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1-360-20)-設計概論課本643題   >

免費免註冊,彰化一整天線上測驗:http://exam.bestdaylong.com/test7309.htm

( )1. 有關綠建築相關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1)綠建築概念源自於1980年「世界自然保護組織」(IUCN)首次提出的「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 (2)即將動土興建的綠建築《臺中巨蛋》,是由日本建築師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及臺灣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共同打造 (3)若要通過評定取得「綠建築標章」,至少需取得四項指標,其中「水資源」與「日常節能」為必備指標 (4)綠建築在日本稱之為生態建築或永續建築;在歐洲國家則稱之為環境共生住宅
( )2. 美國設計理論家維克多‧帕帕尼克 ( Victor Papanek ) 曾出版「為真實世界而設計」( 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 一書,有關本書之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1)設計應考量地球有限資源的問題 (2)設計應為廣大人民服務,包含第三世界國家之人民,而非僅止於富裕國家 (3)設計應考慮到「通用設計」之概念,為弱勢族群尋求商品之共通適應性 (4)該設計思維在八十年代末期,在美國掀起一波「綠色消費」的浪潮
( )3. 在綠建築9大指標中,採用低逸散性、低污染、可循環利用、廢棄物再利用之建材等是屬於下列哪一種指標?(1)汙水與垃圾改善指標 (2)室內環境指標 (3)基地保水指標 (4)廢棄物減量指標
( )4. 環境因人類大量開發直接或間接所產生的問題日益嚴重,有關學者們對於環境所提出的各項理念,下列何者正確?(1)哈瓦特(Ebenezer Howard)提出「城市與區域規劃學」 (2)多克希亞帝斯(C.A.Doxiadis)出版《為真實世界而設計》 (3)巴巴納克(Victor Papanek)提出了「田園都市構想」 (4)海克爾(E.H.Haeckel)提出的「生態學定義」
( )5. 國際知名的臺灣綠建築案例 - 北投圖書館,建築外觀最大特色就是運用大量木製結構,木材是自然材料,有關自然木材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1)自然材料比人造材料還要容易取得,量產成本較低廉 (2)即使是相同自然木材,也會因生長環境不同而有差異 (3)應用自然木材實體塊形構成,可表現穩重感與固實感 (4)自然材料定義是:可直接取用於大自然環境中的材料
( )6. 源自於二十世紀的六零年代,強調設計的執行與思考融入產品生命週期的考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對於環境的衝擊,並提高使用者的考量,為下列何種設計概念?(1)服務設計 (2)共生設計 (3)通用設計 (4)綠色設計
( )7. 下列何者是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發表之「綠建築(Green Building)」標章?(1) (2) (3) (4)
( )8. 有關綠建築之理念敘述,下列何者正確?(1)日常節能與水資源為審核時必要通過的兩項指標 (2)若要獲得綠建築標章,至少須取得九項指標 (3)二氧化碳減量與日常節能指標皆為減廢指標群 (4)需要符合生態、綠化、減廢與健康四大指標
( )9. 地球環境的能源危機及暖化效應等環保議題已在國際間形成重要的政策,在設計領域中也提出下列何種概念?(1)綠色設計概念 (2)通用設計概念 (3)VR設計概念 (4)功能設計概念
( )10. 佳佳的爸爸預計購買新房子,日前全家前往參觀一棟標榜取得「綠建築標章」的新建案,請問此棟建築物的綠建築指標最有可能通過下列哪四項指標?(1)日常節能指標、室內環境指標、水資源指標、汙水垃圾改善指標 (2)日常節能指標、廢棄物減量指標、室內環境指標、二氧化碳減量指標 (3)生物多樣性指標、綠化量指標、二氧化碳減量指標、水資源指標 (4)綠化量指標、二氧化碳減量指標、基地保水指標、水資源指標
