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1-600-20)-憲法題庫測驗4600題   >

免費免註冊,彰化一整天線上測驗:http://exam.bestdaylong.com/test8185.htm

( )1. 下列何種權利是我國憲法第七至第二十一條所列舉之自由權利? (1)集會自由 (2)隱私權 (3)遊行權 (4)人格權
( )2. 下列何者非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選舉產生? (1)直轄市的區長 (2)立法委員 (3)村、里長 (4)縣長
( )3. 台灣電力公司工程車維修電力設施時,不慎撞死路人,台灣電力公司應負何種責任? (1)依國家賠償法規定負國家賠償責任 (2)依民法規定負僱用人連帶賠償責任 (3)由司機本身負賠償責任 (4)依相關法令負損失補償責任
( )4. 有關請願,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1)人民對於依法應提起訴訟或訴願之事項,不得請願 (2)各機關處理請願事件,應將其結果通知請願人 (3)請願乃人民對行政機關所為違法或不當之行政處分,認為侵害其權益時,所得行使之權利 (4)請願其實僅為「請願自由」
( )5. 各國資訊公開法之制定,最主要目的在於保障何種權利? (1)學術自由 (2)秘密通訊自由 (3)知的權利 (4)言論自由
( )6. 以下何種法律曾經大法官宣告為違憲? (1)民法規定重婚得撤銷 (2)民法規定不堪同居之虐待為離婚事由之一 (3)民法規定妻以夫之住所為住所 (4)證券交易法規定對證券負責人違反其業務上禁止命令之行為判處刑罰
( )7. 依大法官釋字第三四○號解釋的見解,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三十八條第二項規定:「政黨推薦之區域、山胞候選人,其保證金減半繳納。但政黨撤回推薦者,應全額繳納」,其效力是否合憲? (1)合憲 (2)違憲 (3)區域候選人部分,合憲;山胞候選人部分,違憲 (4)區域候選人部分,違憲;山胞候選人部分,合憲
( )8. 縣(市)長於上任八個月後死亡,其所留職務應如何處理? (1)由內政部報請行政院派員代理至該屆任期屆滿,不再補選 (2)由副縣(市)長代理至該屆任期屆滿,不再補選 (3)應舉行補選 (4)由縣(市)議會決議是否舉行補選
( )9. 國家對電波頻率之使用為公平合理之分配,係為保障: (1)信仰自由 (2)產業自由 (3)言論自由 (4)工作自由
( )10. 國家應每年對政黨撥給競選費用補助金,其撥款標準以最近一次何種選舉結果為依據? (1)立法委員 (2)國民大會代表 (3)縣(市)長 (4)縣(市)議員
( )11. 依據大法官釋字第三八○號解釋之見解,大學生之「學習自由」,應包含於: (1)憲法第十一條所衍生之學術自由中 (2)憲法第十五條之工作權中 (3)憲法第二十一條受國民教育之權利中 (4)憲法第二十二條之概括基本權中
( )12. 我國總統之當選,其得票數係採何種制度? (1)比例多數 (2)絕對多數 (3)相對多數 (4)特別多數
( )13. 關於個人或團體不服行政處分,得提起訴願,下列何項正確? (1)不服行政院之行政處分者,向行政院提起訴願 (2)地方自治團體不得提起訴願 (3)公法人不得提起訴願 (4)不服縣政府之行政處分者,向省政府提起訴願
( )14. 我國憲法保障之人民訴訟權,不包括下列何者? (1)迅速受到司法救濟之機會 (2)受到三級三審之保障 (3)實體權利能夠在訴訟上實現 (4)程序應盡可能經濟有效
( )15. 下列何種候選人不用繳納保證金? (1)里長 (2)縣議員 (3)鄉長 (4)縣長
( )16. 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五一○號解釋,有關工作權之保障,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1)對於從事工作之方式及必備之資格或其他要件,仍得以法律或法律授權之命令加以限制 (2)為保障民航安全,對於准予體格缺點免計之航空人員,應予時間及作業之限制 (3)依民用航空法規定,對於航空人員之技能、體格或性行,得為臨時檢查之權限,違反比例原則 (4)工作權係保障人民從事工作並有選擇職業之自由
( )17. 國營事業員工對民營化政策不滿,上街頭示威,途中被警方制止,其係何項基本權受限制? (1)遷徙自由 (2)結社自由 (3)集會自由 (4)工作權
( )18. 有關宗教團體的規範,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1)宗教團體的活動都依一般法律規範之 (2)與宗教信仰無關的活動依一般法律基準規範之 (3)必須另定宗教團體法嚴格規範之 (4)依集會、結社法規範之
( )19. 下列有關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之敘述,何者為誤? (1)商標專用權屬於人民財產權之一種,亦在憲法保障之列 (2)姓名權為人格權之一種,為憲法第二十二條保障之權利 (3)集會自由屬表現自由之範疇,為實施民主政治重要的基本人權 (4)大學自治屬於言論自由之保障範圍
( )20. 人民因違法行政處分受有損害,而請求國家賠償時,其救濟途徑為何? (1)得於行政訴訟程序合併請求損害賠償或依國家賠償法進行協議與訴訟 (2)僅能依國家賠償法規定請求協議 (3)直接向行為之公務員請求國家賠償 (4)透過請願方式請求國家賠償

解答:
001.【1】002.【1】003.【2】004.【3】005.【3】006.【3】007.【2】008.【3】009.【3】010.【1】
011.【1】012.【3】013.【1】014.【2】015.【1】016.【3】017.【3】018.【2】019.【4】020.【1】

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