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免註冊,彰化一整天線上測驗:http://exam.bestdaylong.com/test7958.htm
( | ) | 1. | 在確定稽核時程後,品管人員(監造單位)應針對主要稽核計畫所訂定之目的與範圍,蒐集與彙整相關資料,內容包括:計畫書、程序書、工作說明書、檢測計畫、規範(標準)等,如以往已有稽核紀錄,應一併取得下列何者?(1)近10年之稽核報告 (2)前年度之稽核報告 (3)歷次稽核報告 (4)近五年之稽核報告 | ||
( | ) | 2. | 稽核後會議中,稽核組長須有效掌握議程,避免冗長的辯解與探討,對雙方認知不同的事項,請對方收到報告後再作書面答覆,其中會議時間以多少分鐘內完成為佳?(1)三十分鐘 (2)四十五分鐘 (3)六十分鐘 (4)九十分鐘 | ||
( | ) | 3. | 稽核時間的安排並不足以讓稽核人員事事追根究底,對於下列哪種狀況不應考慮列管追蹤?(1)制度性缺失,需研修現行品質制度者, (2)無缺失徵兆,不需進一步調查影響範圍者, (3)重複性缺失或以往曾列管缺失再犯者, (4)無法在稽核期間改善完成可見實效者 | ||
( | ) | 4. | 品質稽核的定義中,有包含第一者稽核、第二者稽核以及第三者稽核,請問各工程之主管機關或公共工程委員會應歸類為何者?(1)第二者稽核 (2)第三者稽核 (3)第一與第二者稽核 (4)第一者稽核 | ||
( | ) | 5. | 下列對於品質稽核工作成員的敘述何者錯誤?(1)專家配合稽核員作業需求,對特殊領域之專技知識提供諮詢,並實際執行稽核作業 (2)稽核員必須為受過稽核訓練,並曾以觀察員身分,多次參與稽核工作者, (3)稽核組長為稽核員之進階,需參與多次稽核,並獲稽核組長考核表現優良者, (4)在一個組織中,稽核員、稽核組長資格之界定與稽核組織人員選派,均應建立作業程序書,予以管控, | ||
( | ) | 6. | 稽核組織中有稽核組長、稽核員、專家以及觀察員,其中那兩者為主要成員?(1)稽核組長、專家, (2)稽核員、專家, (3)稽核員、觀察員, (4)稽核組長、稽核員 | ||
( | ) | 7. | 請問稽核七步驟由淺至深之排序,下列選項何者正確?(1)成本效益、品質管理制度、符合性、簡化的可能性、制度之有效性、組織 (2)成本效益、品質管理制度、組織、符合性、制度之有效性、簡化的可能性、改善機率, (3)組織、品質管理制度、符合性、制度之有效性、簡化的可能性、成本效益, (4)組織、成本效益、品質管理制度、制度之有效性、符合性、簡化的可能性, | ||
( | ) | 8. | 稽核查對表的制訂對執行稽核與接受稽核單位都有助益;針對稽核者的益處,下列何者為非?(1)稽核作業中之作業登錄簿, (2)可完全遵照查對表,無視週遭環境變化狀況,專心執行稽核 (3)執行稽核作業時之工作導引,並有助稽核員掌握作業進度, (4)有助於稽核員間的技術交流與傳承, | ||
( | ) | 9. | 下列何者不正確?(1)監造單位在完成第一者稽核(內部稽核)後,應能向其委託者或主管機關清楚宣告其監造計畫的落實程度與有效性; (2)承包商依據品質作業要點規定完成第一者稽核(內部稽核)後,應能向委託者或主管機關清楚宣告品質計畫的落實程度與有效性 (3)稽核作業是一種獨立與客觀查核作業; (4)稽核組長與稽核員代表決策者獨立執行查證業務與提出報告,對決策影響至為深遠; | ||
( | ) | 10. | 對稽核工作應有正確的認知,以下何者為錯誤?(1)對稽核工作應有正確的認知,它尋求的是找錯(fault),而非事實(fact), (2)稽核員的言行舉止及措詞用字,將帶動受查單位的互動與管理決策階層的態度, (3)稽核者要如朋友、嚮導與哲學家般的心境,為決策管理與執行兩者間,建立有效的溝通管道, (4)品質系統的落實施行,將提升組織效率與競爭力 | ||
( | ) | 11. | 以下對於稽核查對表的說明何者錯誤?(1)不同於一般傳統檢查工作,企圖以趁其不備找到瑕疵,品質稽核為一嚴謹之保密作為, (2)為輔助稽核的利器 (3)制訂稽核查對表的原因是為有效率的執行稽核工作, (4)有助於稽核員間的技術交流與傳承, | ||
( | ) | 12. | 對承包商而言,每一分項施工計畫書核定後幾天內,必須執行該分項作業相關品質作業之制度稽查? (1)45天 (2)60天 (3)75天 (4)30天 | ||
( | ) | 13. | 以下對於成立稽核組織之描述,何者為非?(1)執行品質稽核工作的成員通常可分為四種 (2)品管人員日常工作必須配合專案的成本與進度去規劃, (3)執行稽核必要時可以用主觀的好惡去影響判斷, (4)嚴謹的評估與判斷偏離程序或標準的潛因,提出前瞻的建議, | ||
( | ) | 14. | 品管人員得視實際狀況合併相關稽查項目併案辦理稽核,惟範圍以幾天內者為度?(1)六十天 (2)七十五天 (3)三十天 (4)四十五天 | ||
( | ) | 15. | 為能建立全球共識,國際規範組織以「品質查證制度」為架構基礎,納入經營所需的品質成本等觀念,於西元1986年發佈何系列之品質管理與品質查證系統標準規範?(1)ISO 16001 (2)ISO 22000 (3)ISO 9000 (4)ISO 14001 | ||
( | ) | 16. | 技術方面的專業人士必須受過稽核訓練與通過稽核員必要之養成教育後,始可成為「稽核員」,否則僅應以下列何種身份,提供技術方面之咨詢,協助稽核員執行稽核工作?(1)觀察員 (2)專家 (3)助理 (4)秘書 | ||
( | ) | 17. | 下列何者不是稽核組長之工作?(1)參與稽核工作成員之選擇 (2)稽核報告之撰寫 (3)稽核查對表之編擬 (4)稽核作業之規劃與工作分配 | ||
( | ) | 18. | 改正行動作業除應由受稽核單位自行研提矯正措施外,何者不是作業必須含蓋的內容?(1)調閱行動, (2)矯正行動 (3)調查行動, (4)補救行動, | ||
( | ) | 19. | 稽核員除了依據查對表執行工作外,對影響品質的事務須保持高度的敏感,作業上也有些技巧可循;一般而言,影響工作品質的關鍵事務有四項,下列何者為誤?(1)「人」的能力、訓練等 (2)「物」的型態、數量、能量等 (3)「時間」的消耗、次序等 (4)「資訊」的正確、版本與分發等 | ||
( | ) | 20. | 稽核查對表的制訂對執行稽核與接受稽核單位都有助益;針對接受稽核者之益處,下列何者為非? (1)已經稽核查證事務之佐證 (2)受稽核單位間的技術交流與傳承 (3)查對表的內涵都是業務執行之品質關鍵所在,有助於掌握工作重點 (4)協助接受稽核單位準備稽核資料,以供驗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