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免註冊,彰化一整天線上測驗:http://exam.bestdaylong.com/test8103.htm
( | ) | 1. | 先打設一樓地板,之後由上而下進行地下室開挖及順序構築地下一層、地下二層,直至所有地下樓層均完成;而在開挖地下室之同時,亦由下而上構築地上一樓、地上二樓,直至所有地上樓層均完成之工法為:(1)島式工法 (2)明挖工法 (3)順打工法 (4)逆打工法 | ||
( | ) | 2. | 當地下室開挖面積寬闊且地下室開挖深度淺時:比較適用的工法為:(1)島式工法 (2)明挖工法; (3)順打工法; (4)逆打工法; | ||
( | ) | 3. | 黏土帶負電的部分是下列何者?(1)以上皆非 (2)顆粒邊緣 (3)顆粒表面 (4)顆粒裡層 | ||
( | ) | 4. | 先由上而下開挖至大底,再由下而上完成地下與地上各層之施工方式為:(1)明挖工法 (2)順打工法 (3)逆打工法 (4)島式工法 | ||
( | ) | 5. | 在砂土層中進行標準貫入試驗,所得N值必須加以修正,之後再依據修正的N值來評估砂土的力學性質;當中需要修正之主要原因為何?(1)深度不同、相對密度相同的砂土層之試驗所得N值相同 (2)砂土層之相對密度隨深度增加而改變 (3)砂土層之相對密度不隨深度增加而改變 (4)深度不同、相對密度相同的砂土層之試驗所得N值不同 | ||
( | ) | 6. | 粒狀土壤(Granular Soil)之物理性質包含:(1)塑性限度 (2)縮性限度 (3)液性限度 (4)相對密度 | ||
( | ) | 7. | 黏土比表面積(specific surface)之定義為:(1)比砂土大的表面積; (2)比礫石大的表面積; (3)比卵石大的表面積; (4)單位質量的表面積; | ||
( | ) | 8. | 影響粒狀土壤(granular soil)剪力抵抗強度之因素不包含下列何者?(1)有效應力 (2)水壓力 (3)正向壓力 (4)凝聚力 | ||
( | ) | 9. | 黏土帶正電的部分是:(1)顆粒表面 (2)顆粒裡層 (3)以上皆非 (4)顆粒邊緣 | ||
( | ) | 10. | 黏土體積隨含水量降低而減小,當含水量降低而體積不減小的最大含水量被定義為:(1)縮性限度; (2)以上皆非 (3)液性限度; (4)塑性限度; | ||
( | ) | 11. | 一般結構體工程用混凝土氯離子含量下列何者為正確?(1)<0.3kg/m3 (2)<0.15kg/m3 (3)<0.5kg/m3 (4)<0.6kg/m3 | ||
( | ) | 12. | 擋土支撐系統破壞之因素:(1)支撐鬆動; (2)擋土壁變形; (3)支撐架構挫屈; (4)以上皆是 | ||
( | ) | 13. | 自充填混凝土充填能力等級第二級,其流動性坍流度值為(1)600~700㎜ (2)500~650㎜ (3)550~650㎜ (4)650~750㎜ | ||
( | ) | 14. | 統一土壤分類法中級配優良的礫石之符號為:(1)SP (2)SW (3)GW (4)GP | ||
( | ) | 15. | 有關施工縫設置位置以及形狀,下列何者為錯誤? (1)施工縫宜與主鋼筋垂直 (2)版或梁之施工縫應設置於其跨度中央二分之一範圍內 (3)牆或柱之施工縫應設於其下版或梁之底面 (4)梁、托架、柱、托肩及柱頭版須與樓版同時澆置 | ||
( | ) | 16. | 在砂土層之深開挖過程中,當鈑樁牆植入開挖面之深度為D,之後在鈑樁牆一側藉由抽水降低地下水面至開挖面以下1m深處,則緊鄰鈑樁牆之開挖面可能出現砂湧的範圍為:(1)D/2 (2)D/4 (3)D (4)2D/3 | ||
( | ) | 17. | 下列何者為案片狀(或板狀)土壤:(1)砂; (2)粉土(或沉泥); (3)黏土 (4)礫石; | ||
( | ) | 18. | 混凝土坍度檢驗,如設計標稱值(目標值)坍度為15公分時,其坍度許可差為(1)±3.8cm (2)±4cm (3)±1.5cm (4)±2.5cm | ||
( | ) | 19. | 在黏土層之深開挖過程中,會發生隆起破壞的機制不包含:(1)擠壓隆起; (2)塑性流隆起 (3)管湧隆起; (4)彈性回脹隆起; | ||
( | ) | 20. | 當利用Casagrande塑性圖進行黏土之統一土壤分類時:(1)液性限度LL>50是CL或ML (2)A-line以上是黏土 (3)A-line以上是粉土 (4)液性限度LL<50是CH或M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