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1-260-20)-設計概論課本643題   >

免費免註冊,彰化一整天線上測驗:http://exam.bestdaylong.com/test7304.htm

( )1. 政府規定容積率最主要的目的是讓都市人口有均衡的發展、平衡都市密度。以下相關敘述何者錯誤?(1)對買房的人來說,容積率愈大愈好,因為樓層多、人口密度較高,生活較舒適,但其他條件相同的前提下,容積率大的房子單價會較高 (2)容積率是指「樓層總建築面積和建築基地面積的比率」 (3)政府有所謂的法定容積率,但是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政府會鼓勵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並且會給予更大的容積率當作獎勵,這就叫做「容積率獎勵」 (4)政府規定容積率是希望藉由限制每一塊土地的總樓層建築面積,不會讓過多的人都擠在某一個精華地區中,造成部分非精華地區人口過少,這樣可以達到都市人口均衡發展的效果
( )2. 環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是一門跨領域學科,請問「環境設計」一詞源自於哪一國?(1)英國 (2)臺灣 (3)法國 (4)日本
( )3. 日本都市化過程中,形成「舒適型環境設計」是循序漸進的,請問下列何者正確?(1)屋內生活空間→全面性的生活舒適商品→街道植樹→街道公共設施的設置 (2)街道公共設施的設置→街道植樹→全面性的生活舒適商品→屋內生活空間 (3)街道植樹→街道公共設施的設置→屋內生活空間→全面性的生活舒適商品 (4)全面性的生活舒適商品→街道公共設施的設置→街道植樹→屋內生活空間
( )4. 在寸土寸金的都市地區,民眾選擇自地自建時更希望能在設計階段有最好的利用空間,此時「建蔽率」和「容積率」兩個專業名詞就常出現在與建築師的討論當中,請問下列相關敘述何者不正確?(1)「容積率」是指建築面積與居住人數之比 (2)都市環境中的「建蔽率、容積率」概念屬於都市「高層化環境設計」的內容 (3)政府為了保留相當的戶外空間以保障生活環境品質所做出的規範,能夠避免建築用地太過密集,因此建蔽率又被稱為「建築密度」或「建築覆蓋率」 (4)「建蔽率」是指建築面積與基地面積之比
( )5. 有關強調舒適環境設計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1)污水處理及再利用是在自然生態設計的「使用階段」實施 (2)以種植路樹、街道家具的設置,進行街道空間整備 (3)「田園都市構想」最早由日本學者布野修司(Shuji Funo)開始提倡 (4)都市化中的舒適欲求,是基於追求人性化、資訊化的本能
( )6. 台灣有著多座榮獲普立茲克獎的國際級大師作品,這些地標建築與設計師之配對,下列何者錯誤?(1)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安藤忠雄 (2)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荷蘭建築團隊OMA-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與大衛·希艾萊特(David Gianotten) (3)台南美術館二館:SANAA 建築事務所-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4)臺中國家歌劇院:伊東豊雄
( )7.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認定的「世界遺產」,是大自然或人類文明的精華,而且被肯認具有傑出的普世價值,值得全人類去理解和保存,有關「世界遺產」敘述下列何者錯誤?(1)世界遺產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管理,世界遺產委員會依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簡稱《世界遺產公約》)決議通過的地標或區域 (2)世界遺產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以及兼具兩者的複合遺產 (3)玉山國家公園是台灣本島之最高峰,亦為東北亞第一高峰,豐富的林相及海拔落差大的環境特色,提供野生動物一個良好的環境,讓棲息其間的動物種類和數量非常豐富,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4)世界遺產標誌由代表人類文化(內側方形)與地球自然(外側圓形)組成,圓形的會徽,像地球一樣,是全球保護全人類遺產的象徵
( )8. 環境設計的類別眾多,其中資訊環境設計中,MMI是指下列何項簡稱?(1)無領土辦公室 (2)雲端運算 (3)人因工程 (4)人機介面
( )9. 下列各地區機場何者不屬於填海造地的環境?(1)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2)日本關西國際機場 (3)澳門國際機場 (4)韓國仁川國際機場
