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1.
| (本題刪題)過帳程序是(1)先登金額,次登日頁,再登日期
(2)先登日頁,次登日期,再登金額
(3)先登日期,次登摘要,再登日頁
(4)先登日期,次登金額,再登日頁
|
| ( | | ) | 2.
| T帳戶是指(1)帳戶式
(2)分類式
(3)標準式
(4)餘額式 分類帳簡化
|
| ( | | ) | 3.
| 分類帳的主要功用為(1)明瞭各會計項目的增減變化
(2)表示各項收入的來源
(3)表示各項費用的去路
(4)明瞭各交易的整體情形
|
| ( | | ) | 4.
| 下列何者可能具有混合性質的帳戶(1)預收收入
(2)應付帳款
(3)應收收入
(4)應付費用
|
| ( | | ) | 5.
| 分戶集中的歸類工作是(1)過帳
(2)分錄
(3)試算
(4)調整
|
| ( | | ) | 6.
| 分類帳之何欄,如無需要可空白(1)日期欄
(2)日頁欄
(3)借或貸欄
(4)摘要欄
|
| ( | | ) | 7.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1)所有分錄均須過帳
(2)結帳分錄不須過帳
(3)調整分錄不須過帳
(4)開業分錄不須過帳
|
| ( | | ) | 8.
| 餘額式分類帳的金額欄有(1)四個
(2)一個
(3)二個
(4)三個
|
| ( | | ) | 9.
| 設立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明細帳之目的不是為了(1)簡化記錄
(2)估計資產價值
(3)加強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控管
(4)便於編表
|
| ( | | ) | 10.
| 混合帳戶是指包括哪兩種性質之帳戶(1)資產與負債
(2)負債與資本
(3)收益與費損
(4)實帳戶與虛帳戶
|
| ( | | ) | 11.
| 高雄商店於年初購入機器一部$350,000,估計可用 6 年,殘值$50,000,採平均法提列折舊,則第三年底調整後,帳面金額為(1)$100,000
(2)$150,000
(3)$200,000
(4)$50,000
|
| ( | | ) | 12.
| 設置明細帳之目的,在表達下列何者之明細狀況(1)某一會計項目
(2)某一帳簿
(3)某一天
(4)某一期間
|
| ( | | ) | 13.
| 應收帳款帳戶若發生貸餘應列為(1)流動負債
(2)非流動負債
(3)流動資產的減項
(4)非流動資產
|
| ( | | ) | 14.
| 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1)採用工作底稿,調整前試算表欄可以不編
(2)應收帳款明細分類帳各帳戶餘額的總額,在過帳後應與應收帳款統制帳戶餘額相等
(3)工作底稿又稱為結帳計算表
(4)銀行透支為流動負債會計項目
|
| ( | | ) | 15.
| 下列敘述何者有誤(1)分類帳為原始帳簿
(2)分類帳是主要帳簿
(3)分類帳是編表的重要資料
(4)分類帳有統制與補助的功能
|
| ( | | ) | 16.
| 某設備成本$45,600,估計可用 5 年,殘值$600,按平均法提列折舊,則第三年初帳面金額為(1)$27,600
(2)$27,000
(3)$45,000
(4)$18,600
|
| ( | | ) | 17.
| 日記簿稱為會計項目者,在分類帳稱為(1)帳戶名稱
(2)帳戶
(3)帳簿
(4)類別
|
| ( | | ) | 18.
| 將日記簿上借貸記錄轉登於分類帳之過程稱為(1)結帳
(2)過帳
(3)沖帳
(4)轉帳
|
| ( | | ) | 19.
| 分錄所用之會計項目,應與分類帳帳戶名稱(1)完全不一致
(2)不完全一致
(3)完全一致
(4)視情況而增減
|
| ( | | ) | 20.
| 某一帳戶,原貸方金額$5,000,借方金額$3,000,現再過入一筆貸方金額$6,000,則現有(1)貸餘$8,000
(2)借餘$3,000
(3)借餘$8,000
(4)貸餘$1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