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1-340-20)-設計概論課本643題   >

免費免註冊,彰化一整天線上測驗:http://exam.bestdaylong.com/test7308.htm

( )1. 家裡穿不到的衣服丟進「舊衣回收箱」,這些衣服經過清潔整理仍堪使用的舊衣褲捐贈給弱勢族群或透過轉賣換現金的方式,來支持社福團體營運。這正符合綠色設計核心中的哪一項訴求?(1)Reuse (2)Reduce (3)Recycle (4)Recovery
( )2. 畢業季到了,校園裡舉辦二手制服活動,灌輸學生資源利用、惜福關懷之觀念。此項理念符合環保「3R」中的何種原則?(1)Recycle (2)Replace (3)Reduce (4)Reuse
( )3. 關於綠色設計( Green Design ) 名詞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1)可回收、省能源的設計 (2)對環境的衝擊減至最低 (3)是一種重視永續的設計 (4)是消耗更多資源的設計
( )4. 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減塑風潮襲捲全球,環保署公告內用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越來越多民眾開始使用環保袋、環保吸管等商品來為地球盡一份心力,此為綠色設計3R的哪一設計原則?(1)Recycle (2)Recovery (3)Reduce (4)Reuse
( )5. 將米酒、啤酒等玻璃罐回收後,經高溫消毒處理,再重新裝填成新產品,此項行銷理念符合環保「3R」中的何種原則?(1)Replace (2)Resell (3)Reuse (4)Recycle
( )6. 國內環保意識抬頭,從2018年開始,皆禁止提供免費塑膠袋,其主要目的是希望達到下列何項環保概念?(1)Replace (2)Recycle (3)Recovery (4)Reduce
( )7. 下列何者為臺灣的資源回收標誌?(1) (2) (3) (4)
( )8. 將過季的牛仔衣進行改造變成新款包包,這樣的過程符合環境保護3R的哪一項?(1)Replace (2)Reuse (3)Recycle (4)Reduce
( )9. 都市人口持續成長,廚餘量也隨之提升,為減少廚餘混入垃圾後排出,許多城市實施「生熟廚餘全回收」政策。此項理念符合環保「3R」中的何種原則?(1)Reduce (2)Reuse (3)Recycle (4)Replace
( )10. 國際間近年推廣騎自行車旅遊,此項理念符合環保「3R」中的何種原則?(1)Resell (2)Reduce (3)Reuse (4)Recycle
( )11. 寶特瓶融化後抽絲織成運動衫是屬於綠色設計的哪一項原則的實踐?(1)Replace (2)Reuse (3)Recycle (4)Reduce
( )12. 為響應「環境保護,愛護地球」的概念,必須考量「綠色設計」3R原則及精神,下列何者錯誤?(1)減少使用 (2)循環再造 (3)替代使用 (4)物盡其用
( )13. 下圖為我國的回收標誌。關於此一標誌設計的設計原理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1)設計者應用了漸層的形式原理 (2)設計者應用了單位形的原理 (3)設計者應用了圖地反轉的設計原理 (4)設計者應用了反覆與對稱的形式原理
( )14. 綠色設計(Green Design)概念是產業發展趨勢。有關綠色設計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1)減量(Reduce)、再使用(Reuse)和回收(Recycle),正是綠色設計的3R的精神 (2)維克多‧巴巴納克(Victor Papanek)專著《為真實世界而設計》(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一書中談到設計的最大作用是社會及倫理價值而非商業價值,設計師應該認真地看待地球有限資源的使用 (3)「能源效率分級標示圖」中,數字越小代表節能減碳的功效愈高 (4)「綠色生產」是指「產品生命週期」以最低汙染的生產過程為目標,尚無需考慮到回收系統的規劃
( )15. 2010 年花卉博覽會的「環生方舟」,主要是由何種回收材料所搭建而成?(1)PC瓶 (2)PVA瓶 (3)PET瓶 (4)PP瓶
( )16. 關於設計與材料的敘述,下列何者最不正確?(1)設計師要發揮材料的最佳效能,須轉化對新材料的消極看法為積極看法 (2)建築物內外採 LED 照明設計,省電又耐用 (3)台灣海島型氣候,建築外觀適合引進玻璃帷幕 (4)3D列印加工技術,加速設計創新的步伐
( )17. 下列有關「綠色設計」( Green Design ) 的敘述,何者正確?(1)積極利用環境自然條件,創造有利建築基地的物理環境空間 (2)考慮環境3D原則 (3)源自於普普藝術 (4)綠色家電的「能源效率分級標示圖」中,數值較高者節能減碳功效較好
( )18. 綠色設計 ( Green Design ) 強調的3R,指的是什麼?(1)再生 ( Rebirth )、回收 ( Recycle )、再使用 ( Reuse ) (2)減量 ( Reduce )、再生 ( Rebirth )、再使用 ( Reuse ) (3)減量 ( Reduce )、再使用 ( Reuse )、回收 ( Recycle ) (4)減量 ( Reduce )、再生 ( Rebirth )、回收 ( Recycle )
( )19. 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以綠色共生為核心價值,展現「花現. GNP(Green, Nature, and People)」綠色、自然、人文的精神。園區設計構想以3R及3G理念與措施為出發點,下列何者不屬於3G的理念?(1)綠建築 (2)綠傳輸 (3)綠能源 (4)綠環境
( )20. 台灣的法律有限制喜餅不能過度包裝,將原本繁複的喜餅包裝,做成減少過度包裝的設計,是符合「3R」守則中的哪一項?(1)Replace (2)Reduce (3)Reuse (4)Recycle

