須用長短兩條吊索起吊。長索與短索所受張力的大小為(1)不一定
(2)長索較小
(3)短索較小
(4)兩索平均負擔
|
| ( | | ) | 18.
| 起重作業時,翻倒事故最常見的原因為(1)人為疏忽
(2)天候不良
(3)機械故障
(4)輕負荷作業
|
| ( | | ) | 19.
| 主伸臂長 80m,作業半徑 10m 時的額定總荷重為 4T。輔助伸臂長 3m,安裝角度 10 度時的最大起吊能力為 3 T。當使用副吊鉤起吊荷件,作業半徑不變時,主、副吊鉤、吊掛用具及荷件的總重量最多可選擇若干公噸?(1)6
(2)7
(3)3
(4)4
|
| ( | | ) | 20.
| 下列何者會使作業半徑減小?(1)急速旋轉時
(2)起吊重荷件時
(3)於斜坡朝下坡方向作業時
(4)於斜坡朝上坡方向作業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