( )11. 下列何者不是美國設計理論家帕帕尼克(Victor Papanek)「為真實的世界設計」中提出的觀點?(1)設計不僅應該只為健康人服務,更應該考量為殘疾者服務 (2)設計應遵循自然法則、取法自然概念,並追求與大自然融合的人性化設計 (3)設計應該考量地球的有限資源使用問題 (4)設計應為廣大人民服務,包括第三世界國家,而非僅止於富裕階級
( )12. 下列何者不是評估「綠建築」的九大設計指標?(1)休閒生活指標、心靈成長指標 (2)生態基礎指標、室內環境指標 (3)水資源指標、廢棄物減量指標 (4)日常節能指標、基地保水指標
( )13. 純純將執行一個包裝設計專案,專案委託者期待純純導入綠色設計的概念,有關綠色設計的特徵,下列何者不正確?(1)可以透過包裝設計結構,同時思考重複或其他衍伸的使用 (2)發泡塑膠耐久性強、具重複使用特質,可做為材料的考量 (3)需因應包裝尺寸與造形收納條件、運送材積的效率調整設計 (4)印刷墨水具有色彩鮮明的特色,可以選擇使用水溶性印刷油墨
( )14. 下列何者屬於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提出的綠建築評估指標之一?(1)樓地板高度指標 (2)舒適度指標 (3)生物多樣化指標 (4)智慧化指標
( )15. 下列何者是綠建築的定義?(1)消耗最少地球資源,製造最少廢棄物的建築物 (2)室內安裝空氣濾清器,減少PM2.5汙染源 (3)建築物造形要美觀,通風採光良好 (4)庭院陽台充分綠化,採取自動澆灌系統
( )16. 為了2050年淨零排放,響應世界地球日,環保署發布淨零綠生活行動指引,提供民眾淨零綠生活的作法,以下作法何者錯誤?(1)選擇綠色餐廳,吃多少點多少,吃不完打包,珍惜食物,減少廚餘 (2)快時尚興起,為了跟進流行趨勢,每一季度都會購買新的衣物 (3)進行居家減碳行動,隨手關燈,以及在比較少使用的空間裝設感應式燈具 (4)長距離優先搭乘軌道運具如火車、高鐵、捷運及公共客運取代使用私人小客車及機車運具
( )17. 有關「綠建築」設計指標的內容,下列何者不正確?(1)再生建材利用 (2)省水器材 (3)通風節能 (4)生物單一化
( )18. 下圖倫敦的「瑞士再保險大樓 ( Swiss Re London Headquarters ) 」是建築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著名的綠建築作品,有關綠建築指標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1)基地保水指標、日常節能指標 (2)汙水排放指標、PM 2.5 減量指標 (3)水資源指標、室內環境指標 (4)生物多樣化指標、綠化指標
( )19. 美國設計理論家巴巴納克(Papanek)曾經提出許多深切影響現代設計的理念,下列何者不包括在內?(1)設計應該以自然為師,效仿生態萬物的機能設計 (2)設計應該考量地球有限資源 (3)設計應該為少數弱勢族群或殘疾者服務 (4)設計應該為大多數人民服務,包括第三世界國家
( )20. 針對自然、人、社會等各方面的關係重新詮釋與理解,首先提倡「城市與區域規劃學」的學者是:(1)海克爾(E. H. Haeckel) (2)坦斯利(Sir Arthur George Tansley) (3)多克西亞蒂斯(Doxiadis) (4)哈瓦特(Ebenezer Howard)

解答:
001.【4】002.【3】003.【2】004.【4】005.【1】006.【4】007.【2】008.【1】009.【1】010.【1】
011.【2】012.【1】013.【2】014.【3】015.【1】016.【2】017.【4】018.【2】019.【1】020.【3】

詳解:
1.(章節3-3)綠建築在日本稱之為環境共生住宅;在歐洲國家則稱之為生態建築或永續建築。
2.(章節3-3)(112年統測)《為真實世界而設計》發表於1971年,強調設計師應該更關注社會和環境的問題,包含了設計應該為廣大人民服務,包含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殘疾者服務及為保護有限地球資源服務等概念,皆強調以「人」為本的設計思維,進而「為社會而設計」。這些觀點對當時的設計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成為後來綠色設計和社會設計等領域的基礎理論。
3.(章節3-3)室內裝修建材盡量採用具備國內外環保標章、綠建材標章之建材(即低逸散性、低污染、可循環利用、廢棄物再利用之建材)等皆屬於綠建築9大指標中室內環境指標
