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1.
| 特殊鋼或非鐵金屬之降服點不甚明顯,一般以生成永久應變百分之幾之應力視為其降服點(1)0.1
(2)0.2
(3)0.3
(4)0.4
|
| ( | | ) | 2.
| 鋼鐵材料淬火後鋼性變硬、變脆,如欲減低其脆性、增加韌性所施行的熱處理法稱為(1)滲碳
(2)回火
(3)退火
(4)淬火
|
| ( | | ) | 3.
| 壓延鋼材之全淨鋼,未淨鋼及半淨鋼係依下列那種現象區分(1)脫氧程度
(2)加溫程度
(3)脫脂程度
(4)洗淨程度
|
| ( | | ) | 4.
| 鋼鐵材料拉力試驗之應力應變圖中應力達最大值時,稱為(1)安全係數
(2)抗拉強度
(3)降伏強度
(4)破斷強度
|
| ( | | ) | 5.
| 碳鋼內之不純物磷或硫可使鋼材(1)硬化
(2)軟化
(3)碳化
(4)脆化
|
| ( | | ) | 6.
| 材料於高溫及長時間承受應力,會隨時間之增加而增加其應變之現象稱為(1)延性
(2)潛變
(3)疲勞
(4)脆性
|
| ( | | ) | 7.
| 材料抗拉強度試驗時,其材料破斷之應力值較其抗拉強度(1)為高
(2)無相關
(3)為低
(4)為等值
|
| ( | | ) | 8.
| 最為廣用之第一種壓力容器之材料為(1)合金鋼
(2)非鐵金屬
(3)碳鋼
(4)不銹鋼
|
| ( | | ) | 9.
| 第一種壓力容器使用之材料其所能承受之最大應力必須在彈性限度(1)一致
(2)兩者無一定關係
(3)以下
(4)以上
|
| ( | | ) | 10.
| 材料為碳鋼之第一種壓力容器,若必須實施熔接者,其含碳量應在多少以下(1)0.35%
(2)0.4%
(3)0.5%
(4)0.6%
|
| ( | | ) | 11.
| 材料為碳鋼之第一種壓力容器依國家標準(CNS)安全係數為(1)1
(2)2
(3)3
(4)4
|
| ( | | ) | 12.
| 未淨鋼因有硫化物之偏析故(1)極適宜各種加工
(2)不宜使用於熔接作業
(3)適宜使用於熔接作業
(4)絕不可熔接
|
| ( | | ) | 13.
| 一般金屬材料,溫度增高時,則(1)強度降低,延性降低
(2)強度降低,延性增大
(3)強度增高,延性增大
(4)強度增高,延性降低
|
| ( | | ) | 14.
| 碳鋼主要成份為鐵與碳,冶煉時添加矽、錳作為(1)脫氧劑
(2)脫水劑
(3)脫氮劑
(4)脫氫劑
|
| ( | | ) | 15.
| 材料在低溫時易變脆,軟鋼中如含有何種物質則更為顯著(1)硫
(2)碳
(3)鉻
(4)磷
|
| ( | | ) | 16.
| 材料抗拉強度值係指材料試驗時應力應變曲線上(1)最高點之應變值
(2)破斷時之應力值
(3)破斷時之應變值
(4)最高點之應力值
|
| ( | | ) | 17.
| 碳鋼之含碳量增加時(1)強度降低,延性降低
(2)強度降低,延性增大
(3)強度增加,延性增大
(4)強度增加,延性降低
|
| ( | | ) | 18.
| 全淨鋼係將熔鋼中所含之氧,以何種脫氧劑脫氧(1)碳、磷、鉀
(2)鐵、鈷、鎳
(3)鎳、鉻、錳
(4)矽、錳、鋁
|
| ( | | ) | 19.
| 低於最低使用溫度之材料,易產生(1)延性破壞
(2)熱應力破壞
(3)振動破壞
(4)脆性破壞
|
| ( | | ) | 20.
| 材料抗拉強度與容許抗拉應力之比稱為(1)安全係數
(2)伸長率
(3)比例限度
(4)彈性限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