( )10. 都市計畫與建築法規息息相關,常見有建蔽率與容積率問題,建蔽率是房屋投影面積與基地面積的比率,而容積率是基地內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與基地面積之比;請根據已下此表判斷下列何者正確?(1)若住宅一基地面積為100坪時,則建築面積為60坪 (2)若住宅二基地面積為100坪時,共有三層,則每層地板面積為40坪 (3)以此表看來住宅三的室外空地最多 (4)建蔽率越低,室外空地則越小
( )11. 台灣各地公有建築物、政府重大公共工程,無論室內戶外,都可以看到許多具創意巧思的藝術品。關於公共藝術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1)公共藝術和一般藝術作品最大不同處在於其具有「公共性」的特質。公共藝術涵蓋了「基地的公共性」、「議題的公共性」及「互動的公共性」三大基本面 (2)文化部每兩年辦理一次公共藝術獎,以表揚及鼓勵積極投入公共藝術的公部門機關、民間單位及藝術家,讓全民看見公共藝術的豐富、精采與美好 (3)臺灣的公共藝術發展,自民國81年頒布的《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現稱作《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訂定公有建築物及政府重大公共工程應「設置藝術品」 (4)《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其中規定「公有建築物及重大公共工程之興辦機關應辦理公共藝術,營造美學環境,其辦理經費不得少於該建築物及公共工程造價百分之十。」
( )12. 建築基地包含供建築物本身所占之地面及其所應留設之法定空地;法定空地之留設,應包括建築物與其前後左右之道路或其他建築物間之距離。在建築法規中有建築面積占基地面積之比率限制,尤其高樓建案大多需退縮或與主要道路距離拉大,這些空地會用來作為植栽、遊憩區、中庭設施等用途,以上敘述是指建築法規中的何項限制?(1)綠覆率 (2)建蔽率 (3)容積率 (4)土方平衡
( )13. 臺中臺鐵鐵路高架化是屬於都市化中的何種環境設計?(1)高層化 (2)地下化 (3)人工島 (4)數位化
( )14. 每次發生重大行人車禍,「行人路權」就被提出討論,有關人本交通概念敘述何者錯誤?(1)交通部訂定交通安全月著重在行人議題,主題為「人本交通.停讓文化」、主標語為「車輛慢看停.行人安全行」。是屬於人本交通的推廣 (2)人本交通概念是以「車輛」為道路空間主角的思考模式,強調人性化之都市空間與運輸系統相互結合 (3)廢除了使用率很低的陸橋、地下道等,並加強高需求度的行人環境,是人本交通的概念 (4)校園附近的人行道非常狹窄難行,人本交通概念可進行改善道路鋪面、電桿地下化、遷移變電箱等作法
( )15. 日本學者山永耕平(Yamanaga Kouhei)將環境設計的類別分為哪四類?(1)數位環境、社會環境、人文環境、商業環境 (2)社會環境、自然環境、複合環境、人工環境 (3)都市環境、社會環境、舒適環境、休閒環境 (4)都市環境、資訊環境、休閒環境、舒適環境
( )16. 山永耕平(Yamanaga Kouhei)提出環境設計的類別為都市、資訊、休閒和舒適環境,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1)都市環境:地下化與人工島的發展 (2)休閒環境:田園都市構想 (3)資訊環境:人機介面的發展 (4)舒適環境:營造回歸自然的氣氛
( )17. 填海造地所形成的人工島,可以增加新興住宅用地、改善親水環境或具有其他特殊用途,下列何者是世界最大的人工島?(1)日本關西國際機場 (2)臺灣臺中港碼頭 (3)杜拜世界群島 (4)荷蘭風車村
( )18. 世界文化遺產的概念最早起源於18世紀,目前世界文化遺產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負責;下列建築何者未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1) (2) (3) (4)
( )19. 有關都市化環境設計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1)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島在大阪灣,解決了土地狹小之問題 (2)都市化設計中,容積率即為房屋投影面積與基地面積的比率 (3)地下化環境是伴隨高層化環境的發展,包含捷運、地下鐵等 (4)當人口逐漸密集、工商發達之情況,為達到平衡將走向資訊化
( )20. 有關都市化環境設計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1)都市環境高層化設計會朝向「複合化機能」發展 (2)臺中市已在營運的捷運綠線,即是一種地下化的都市環境設計 (3)新北市開發大臺北灣計畫是為了填海造陸,增加都市土地的開發 (4)都市化環境設計有高層化、休閒化、地下化三大特色

解答:
001.【1】002.【4】003.【3】004.【1】005.【2】006.【3】007.【3】008.【4】009.【1】010.【2】
011.【4】012.【2】013.【1】014.【2】015.【4】016.【2】017.【3】018.【4】019.【3】020.【4】

詳解:
