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1.
| 車速愈高,胎紋愈淺,愈容易發生水漂現象。(分類編號:13)(1)X
(2)○
|
| ( | | ) | 2.
| 機車輪胎氣壓,充氣氣壓愈高愈佳。(分類編號:19)(1)○
(2)X
|
| ( | | ) | 3.
| 機車機油的檢查,須待熄火後 2-3 分鐘,使用側腳架,取出機油量尺擦拭乾淨後再插入,再取出機油量尺,檢查機油量是否在量尺的上下線之間。(分類編號:19)(1)○
(2)X
|
| ( | | ) | 4.
| 下雨時路面變滑,急轉彎、急煞車都會使車身打滑,應減速駕駛。(分類編號:13)(1)X
(2)○
|
| ( | | ) | 5.
| 輪胎胎壓必須定期檢查,但每輛車胎壓標準不盡相同,應根據使用手冊規定,充氣到規定標準。(分類編號:19)(1)X
(2)○
|
| ( | | ) | 6.
| 輪胎胎壓不足時,不但耗油,高速長時間行駛且易發生爆胎。(分類編號:19)(1)X
(2)○
|
| ( | | ) | 7.
| 機車機油如超過上限,機油面太高致燃燒室機油上升,容易造成積碳,影響混合氣燃燒,使引擎無力、耗油且污染空氣。(分類編號:19)(1)X
(2)○
|
| ( | | ) | 8.
| 引擎發動中切勿將電瓶正、負極端子卸下,以免造成電子零件之損壞。(分類編號:19)(1)X
(2)○
|
| ( | | ) | 9.
| 輪胎胎壓愈高愈省油,且不影響煞車性能。(分類編號:19)(1)○
(2)X
|
| ( | | ) | 10.
| 車輛若長期不使用,可將電瓶負極端子卸下,避免電瓶自己放電,也可減少漏電,保護電瓶。(分類編號:19)(1)X
(2)○
|
| ( | | ) | 11.
| 車輛快速通過積水路面時,水會以楔狀侵入輪胎與地面接觸之前。車速愈高,水量侵入愈多,最後輪胎完全離開路面而浮於水面,即水漂現象。(分類編號:13)(1)X
(2)○
|
| ( | | ) | 12.
| 檢查機油發現機油量接近下限時,應補充至上限並檢查有無洩漏。(分類編號:19)(1)X
(2)○
|
| ( | | ) | 13.
| 火星塞性能不良時應即換新,否則電阻大、火花小,導致汽油不能完全燃燒,既耗油、又無力,且污染空氣。(分類編號:19)(1)X
(2)○
|
| ( | | ) | 14.
| 檢查輪胎或輪胎充氣時,應在引擎熄火、鑰匙取出狀態下進行。(分類編號:19)(1)X
(2)○
|
| ( | | ) | 15.
| 在高速行車狀況下,輪胎易生高熱及波浪變形,需要胎紋深度充足、胎壓正常之輪胎,防止輪胎爆破。(分類編號:19)(1)X
(2)○
|
| ( | | ) | 16.
| 長時間輪胎胎壓太高,會影響避震器之壽命。(分類編號:19)(1)X
(2)○
|
| ( | | ) | 17.
| 機車左右手煞車不宜同時使用。(分類編號:13)(1)○
(2)X
|
| ( | | ) | 18.
| 用輪胎氣壓表檢查輪胎時,應在輪胎冷卻狀態下進行。(分類編號:19)(1)X
(2)○
|
| ( | | ) | 19.
| 檢查火星塞電極,如有污物、積碳時,可用硬鋼刷將電極間污物清除,並用柴油洗淨,然後用布塊擦乾。(分類編號:19)(1)X
(2)○
|
| ( | | ) | 20.
| 行車前檢查輪胎,應檢查胎紋深度及胎壓。(分類編號:19)(1)X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