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1.
| GRI 報導原則中包含以下哪個要素?(1)完整性、永續性的脈絡、可驗證性
(2)完整性、可比較性、效益性
(3)正確性、平衡性、清晰性
(4)正確性、簡明性、可驗證性
|
| ( | | ) | 2.
| 利害關係人中,對組織經濟活動可能受到影響但尚未受到影響的人稱為:(1)攸關的利害關係人
(2)潛在受影響的利害關係人
(3)受影響的利害關係人
(4)重要利害關係人
|
| ( | | ) | 3.
| 了解組織脈絡的第一步驟中,組織需要創造對其活動和哪一項的初步整體總覽?(1)利害關係人
(2)商業關係
(3)競爭對手
(4)地理位置
|
| ( | | ) | 4.
| 組織應該記錄決定重大主題的流程中的哪些項目?(1)行業準則和法規要求
(2)利害關係人的參與紀錄
(3)方法、決策和主觀判斷
(4)財務報表和資料分析
|
| ( | | ) | 5.
| 組織在決定其重大主題時必須使用什麼?(1)GRI 風險準則
(2)GRI 主題準則
(3)GRI 行業準則
(4)GRI 主題準則與行業準則
|
| ( | | ) | 6.
| GRI 1:基礎 2021 的主要內容包括:(1)準則的目的與系統、關鍵概念、報導要求、報導原則
(2)準則的目的與系統、報導要求、增加報導可信度的建議
(3)準則的目的與系統、關鍵概念、報導要求、增加報導可信度的建議
(4)準則的目的與系統、報導原則、增加報導可信度的建議
|
| ( | | ) | 7.
| 盡職調查意指組織如何處理:(1)經濟、環境和人群的負面影響力
(2)正面影響力
(3)經濟活動對人權的影響力
(4)組織營運的風險與機會
|
| ( | | ) | 8.
| 依循 GRI 準則報導的目的是什麼?(1)了解組織的影響力和永續發展貢獻
(2)減少報導工作的複雜性
(3)提供資訊使用者明智的評估和決策
(4)增加組織的營運利潤
|
| ( | | ) | 9.
| 決定重大主題的流程中,下列哪個步驟與組織持續鑑別和評估影響力相關?(1)步驟 3:評估影響力的顯著程度
(2)步驟 4:排定最顯著影響力的優先報導順序
(3)步驟 1:了解組織脈絡
(4)步驟 2:鑑別實際及潛在影響力
|
| ( | | ) | 10.
| 在決定重大主題時,組織遵循的步驟包括?(1)分析組織活動的變化
(2)優化財務報告的格式
(3)了解組織脈絡
(4)根據利害關係人的個人意見進行排序
|
| ( | | ) | 11.
| 利害關係人是指:(1)受到組織經濟活動影響的個人或群體
(2)參與組織的商業夥伴
(3)僅包含股東和投資者
(4)擁有組織的經濟利益的人
|
| ( | | ) | 12.
| 對於人權有潛在的負面影響力時,以下哪種因素優先?(1)影響力的發生可能性
(2)影響力的範疇
(3)影響力的規模
(4)影響力的嚴重性
|
| ( | | ) | 13.
| 在依循 GRI 準則的 9 項要求進行報導時,組織應該提供什麼?(1)使用聲明
(2)報告範圍
(3)影響力評估
(4)省略理由
|
| ( | | ) | 14.
| GRI 2 章節中的利害關係人議合揭露項目包括以下哪些?(1)活動、價值鏈和其他商業關係
(2)外部保證/確信
(3)利害關係人議合方針
(4)組織永續報導中包含的實體
|
| ( | | ) | 15.
| 組織在了解其活動和商業關係的永續性脈絡時,應考慮的一項內容是什麼?(1)組織的財務績效
(2)組織的技術創新
(3)組織的行銷策略
(4)組織對其應遵守的法規的責任
|
| ( | | ) | 16.
| 以下哪個項目不屬於 GRI 2 章節中的揭露項目?(1)組織詳細資訊
(2)組織的風險管理機制
(3)資訊重編
(4)報導期間、頻率及聯絡人
|
| ( | | ) | 17.
| 在評估正面影響力時,實際正面影響力的顯著程度取決於什麼?(1)影響力的發生可能性和範疇
(2)影響力的規模和範疇
(3)影響力的規模、範疇和發生可能性
(4)影響力的規模和發生可能性
|
| ( | | ) | 18.
| 在 GRI 準則中,影響力指的是什麼?(1)經濟活動對組織造成的正面影響
(2)經濟、環境和人群(包括人權)的影響
(3)經濟衝擊對當地、國家和全球經濟系統的影響
(4)組織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力
|
| ( | | ) | 19.
| GRI 2 章節中,關於治理的揭露項目包括以下哪些?(1)薪酬政策
(2)永續發展策略的聲明
(3)治理結構及組成
(4)外部保證/確信
|
| ( | | ) | 20.
| 在 GRI 準則中,利害關係人的利益指的是:(1)只涉及人權的價值
(2)組織永續相關活動所影響的價值
(3)受到組織經濟活動影響的價值
(4)與利害關係人利益無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