1.(章節3-1)對建商或土地持有人來說,容積率愈大愈好,因為可以蓋愈高樓層的房子,收入更多,所以容積率愈大的土地愈值錢。但對買房的人來說,容積率愈小愈好,因為樓層少、人口密度較低,生活較舒適,但其他條件相同的前提下,容積率小的房子單價會較高。
2.(章節3-1)
3.(章節3-1)
4.(章節3-1)「容積率」是指基地內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與基地面積之比。
5.(章節3-1)(110年統測)「田園都市構想」由英國都市學者,哈瓦特(Ebenezer Howard)開始提倡。將人類社區包圍於田地或花園的區域之中,提出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結合的田園城市,可說是開創了現代舒適環境的奠基人。而舒適空間的形成是循序漸進的,從常見的街道植樹開始,其次進行街道空間規劃及街道家具設計。從都市空間的舒適感擴及至室內生活空間,讓人身處在舒適的使用環境,皆是舒適環境(Amenity)的一環。
6.(章節3-1)台南美術館二館:台灣建築師石昭永與坂茂建築設計事務所(SBA)。
7.(章節3-1)玉山國家公園是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18處之一,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8.(章節3-1)ergonomics人因工程。MMI(Man-Machine Interface)人機介面。Non-Territorial Office 無領土辦公室。Cloud Computing 雲端運算。
9.(章節3-1)臺灣桃園國際機場是位於中華民國桃園市大園區的國際機場,距臺北市區約35公里,為臺灣國際航空樞紐。
10.(章節3-1)建蔽率是房屋投影面積與基地面積的比率,建蔽率=建築面積/基地面積;容積率是基地內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與基地面積之比,容積率=總樓層面積/基地面積。若住宅一基地面積為100坪時,則建築面積應為30坪。容積率120%=總樓層面積/基地面積100坪,故總樓層面積=120坪,因共有三層,故每層地板面積為40坪。以表(一)看來住宅三的室外空地最少。建蔽率越低,室外空地則越大。
11.(章節3-1)《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其中規定「公有建築物及重大公共工程之興辦機關應辦理公共藝術,營造美學環境,其辦理經費不得少於該建築物及公共工程造價百分之一。」。
12.(章節3-1)建蔽率:「建築投影面積和建築基地面積的比率」,又稱為建築密度或是建築覆蓋率
13.(章節3-1)臺中都會區鐵路高架捷運化計畫,將現有臺中市的豐原至大慶間的地面鐵路,改建為高架鐵路,總計設有十座高架車站,包括豐原、栗林、潭子、頭家厝、松竹、太原、精武、臺中、五權以及大慶。
14.(章節3-1)「人本交通」的發展概念,起源於交通發展過程中對環境及使用者之省思,隨著經濟建設、都市發展以及臺灣社會人口結構改變等等因素,市區道路解決交通問題之功能性,從以往「車輛」為道路空間主角的觀念,逐漸轉變為以「人」為空間主角之思考模式,強調人性化之都市空間與運輸系統相互結合,並兼顧民眾的安全與環境的負荷。
15.(章節3-1)
16.(章節3-1)英國學者哈瓦特(E. Howard)提出田園都市構想為舒適環境之基礎。
17.(章節3-1)(103年統測)杜拜擁有全球最大的人工島群,包括三個棕櫚群島項目、世界群島及杜拜海岸。其中杜拜的「世界群島」(The World Islands)是一系列形狀為地球各大洲的人工島嶼,鄰近朱美拉棕櫚島,位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杜拜的阿拉伯塔及拉西德港之間,由三百個小型私人島嶼組成,分為四個級別私人屋宇、屋村、渡假區以及社群島。
18.(章節3-1)德國包浩斯Bauhaus學校校舍已於1996年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2019年適逢包浩斯100週年,部分校舍已改建成飯店開放入住。法古斯工廠,一座生產鞋楦的工廠,此建築在現代建築史中有著指標性的意義,201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雪梨歌劇院是一座位於澳洲新南威爾斯州雪梨的多場館表演藝術中心。2007年6月28日,雪梨歌劇院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紅屋被列為19世紀英國重要建築代表之一,1950年,它被英格蘭歷史遺產保護局指定為一級登錄建築。現為博物館供民眾參觀,但並未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19.(章節3-1)當人口逐漸密集、工商發達之情況,為達到平衡將走向為高層化。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島在杜拜。房屋投影面積與基地面積的比率為建蔽率。
20.(章節3-1)都市化環境設計有高層化、地下化、人工島等三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