解答:
001.【1】002.【4】003.【4】004.【4】005.【3】006.【4】007.【1】008.【2】009.【3】010.【2】
011.【3】012.【3】013.【1】014.【4】015.【3】016.【3】017.【1】018.【3】019.【4】020.【2】

詳解:
1.(章節3-3)舊衣回收屬於再使用(Reuse),為直接原型再利用,將原本可用商品延長使用時間。
2.(章節3-3)二手制服、教科書、學用品及一般物品回收再利用,屬於Reuse(重複利用;重新使用;再用)的環保原則
3.(章節3-3)(101年統測)綠色設計(Green Design)是一種重視永續的設計、可回收、省能源的設計、對環境的衝擊減至最低。描述消耗更多資源的設計應修正為可回收、省能源的設計。
4.(章節3-3)可重複使用,符合Reuse(再使用)的環保原則。
5.(章節3-3)將飲料或酒類玻璃罐、印表機碳粉匣回收清洗後再裝填重新銷售,符合Reuse(再使用)的環保原則。
6.(章節3-3)Reduce:減量使用
7.(章節3-3)(108年統測) 臺灣的資源回收標誌是以中國字「回」轉化而成的圖形,由四個從四邊向中心逆轉的箭頭所組成。基於節能環保資源循環再利用,象徵萬物生生不息的精神。背後代表的是臺灣環保署於民國86年推動的「資源回收四合一」計畫,主要讓「社區民眾」透過家戶垃圾分類,將各類的小型資源垃圾結合「地方政府清潔隊」、「回收商」與「回收基金」等三股力量回收再利用。代表了四大型態的回收網絡,不但資源垃圾可以得到妥善處理,參與的民眾、清潔隊和回收商都可得到合理的利潤或獎勵,讓資源得以生生不息,地球長青常綠。
8.(章節3-3)舊衣回收屬於再使用(Reuse),為直接原型再利用,將原本可用商品延長使用時間。
9.(章節3-3)資源回收;廚餘回收;落葉堆肥;水資源、雨水回收再利用;廢物利用;循環再製利用,屬於Recycle(循環再造;使再循環;再利用;垃圾回收利用)的環保原則
10.(章節3-3)騎自行車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等廢氣的產生,屬於Reduce(減量)的環保原則。
11.(章節3-3)(108年統測)寶特瓶融化後抽絲織成運動衫主要是收集本來要廢棄的材料,分解後再製成新產品,回收後循環再造是屬原料循環利用,是3R當中的「Recycle」。
12.(章節3-3)3R為減少使用(Reduce)、循環再造(Recycle)、物盡其用(Reuse),另外替代使用(Replace)為香港環保署所提之「環保4R」。
13.(章節3-3)(98年統測)
14.(章節3-3)綠色生產是指「產品生命週期」以最低汙染的生產過程為目標,包含產品的回收系統規劃考量。
15.(章節3-3)(103年統測)2010年國際花卉博覽會的流行館「遠東環生方舟」,使用150萬個回收寶特瓶(PET)材料建造9層樓高的展館,實踐環保3R原則:減量、回收、再利用。
16.(章節3-3)(104年統測)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所以居住環境常會面臨西曬與結露等問題,而玻璃帷幕建築適合溫帶和寒帶氣候,因為玻璃可以維持室內溫度,容易保溫卻不易散熱。玻璃帷幕大樓一到夏天就變成用電大戶,並不適合天氣炎熱的臺灣。80年代臺灣一味模仿這種建築外觀,忽略建築本身所在的環境氣候。
17.(章節3-3)(106年統測)綠色設計思想最早約在1960年代末出現,1971年美國設計理論家巴巴納克在其著作《為真實世界而設計》(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一書中強調設計應該認真考慮有限地球資源的使用,為保護地球的環境而服務;「能源效率分級標示圖」總共分1-5級,數值越高越耗電,節能減碳功效較差;考慮環境「3R」原則。
18.(章節3-3)(98年統測)綠色設計的3R,指的是減量(Reduce)、再使用(Reuse)、回收(Recycle)。
19.(章節3-3)
20.(章節3-3)Reduce:減量使用、Reuse:物盡其用、Recycle:循環再造(回收)、Replace:替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