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1.
| 企業在衡量和比較其產品、服務和業務所帶來的正面和負面影響時,會考慮哪些因素?(1)仔細評估預期的影響深度、規模和效率
(2)考慮利害關係人群體和子群體的潛在成果
(3)評估實際影響發生的風險
(4)確定適當的基準、對照和門檻值
|
| ( | | ) | 2.
| 根據影響力管理規範,成果指標用於什麼目的?(1)評估是否實現特定成果的進展
(2)報告財務表現
(3)確定利害關係人的重要性
(4)確定意外的成果
|
| ( | | ) | 3.
| 企業在確定影響力管理相關指標時考慮了哪些因素?(1)情境和對利害關係人最重要的事項
(2)資料擁有權和隱私問題
(3)與政府機構的合作
(4)對意外成果的容忍程度
|
| ( | | ) | 4.
| SDG 影響力標準是如何組成的?(1)它們基於政府的政策和法規
(2)它們根據企業的規模和行業組織
(3)它們提供了一個全面的報告框架
(4)它們基於四個相互關聯的主題結構
|
| ( | | ) | 5.
| 企業如何在其影響力目標中解決潛在的意外後果?(1)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和敏感性分析
(2)設定保守目標以減少負面結果
(3)將短期的財務利益置於長期影響之上
(4)尋求與其他組織的合作機會
|
| ( | | ) | 6.
| 影響力管理規範有多少個維度?(1)四個
(2)五個
(3)六個
(4)三個
|
| ( | | ) | 7.
| 企業設定雄心的影響目標是什麼意思?(1)專注於短期的財務績效
(2)同時解決所有重要的負面影響
(3)對焦利害關係人的期望
(4)設定超過行業標準的目標
|
| ( | | ) | 8.
| 企業的影響力目標與哪些永續發展問題相關?(1)利害關係人的期望和需求
(2)其價值鏈中的重要負面影響
(3)氣候行動和性別平等相關的橫切議題
(4)短期的財務績效指標
|
| ( | | ) | 9.
| 企業在其政策和實踐中如何將尊重人權和其他負責任業務實踐納入考量?(1)符合相關的本地和國際法規,並力求達到行業最佳實踐的最高水平
(2)實施有效的申訴和補償機制,並設置舉報保障措施,以保護可能受影響的利害關係人
(3)確保高層領導承諾在組織中可見
(4)在供應鏈中避免或減少負面影響,並促進行星邊界和其他負責任業務實踐
|
| ( | | ) | 10.
| 從影響力的角度來看,什麼被視為成果?(1)一群人所體驗的幸福感
(2)企業的大小和規模
(3)企業的財務績效
(4)企業的員工人數
|
| ( | | ) | 11.
| SDG 影響力認證框架和標章的目的是什麼?(1)減少專有認證方法的風險
(2)提供關於影響力管理實踐的獨立認證
(3)保證對永續發展的積極貢獻
(4)確保企業內部決策的透明度
|
| ( | | ) | 12.
| 根據 SDG 影響力標準的建議,企業的有關尊重負責任商業行為原則的政策應與下列哪一組原則相符?(1)巴黎氣候協定
(2)京都議定書
(3)世界人權宣言(UDHR)
(4)聯合國全球契約(UNGC)
|
| ( | | ) | 13.
| 就企業的影響力相關之外部揭露和報告而言,企業的治理機構扮演什麼角色?(1)確保透明度和責任
(2)審查財務報表
(3)批准影響力目標和指標
(4)進行第三方評估
|
| ( | | ) | 14.
| 影響力管理的首要步驟是?(1)提升正面影響力
(2)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影響力
(3)平衡負面影響力
(4)辨識正面和負面影響力
|
| ( | | ) | 15.
| 根據影響力管理規範,有哪四種類型的成果指標?(1)輸入、輸出、結果和影響
(2)質化、量化、財務和環境
(3)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
(4)絕對數量、百分比、比例和類別
|
| ( | | ) | 16.
| SDG 影響力標準如何應對未來 SDGs 的變化(1)提供靈活的框架以適應 SDGs 的變化
(2)要求企業修訂其策略和政策
(3)要求定期進行外部對影響力管理實踐的保證
(4)與現有的行業領導倡議保持一致
|
| ( | | ) | 17.
| 影響力管理中的「What」維度告訴我們什麼?(1)企業的成果和其影響
(2)企業的財務表現
(3)企業的社會和環境目標
(4)利害關係人的重要性
|
| ( | | ) | 18.
| 成果門檻值可以從哪裡獲取?(1)World Bank 和 SDG 指數
(2)Impact Management Platform 網站
(3)Social Value International
(4)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
| ( | | ) | 19.
| 企業應在其方法中納入哪些因素以融入負責任的經營實踐?(1)尋求合作機會和協作夥伴關係
(2)科技進步和創新
(3)遵守人權尊重和地球資源界限
(4)經濟回報和盈利能力
|
| ( | | ) | 20.
| 根據影響力管理規範,企業如何評估成果是否「足夠好」?(1)通過衡量財務表現
(2)通過尋求利害關係人的反饋
(3)通過考慮對環境的影響
(4)通過與門檻值進行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