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1.
| 下列何項為保養、修理工程管理之首要工作(1)部門之協定
(2)災害預防對策
(3)修理用材料之取得
(4)工事之分配
|
| ( | | ) | 2.
| 第一種壓力容器平時修補作業時,為確認修補部位,該工作單位應會同那一單位實施(1)操作部門
(2)業務部門
(3)事務部門
(4)檢查機構
|
| ( | | ) | 3.
| 下列何者非局限空間作業所產生之職災(1)超壓爆炸
(2)缺氧
(3)感電
(4)中毒
|
| ( | | ) | 4.
| 第一種壓力容器長期停用為防止濕氣,其內部所投入之乾燥劑,一般使用(1)熟石灰
(2)保溫材料
(3)可鑄性材料
(4)矽膠
|
| ( | | ) | 5.
| 第一種壓力容器使用乾燥保存法,應使其內部成乾燥狀態,其連通之管路,應採取何種措施(1)於凸緣處安裝盲板
(2)將管路拆除
(3)將閥打開
(4)將閥拆除
|
| ( | | ) | 6.
| 第一種壓力容器易產生流體侵蝕處所,其最佳防護對策為(1)定期維修更換
(2)於流體中注入中和劑
(3)於流體中注入抑止劑
(4)採用耐蝕材料
|
| ( | | ) | 7.
| 更換熱交換器傳熱管時,應如何實施擴管工作(1)只針對更換之管擴管
(2)更換之管及其周圍之管須一併擴管
(3)任意擴管
(4)視擴管之難易度選擇擴管
|
| ( | | ) | 8.
| 下列何者非屬第一種壓力容器之內部檢查項目(1)腐蝕、裂痕檢查
(2)污穢、變形檢查
(3)板厚測定
(4)安全閥性能檢查
|
| ( | | ) | 9.
| 增加緩衝片數量並減少管之振幅,可防止加熱器管之(1)沈積侵蝕
(2)磨耗
(3)腐蝕
(4)入口侵蝕
|
| ( | | ) | 10.
| 運轉中之第一種壓力容器如遇下列那一項情況時,應立即停機檢修(1)液位產生變化
(2)嚴重洩漏
(3)安全閥發生吹洩
(4)壓力表振動
|
| ( | | ) | 11.
| 第一種壓力容器維修檢點時,於氣液之界面、水油之界面及滯流水之處所,應留意有無(1)洩漏
(2)腐蝕
(3)侵蝕
(4)閉塞
|
| ( | | ) | 12.
| 第一種壓力容器本體焊接部位發生金屬組織變化,引起腐蝕之現象,係因焊接部(1)油脂污穢
(2)母材含碳量過高
(3)焊料強度不足
(4)殘留應力
|
| ( | | ) | 13.
| 第一種壓力容器長期停用,其最常用之保存方法為(1)濕式保存
(2)乾式保存
(3)通風保存
(4)噴水保存
|
| ( | | ) | 14.
| 下列何者非屬平時保養之事項(1)閥類填函滲漏修理
(2)安全閥、排泄閥等安全裝置之分解、調整修理
(3)運轉中之緊急修理
(4)機械、配管凸緣之洩漏修理
|
| ( | | ) | 15.
| 熱交換器之傳熱管為銅合金或不銹鋼等非磁性材料者,要檢查其缺陷時,常用下列那一種非破壞檢查(1)磁粒檢測法
(2)渦流探傷檢測法
(3)金相顯微鏡檢驗法
(4)疲勞試驗檢測法
|
| ( | | ) | 16.
| 蒸汽加熱器出口之袪水器閉塞時,則加熱器之溫度將(1)保持一定
(2)逐漸升高
(3)逐漸降低
(4)無明顯差異
|
| ( | | ) | 17.
| 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之規定,雇主應指派何人實施第一種壓力容器之自動檢查(1)總務人員
(2)安全衛生管理人員
(3)容器作業人員
(4)維修人員
|
| ( | | ) | 18.
| 第一種壓力容器外部保溫材應拆除實施檢查之時機為(1)年度實施定期檢查時
(2)每月實施自動檢查時
(3)經檢查結果保溫材外表乾燥
(4)經檢查結果保溫材潮濕或滴水
|
| ( | | ) | 19.
| 第一種壓力容器長期停用之保存可採用(1)氮封閉法
(2)空氣封閉法
(3)氫封閉法
(4)氧封閉法
|
| ( | | ) | 20.
| 因運轉中之熱脹、冷縮易造成熱交換器(1)管板腐蝕
(2)傳熱管腐蝕
(3)傳熱管侵蝕
(4)擴管部鬆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