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免註冊,彰化一整天線上測驗:http://exam.bestdaylong.com/test8313.htm
( | ) | 1. | 檢肅流氓條例以「不務正業,遊蕩懶惰」作為流氓認定基準,顯然語意曖昧不清且由國家機關主觀判斷,違反何種原則? (1)罪刑法定 (2)無罪推定 (3)正當性 (4)罪刑均衡性 | ||
( | ) | 2. | 現行人民團體法對社會團體的設立,原則上採取什麼制? (1)追懲制 (2)許可制 (3)放任制 (4)申報制 | ||
( | ) | 3. | 有關工會團結權與結社自由權之敘述,下列何項正確? (1)工會團體與社會團體之退出自由,原則上應予保障 (2)工會活動應由幹部主導,一般社團活動則共同決定 (3)工會團體與一般社會團體本質上相同 (4)工會與社團不得拒絕新會員申請加入 | ||
( | ) | 4. | 關於現代財產權保障的本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勞動力屬於最具尊嚴的財產 (2)人權型的財產與生存無關 (3)資本型的財產與人格的存在有關 (4)資本型的財產屬於本質的人權 | ||
( | ) | 5. | 國家基於公共事業之需,依法定程序所為之土地徵收,係涉及人民受憲法所保障之何等權利? (1)工作權 (2)人身自由 (3)財產 (4)生存權 | ||
( | ) | 6. | 依據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四五號解釋之見解,所謂的「表現自由」,除憲法第十一條規定的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自由外,還包含: (1)集會自由 (2)服公職之權 (3)身體自由 (4)應考試之權 | ||
( | ) | 7. | 司法院大法官決議某項法令違憲時,以下列何種方式對「法安定性」影響最大? (1)溯及無效 (2)即時無效 (3)將來定期失效 (4)部分無效 | ||
( | ) | 8. | 國家應避免以公權力規範下列何種宗教信仰事項? (1)規定宗教團體應將捐贈財物數目公告周知 (2)禁止亂葬行為,並加以處罰之 (3)宗教建築物應遵守建築法令 (4)透過教育制度灌輸在宗教學上具有爭議性的議題 | ||
( | ) | 9. | 中華民國國民年滿幾歲有權選舉總統、副總統? (1)二十一歲 (2)十九歲 (3)十八歲 (4)二十歲 | ||
( | ) | 10. | 依現行法律規定,下列何者符合大學自治原則? (1)自行決定修習課程 (2)自行決定學生畢業應修學分數 (3)自行決定大學修業年限 (4)自行決定學位授予之種類 | ||
( | ) | 11. | 下列關於訴訟權保障之說明何者是正確的? (1)人民無受法官公平審判之權利 (2)增加訴願層級是行政救濟之重心 (3)擴大行政訴訟範圍是訴訟權之具體保障 (4)審級制度無法發揮訴訟救濟之功能 | ||
( | ) | 12. | 關於秘密通訊自由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1)電信業者,對電信之有無,亦應嚴守秘密,但司法機關依法定程序查詢者,不在此限 (2)受刑之宣告,於監獄執行之受刑人,因刑罰執行的本身含有社會隔離作用,故其收發書信一律禁止 (3)羈押的被告,受有罪宣告前應推定其無罪,故其書信之收發,一律不得限制之 (4)秘密通訊自由應給予最大保障,為犯罪偵查所必要,縱使持有搜索票亦不可強制取得個人之書信 | ||
( | ) | 13. | 下列何者非人民訴訟權保障之核心領域,而得由立法者衡量訴訟性質以法律為合理之規定? (1)由司法權掌理訴訟之救濟 (2)受公平之審判 (3)訴訟應循之審級制度 (4)依法定程序提起訴訟 | ||
( | ) | 14. | 監察委員本身如有違法或失職時,應如何處理? (1)由總統予以解職 (2)經立法院決議免除其職務 (3)無法彈劾 (4)仍得由監察委員予以彈劾 | ||
( | ) | 15. | 下列何者不屬於勞工基本權? (1)團體解約權 (2)團體交涉權 (3)團結權 (4)團體爭議權 | ||
( | ) | 16. | 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五○號解釋,大學自治屬於下列何種權利之保障範圍? (1)結社自由 (2)講學自由 (3)大學自由 (4)教育自由 | ||
( | ) | 17. | 商業廣告屬於憲法所保障之何種基本權?請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一四號解釋答之: (1)財產權 (2)通訊自由 (3)訴訟權 (4)隱私權 | ||
( | ) | 18. | 憲法第八條規定,有審問處罰權限之機關係指: (1)法院 (2)警察機關 (3)法務部 (4)法院與檢察署 | ||
( | ) | 19. | 人民得自由出入國境,這是屬於什麼基本人權? (1)遷徙自由 (2)集會自由 (3)講學自由 (4)人身自由 | ||
( | ) | 20. | 人民因違法行政處分受有損害,而請求國家賠償時,其救濟途徑為何? (1)直接向行為之公務員請求國家賠償 (2)透過請願方式請求國家賠償 (3)得於行政訴訟程序合併請求損害賠償或依國家賠償法進行協議與訴訟 (4)僅能依國家賠償法規定請求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