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1-860-20)-112年度不動產營業員試題   >

免費免註冊,彰化一整天線上測驗:http://exam.bestdaylong.com/test7681.htm

( )1. 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有關地方政府對企業經營者進行調查之敘述,何者正確?(1)向企業經營者或關係人查詢 (2)應秘密調查,不得出示有關證件 (3)調查完成後,不得公開其經過 (4)調查完成後,不得公開其結果
( )2. 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何者非屬消費爭議時,消費者申訴之對象?(1)消費者保護團體 (2)消費者服務中心 (3)企業經營者 (4)鄉鎮區公所
( )3. 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消費爭議調解委員會主席,應由誰擔任?(1)學者專家 (2)直轄市、縣(市)政府代表 (3)消費者保護官 (4)消費者保護團體代表
( )4. 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消費者與企業經營者發生消費爭議,申請調解時,消費爭議調解事件之受理、程序進行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下列何者定之?(1)消費爭議調解委員會 (2)消費者保護團體 (3)消費者保護委員會 (4)行政院
( )5. 依消費者保護法第 45 條之規定,直轄市、縣(市)政府應設消費爭議調解委員會,並置委員至少及至多幾名?(1)5 至 7 名 (2)5 至 9 名 (3)7 至 21 名 (4)9 至 21 名
( )6. 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企業經營者所出具之書面保證書其應載明事項,下列何者錯誤?(1)製造商之資本額 (2)交易日期 (3)保證之內容 (4)製造商之名稱、地址
( )7. 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有關消費者保護團體之組成,下列何者正確?(1)以營利性法人方式組成 (2)以公法人方式組成 (3)以國營法人方式組成 (4)以財團法人方式組成
( )8. 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有關消費爭議調解之敘述,何者錯誤?(1)消費爭議調解委員會之調解程序,得不公開 (2)列席協同調解人對於調解事件之內容,除已公開之事項外,應保守秘密 (3)調解事件之內容應保守秘密,絕對不得公開 (4)調解程序,於直轄市、縣 (市) 政府或其他適當之處所行之
( )9. 關於消費爭議之調解,調解委員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得依職權提出解決爭議之方案,惟該方案應經參與調解之委員至少超過多少比例同意?(1)1/2 (2)2/3 (3)3/4 (4)4/5
( )10. 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企業經營者所出具之書面保證書,下列何者非屬保證書應載明事項?(1)保證之內容 (2)商品製造號碼或批號 (3)製造商之資本額 (4)經銷商之名稱、地址
( )11. 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何者非屬消費者保護團體之任務? (1)處理消費爭議,提起消費訴訟 (2)商品或服務品質之調查、檢驗、研究、發表 (3)設仲裁庭,處理消費爭議之仲裁 (4)消費資訊之諮詢、介紹與報導
( )12. 消費者與企業經營者因商品或服務發生消費爭議時,消費者得向企業經營者申訴,企業經營者對於消費者之申訴,應於申訴之日起至多幾日內妥適處理之?(1)50 日 (2)15 日 (3)30 日 (4)40 日
( )13. 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消費者因商品有瑕疵經向企業經營者申訴,而未獲妥適處理時,消費者得向下列何者申訴?(1)消費者保護官 (2)書記官 (3)檢察官 (4)法官
( )14. 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地方政府對企業經營者進行調查,認為確有損害消費者生命、身體、健康之虞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1)應命企業經營者回收 (2)應命企業經營者銷燬 (3)不得命企業經營者銷燬 (4)應命企業經營者限期改善
( )15. 當事人對於消費爭議調解委員會依職權提出解決事件之方案,得於送達後幾日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未於該期間內提出異議者,視為已依該方案成立調解?(1)10 日 (2)15 日 (3)20 日 (4)30 日
( )16. 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有關消費者保護團體從事檢驗之敘述, 何者錯誤?(1)得委託設有與檢驗項目有關之檢驗設備之機關、團體檢驗 (2)發表檢驗結果後,通知相關企業經營者,得不公布其檢驗方法及經過 (3)檢驗結果有錯誤時,應主動對外更正 (4)為從事商品或服務檢驗,應設置與檢驗項目有關之檢驗設備
( )17. 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有關消費者保護團體之敘述,何者錯誤?(1)以確保公平競爭、促進經濟之安定與繁榮為宗旨 (2)消費者保護刊物之編印發行為其任務之一 (3)消費者保護團體以社團法人或財團法人為限 (4)以保護消費者權益、推行消費者教育為宗旨
( )18. 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有關企業經營者保證書之敘述,何者錯誤?(1)保證書應載明保證金額 (2)對消費者保證商品之品質時,應主動出具書面保證書 (3)保證書應載明交易日期、保證之內容 (4)保證書應載明保證期間及其起算方法
( )19. 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有關政府與消費者保護團體之敘述,何者錯誤?(1)消費者保護團體為商品之檢驗時,得請求政府予以必要之協助 (2)消費者保護團體成績優良者,主管機關應負擔 1/2 財務上之支出 (3)政府對於消費者保護之立法或行政措施,應徵詢學者專家之意見 (4)消費者保護團體為商品之調查時,得請求政府予以必要之協助
( )20. 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有關直轄市或縣 (市) 政府進行調查之敘述,何者錯誤?(1)調查完成後,不得公開其經過及結果 (2)通知企業經營者或關係人到場陳述意見 (3)必要時,得就地抽樣商品,加以檢驗 (4)調查時,應出示有關證件

解答:
001.【1】002.【4】003.【3】004.【4】005.【3】006.【1】007.【4】008.【3】009.【1】010.【3】
011.【3】012.【2】013.【1】014.【3】015.【1】016.【2】017.【1】018.【1】019.【2】020.【1】

詳解:
1.(出處:消費者保護法第 33 條)
2.(出處:消費者保護法第 43 條)
3.(出處:消費者保護法第 45 條)
4.(出處:消費者保護法第 44-1 條)
5.(出處:消費者保護法第 45 條)
6.(出處:消費者保護法第 25 條)
7.(出處:消費者保護法第 27 條)
8.(出處:消費者保護法第 45-1 條)
9.(出處:消費者保護法第 45-2 條)
10.(出處:消費者保護法第 25 條)
11.(出處:消費者保護法第 28 條)
12.(出處:消費者保護法第 43 條)
13.(出處:消費者保護法第 43 條)
14.(出處:消費者保護法第 36 條)
15.(出處:消費者保護法第 45-3 條)
16.(出處:消費者保護法第 29 條)
17.(出處:消費者保護法第 27、28 條)
18.(出處:消費者保護法第 25 條)
19.(出處:消費者保護法第 30、31、32 條)
20.(出處:消費者保護法第 33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