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1.
| 騎乘機車煞車時應同時使用左、右煞車,避免使用單一煞車,造成偏滑,使車輛失去安定性。(分類編號:13)(1)X
(2)○
|
| ( | | ) | 2.
| 機車後座乘客應確實將雙腳放在腳踏板上,以免遭排氣管燙傷,下車後免將踏板收回,可供下次使用且不影響行人安全。(分類編號:13)(1)○
(2)X
|
| ( | | ) | 3.
| 機車應依照使用手冊定期保養表之指定時間或里程實施定期保養。(分類編號:19)(1)X
(2)○
|
| ( | | ) | 4.
| 行車時油門操作要緩和,避免急加速、急煞車,可節省油料減少污染。(分類編號:13)(1)X
(2)○
|
| ( | | ) | 5.
| 基於調查不公開原則,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並不得向警察機關申請閱覽或提供現場圖、現場照片。(分類編號:17)(1)○
(2)X
|
| ( | | ) | 6.
| 騎乘機車同時使用左、右煞車,無法加強煞車,使車輛安全減速停止。(分類編號:13)(1)○
(2)X
|
| ( | | ) | 7.
| 騎乘機車的姿勢,應將身體重心置於座墊中央。如太靠座墊後方,前輪負重減輕,把手容易搖晃,不利行車安全。(分類編號:13)(1)X
(2)○
|
| ( | | ) | 8.
| 下坡行駛時,為達到省油的目的,可以關閉電門,空檔滑行。(分類編號:13)(1)○
(2)X
|
| ( | | ) | 9.
| 騎乘機車煞車時應避免使用緊急煞車,以免車輪鎖死發生危險。(分類編號:13)(1)X
(2)○
|
| ( | | ) | 10.
| 騎乘機車多一分確認,少一分危害。並要有保持隨時處理突發狀況之準備,以應付突發狀況發生。(分類編號:13)(1)X
(2)○
|
| ( | | ) | 11.
| 止血帶止血法應於其他止血法無法控制出血時才使用。(分類編號:17)(1)X
(2)○
|
| ( | | ) | 12.
| 車輛輪胎氣壓過高,則胎輪兩側磨損最嚴重。(分類編號:19)(1)○
(2)X
|
| ( | | ) | 13.
| 引擎若老舊或磨損以致耗費汽油、機油時,應即搪缸及檢修已磨損零件,才能節省油料,減少污染。(分類編號:19)(1)X
(2)○
|
| ( | | ) | 14.
| 機車要維持良好的性能,減少排放空氣污染物、減少油耗,平常不須做好保養工作,故障時交給保養廠即可。(分類編號:19)(1)○
(2)X
|
| ( | | ) | 15.
| AED 又稱傻瓜電擊器,自民國 102 年 1 月起政府強制公共場所應設置。(分類編號:17)(1)X
(2)○
|
| ( | | ) | 16.
| 騎乘機車姿勢,對行車安全有很大影響,應將身體自然放鬆,才能對突發狀況,適時做出必要反應。(分類編號:13)(1)X
(2)○
|
| ( | | ) | 17.
| 機車行駛後排氣管溫度非常高,停車應慎選行人或小孩觸摸不到適當地點,以免發生燙傷意外。(分類編號:19)(1)X
(2)○
|
| ( | | ) | 18.
| 目前車輛設計人性化,要停車可立即煞停,免提早減速。(分類編號:13)(1)○
(2)X
|
| ( | | ) | 19.
| 機車使用緊急煞車,可保持駕駛人身體之直立及煞車力之穩定。(分類編號:13)(1)○
(2)X
|
| ( | | ) | 20.
| 機車煞車之停止距離包括反應距離加煞車距離。(分類編號:13)(1)X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