4.(章節3-3)巴巴納克(Victor Papanek)出版《為真實世界而設計》。哈瓦特(Ebenezer Howard)提出了「田園都市構想」。多克希亞帝斯(C.A.Doxiadis)提出「城市與區域規劃學」。
5.(章節3-3)(112年統測)相對於人造材料,自然材料的取得成本更高。因為需要經過種植、生長、維護等過程,並會受到氣候、地理等環境因素影響,因此需要花更多的資源和成本才能取得足夠的自然材料。
6.(章節3-3)(109年統測)「共生設計」來自於日式建築中的設計思想,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理念。必須是以人生活的健康、舒適為原點,對於居住環境進行全面性、系統性的環保設計,是一種強調與地球環境共生共榮的環境設計觀,也是一種追求永續發展的建築設計理念;「通用設計」又名全民設計、全方位設計或是通用化設計,是指無須改良或特別設計就能為所有人使用的設計,包括服務、產品、環境及通訊等。除了考量身障者和其他弱勢使用族群,也顧及一般人的使用情況及需求,更同時顧慮到使用者的心理感受;「服務設計」是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思維方式,指服務企業根據自身特點和運營目標,對服務運營管理作出的規劃和設計,其核心是完整的服務包與服務傳遞系統的設計。
7.(章節3-3)綠建材標章。節能減碳行動標章。 行政院環保署標章。
8.(章節3-3)若要獲得綠建築標章,至少須取得四項指標;減廢指標群為二氧化碳減量與廢棄物減量;生態、節能、減廢與健康。
9.(章節3-3)
10.(章節3-3)「綠建築標章」取得必包含四項指標,包含「日常節能」、「水資源」,兩項必要指標。
11.(章節3-3)
12.(章節3-3)(102年統測)綠建築九大指標包含「綠化量」、「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及「污水垃圾改善」、「生物多樣性」及「室內環境」指標等。休閒生活指標、心靈成長指標皆非綠建築九大指標。
13.(章節3-3)(112年統測)發泡塑膠耐久性差,屬於一次性材料,非常不環保且回收不易,並非綠色設計材料的首選。
14.(章節3-3)(109年統測)我國的綠建築係以台灣亞熱帶高溫高濕氣候特性,掌握國內建築物對生態(Ecology)、節能(Energy Saving)、減廢(Waste Reduction)、健康(Health)之需求,訂定我國的綠建築(EEWH)評估系統及標章制度。原本的評估系統有「綠化量」、「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及「污水垃圾改善」等七項指標,而在2003年又修訂增加「生物多樣性」及「室內環境」兩項指標,便組成現今我們所謂的「綠建築九大評估指標系統」。
15.(章節3-3)(108年統測)綠建築依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的《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中,「綠建築」定義為:「消耗最少地球資源,製造最少廢棄物的建築」,以最低能源、最有效利用資源、最低環境負荷的方式,建造安全、健康及舒適的居住空間。隨著《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2003)的檢討更新,決定於七大指標系統外,加入生物多樣性指標與室內環境指標,成為九大指標。由過去「消耗最少地球資源,製造最少廢棄物的建築物」的消極定義,擴大為「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建築物」的積極定義。
16.(章節3-3)應減少衣物採購,只買需要的衣服,購買之前想清楚,避免一時衝動消費亂花錢,添購過多短暫流行的衣物
17.(章節3-3)(107年統測)「綠建築」設計九大指標為「綠化量」、「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及「污水垃圾改善」、「生物多樣性」及「室內環境」指標,組成所謂的「綠建築九大評估指標系統」。生物單一化應改為生物多樣性。
18.(章節3-3)(105年統測)綠建築九大指標包含「綠化量」、「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及「污水垃圾改善」、「生物多樣性」及「室內環境」指標等。故本題③描述皆非綠建築九大指標。
19.(章節3-3)設計應該以自然為師,效仿生態萬物的機能屬於「仿生設計」的理念。
20.(章節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