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1-400-20)-設計概論課本643題   >

免費免註冊,彰化一整天線上測驗:http://exam.bestdaylong.com/test7311.htm

( )1. 有關「近代設計思潮」和「代表人物」的配對,下列何者正確?(1)德國工作聯盟(Deutscher Werkbund):塔特林(Vladimir Tatlin) (2)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卲馬德(Hector Guimard) (3)流線型風格(Streamline Style):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 (4)普普藝術(Pop Art):索特薩斯(Ettore Sottsass)
( )2. 「Less is a Bore」(少則無趣)是由文丘里(Venturi, R.)所提出,其批判的對象是何 種設計風格?(1)現代主義 (2)後現代主義 (3)美術工藝運動 (4)新藝術運動
( )3. 有關「新藝術運動」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1)強烈的植物線條和捲曲風格 (2)慕夏(Mucha,A.)、羅特列克(Toulouse-Lautrec)之作品具代表性 (3)法國建築師葛立瑪(Guimard, H.)為地下鐵設計的出口造形具代表性 (4)發生在十九世紀初
( )4. 下列哪一間公司曾提出「形隨情感(Form Follows Emotion)」的口號?(1)阿烈西公司(ALESSI) (2)青蛙設計公司(Frog Design) (3)MUJI 無印良品 (4)IDEO 設計顧問公司
( )5. 下列何者屬於普普藝術(POP Art)設計風格的作品(1) (2) (3) (4)
( )6. 設計史的風格思潮分期,依時代先後順序,下列何者正確?(1)新藝術→國際風格→裝飾藝術→解構主義→普普藝術 (2)新藝術→裝飾藝術→解構主義→普普藝術→國際風格 (3)新藝術→裝飾藝術→國際風格→普普藝術→解構主義 (4)新藝術→普普藝術→國際風格→裝飾藝術→解構主義
( )7. 如圖中 Alessi 公司的產品設計作品富有詩意、感性、幽默,屬於何種設計風格? (1)流線型風格 (2)新藝術風格 (3)現代主義風格 (4)後現代主義風格
( )8. 近代設計史是由哪個國家開始?(1)德國 (2)日本 (3)英國 (4)美國
( )9. 下列何者不是美術工藝運動(Arts and Crafts Movement)的主張?(1)強調功能至上,形隨機能 (2)反對機械化大量生產 (3)設計要為大眾服務 (4)強調線條簡單、造形樸實的設計
( )10. 十九世紀末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慕夏(Alphonse Mucha)的海報,最常採用下列何種印刷方式?(1)凹版 (2)凸版 (3)石版 (4)銅版
( )11. 如圖克林姆特(Klimt, G.)的「艾蒂兒肖像」(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Ⅰ)是屬於下列何種風格的作品?(1)流線型風格 (2)裝飾藝術 (3)美術工藝運動 (4)新藝術風格
( )12. 妮姬.聖法爾妮姬.聖法爾(Niki de Saint Phalle)的作品中充滿戲劇性變化的色彩,直觀、勇於表達個人觀點,下列何者是她的作品?(1) (2) (3) (4)
( )13. 下列關於各設計風格的敘述,何者正確(1)新藝術一詞源自於 1895 年比利時的霍塔(Horta, V.)所開設的設計事務所名字 (2)普普藝術打破現代主義的形式,強調大眾化的世俗風格 (3)後現代主義的理念特色為追隨現代主義的理性與簡潔 (4)美國流線型風格喜歡運用植物花紋裝飾線條
( )14. 荷蘭風格派著名作品紅藍椅(Red and Blue Chair)的作者是(1)李特維德(Rietveld, G.) (2)格羅佩斯(Gropius, W.) (3)飛利浦‧史塔克(Philippe Starck) (4)蒙德里安(Mondrian, P.)
( )15. 最早提出「形隨機能而生」(form follows function)的人是誰?(1)美國建築師蘇利文(Sullivan, L. H.) (2)英國室內設計師威廉莫利斯(William Morris) (3)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Ando Tadao) (4)法國設計師飛利浦‧史塔克(Philippe Starck)
( )16. 下圖美國紐約克萊斯勒大廈的建築風格為(1)裝飾藝術風格 (2)新藝術風格 (3)後現代主義風格 (4)國際風格
( )17. 下列哪一位著名藝術家將造形抽象至垂直與水平的線與面構成?(1)康丁斯基(Kandinsky) (2)秀拉(Seurat) (3)高更(Gauguin) (4)蒙德里安(Mondrian)
( )18. 下列何者是西方第一個以商業為目的創作的海報藝術家?(1)莫里斯(William Morris) (2)羅特列克(Henri Marie Raymond de Toulouse-Lautrec-Monfa) (3)沃荷(Andy Warhol) (4)慕夏(Alfons Maria Mucha)
( )19. 下列何者是流線型風格的代表人物,此人藉由促進產品銷售的設計能力,成為時代雜誌封面人物?(1)英國設計師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2)法國設計師飛利浦.史塔克(Philips Stark) (3)義大利設計師索薩斯(Ettore Sottsass) (4)美國設計師雷蒙.洛威(Raymond Loewy)
( )20. 關於設計師與設計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1)蘭德(Paul Rand)為 IBM 設計商標 (2)羅威(Raymond Loewy)設計賓夕尼亞號火車頭 (3)貝倫斯(Peter Behrens)為 Alessi 公司設計電茶壺 (4)吉馬德(Hector Guimard)設計巴黎地鐵站出入口

