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1.
| 第一種壓力容器於操作中,發現壓力表之表示壓力超過最高使用壓力時,應即(1)關閉洩壓閥
(2)開啟安全閥
(3)開啟蒸汽袪水器
(4)關閉壓力源
|
| ( | | ) | 2.
| 第一種壓力容器在運轉中注入之物質溫度低於容許溫度之下限以下,容器材料極易發生(1)扭曲變形
(2)殘留應力
(3)延性破壞
(4)脆性破壞
|
| ( | | ) | 3.
| 氣體檢知警報器所發出的警報係屬(1)蒸汽噴出聲音
(2)氣體檢知元素之變化以電氣式顯示
(3)固體碰擊聲
(4)空氣發出聲音
|
| ( | | ) | 4.
| 閥類填涵料未適當鎖緊,閥內流體會發生洩漏處為(1)閥體處
(2)流體進入側
(3)流體流出側
(4)填涵蓋處
|
| ( | | ) | 5.
| 內容物為可燃性氣體之第一種壓力容器,在排壓放氣作業時,應注意事項不包括下列何者(1)有無易於流入或積滯液體或氣體之排水溝、人孔
(2)附近突出物有無接地之措施
(3)工作人員有無配置空氣呼吸器
(4)下風或附近是否使用明火
|
| ( | | ) | 6.
| 第一種壓力容器內試料之採取,下列何者為錯誤(1)閥之開啟應採最大程度
(2)容器之試料採取不直接開放於大氣
(3)採樣瓶應標示名稱
(4)採樣者需穿戴防護具
|
| ( | | ) | 7.
| 內容物為可燃性氣體之容器,當排出之水份混有氣體時,應採之措施(1)閥開啟應時快時慢
(2)減少閥之開度至足可供排水之程度
(3)緩緩增大閥之開度
(4)加速開啟閥之開度
|
| ( | | ) | 8.
| 塔式反應器之承受皿積垢嚴重時,將會(1)提高容器內溫度,造成運轉上障礙
(2)增大壓損,造成運轉上障礙
(3)降低壓損,造成運轉上障礙
(4)提高容器內溫度,造成本體腐蝕
|
| ( | | ) | 9.
| 內容物為可燃性氣體或液體之容器,當其混入水份時,欲排除配管底部水份,下列何者不符合作業要求(1)利用蒸汽促進其擴散
(2)作業勞工應遠離排放位置以策安全
(3)緩緩開閥避免急速排水
(4)作業勞工應站立於隨時可關閉閥之安全位置
|
| ( | | ) | 10.
| 為減少熱交換器內積垢,可採取(1)降低流體流速
(2)提高流體濃度
(3)降低流體濃度
(4)提高流體流速
|
| ( | | ) | 11.
| 熱交換器之管板熱漲冷縮,將會造成(1)管端變形凸起
(2)管端變形凹陷
(3)擴管部洩漏
(4)擴管部腐蝕
|
| ( | | ) | 12.
| 第一種壓力容器在使用中發現壓力表指針始終在零的位置,你首先會採取什麼措施(1)將壓力表故障之事實,記載於檢點表中
(2)維持穩定操作,避免壓力變化
(3)關閉壓力表連絡管之旋塞,繼續操作
(4)關閉壓力表連絡管之旋塞,更換壓力表
|
| ( | | ) | 13.
| 夾套式第一種壓力容器,其內胴在使用中發生壓潰變形,是因為(1)內部承受酸性腐蝕
(2)內部的溫度過高
(3)內部的壓力過大
(4)承受過大之外壓力
|
| ( | | ) | 14.
| 塔式反應之第一種壓力容器,在使用中有時注入中和劑,其作用為(1)提升產品品質
(2)縮短作業時間
(3)減少能源耗費
(4)防止本體及構件腐蝕
|
| ( | | ) | 15.
| 第一種壓力容器之安全閥定期實施動作試驗,其主要目的為(1)確保容器內溫度
(2)確保安全裝置之機能
(3)確保容器內部之液位
(4)確認容器內有無流體
|
| ( | | ) | 16.
| 如欲採取第一種壓力容器之試料時,其試料採取閥應保持(1)最小開啟
(2)半開啟
(3)任意開啟
(4)最大開啟
|
| ( | | ) | 17.
| 第一種壓力容器在運轉狀態若發生洩漏有逐次顯著增大時應(1)降低操作溫度
(2)降低內容物濃度
(3)停止流體供應
(4)開啟安全閥
|
| ( | | ) | 18.
| 第一種壓力容器如因操作錯誤,造成內部壓力或溫度之異常上升,操作者首應(1)增加進料
(2)停止進料
(3)排放內容物
(4)通知上級主管
|
| ( | | ) | 19.
| 第一種壓力容器操作人員為使安全裝置能調整保持於有效動作狀態,操作中應時常(1)注意內容物黏度
(2)實施檢點
(3)控制好濃度
(4)注意容器內溫度、壓力
|
| ( | | ) | 20.
| 溢流閥如有凍結之虞時,應實施(1)裝置旁通閥調節
(2)保溫
(3)加壓
(4)裝置調節閥調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