解答:
001.【2】002.【1】003.【4】004.【2】005.【3】006.【3】007.【3】008.【3】009.【1】010.【3】
011.【4】012.【3】013.【2】014.【1】015.【1】016.【1】017.【4】018.【2】019.【4】020.【3】

詳解:
1.(章節4-1)索特薩斯(Ettore Sottsass):後現代主義;塔特林(Vladimir Tatlin):構成主義;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現代主義。
2.(章節4-1)後現代主義文丘里(Venturi, R.)提出「Less is a Bore」(少則無趣),其批判的對象現代主義。
3.(章節4-1)新藝術運動開始在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達到頂峰。新藝術運動的名字源於薩穆爾.賓(Samuel Bing)在巴黎開設的一間名為「新藝術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他在那裡陳列的都是按這種風格所設計的產品。此藝術運動是在20世紀之初,位於大眾文化最高點的藝術和設計風格。
4.(章節4-1)著名的「青蛙設計公司」(Frog Design)提出了「形式服從情感」(Form Follows Emotion)的設計理念。他們認為消費者購買的不僅是產品,他們也通過讓人賞心悅目的形式購買包含其中的價值、經驗和自我意識。
5.(章節4-1)高背椅子-麥金塔新藝術代表。巴塞隆納椅-密斯凡德羅。德盧奇(Michele De Lucchi)作品《第一把椅子》偏重於後現代主義的設計風格。
6.(章節4-1)新藝術(Art Nouveau)是指流行於 1880~1910 年之間。裝飾藝術(Art Deco)盛行於 1930 年代的現代藝術樣式。國際風格六、七十年代發展成熟,直到 80 年代才消退,涉及了設計的很多方面,包括平面設計、產品設計、室內設計等。普普藝術 Pop Art 時間:1958-1972。解構主義建築是一個從 1980 年代晚期開始的後現代建築思潮。
7.(章節4-1)Alessi 公司的產品設計作品富有詩意、感性、幽默,屬於後現代主義風格。
8.(章節4-1)美術工藝運動發起於英國。
9.(章節4-1)反對機械化大量生產,設計要為大眾服務,強調線條簡單、造形樸實的設計是美術工藝運動(Art sand Crafts Movement)的主張。
10.(章節4-1)用油墨在石板上作畫,以油水分離原理,形成石版印刷畫面。
11.(章節4-1)古斯塔夫.克林姆生於維也納,是一位奧地利知名象徵主義畫家。他創辦了維也納分離派,是維也納文化圈代表人物。克林姆畫作的特色在於特殊的象徵式裝飾花紋,主題常圍繞著「性」、「愛」、「生」與「死」的輪迴,且畫中主角大多為女人。喜歡他畫作的人稱讚有其「沉悶美感」與大膽象徵寓意。
12.(章節4-1)妮基.德.聖法爾(法國,1930-2002),妮基是二十世紀最受歡迎的法國女性藝術家之一,她的創作跨越了各領域,涵蓋了繪畫、雕塑、建築、設計與戲劇等藝術範疇。作品中充滿戲劇性變化的色彩,直觀、勇於表達個人觀點。
13.(章節4-1)反對機械化大量生產,設計要為大眾服務,強調線條簡單、造形樸實的設計是美術工藝運動(Art sand Crafts Movement)的主張。
14.(章節4-1)
15.(章節4-1)19 世紀由芝加哥學派建築大師蘇利文提出的 Form follows Function 的理論,強調形態是隨著機能需要而設計或改變的,這口號導致後來的機能主義的產生。
16.(章節4-1)裝飾藝術原本名稱為「藝術現代」或「爵士現代」。1925 年法國舉辦裝飾藝術與 現代工業國際博覽會,這個展覽會對裝飾藝術的發展有關鍵性的影響,因此後來的設計史學家捨棄原有名稱,以展覽會的名稱將當時 20 世紀之初的新風格改稱為裝飾藝術。
17.(章節4-1)皮特.科內利斯.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 -1944)荷蘭畫家,風格派運動幕後藝術家和非具象繪畫的創始者之一,對後代的建築、設計等影響很大。自稱「新造型主義」,又稱「幾何形體派」。
18.(章節4-1)
19.(章節4-1)美籍法裔工業設計師(1893-1986)。出生於巴黎,1918年獲巴黎大學工學學士學位。1919年移居美國。1929年在紐約開設洛伊國際設計事務所。1937年為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設計過紡錘般的流線型機車等。這些性能、功能優良、形態簡潔明確的流線型設計奠定了他在工業設計界的突出地位。
20.(章節4-1)彼得.貝倫斯(Peter Behrens),德國現代設計之父,是德國現代主義設計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在建築和設計方面的深遠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其將工業設計規格化,為德國電器工業公司(AEG)設計電水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