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60-20)-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113 年度儲備環保車輛駕駛甄試-環保常識類873題   >

免費免註冊,彰化一整天線上測驗:http://exam.bestdaylong.com/test8388.htm

( )1. 永續發展是建構在哪三大基礎之上?(1)環境技術、經濟指數及人均收入 (2)環境保護、社會競爭力及人均收入 (3)環境保護、經濟發展及社會公義 (4)環境開發、經濟利益及生技科學
( )2. 「綠色商店」在引進商品時,可檢視商品是否有以下哪個標誌?(1)碳標籤 (2)MIT標章 (3)無障礙標章 (4)安全蔬果標章
( )3. 選購具有環保標章的環保衛生紙,為何比一般市售衛生紙更環保?(1)製程對環境衝擊較小 (2)100%使用原生紙漿 (3)透過添加螢光增白劑讓紙質更純白 (4)衛生紙顏色為純綠色
( )4. 《環境基本法》說明「國民應秉持環境保護理念,減輕因日常生活造成之環境負荷。」在消費行為上,應以下列何者為原則?(1)綠色消費 (2)一次性消費 (3)最小消費 (4)藍色消費
( )5. 節約用水與用電是屬於綠色消費中的哪種行為?(1)環保選購 (2)減量 (3)重複使用 (4)回收再生
( )6. 以下何者是綠色採購的原則?(1)考慮產品生命週期對環境的各種衝擊 (2)選擇用心估算成本的供應商 (3)收集產品及供應商的資金資訊 (4)考慮該產品是否有前瞻性
( )7. 對於環境污染之定義,下列何者錯誤?(1)向環境中添加外來物質而超過環境的自淨能力而產生危害的行為 (2)只要當下沒有造成立即之影響,就不算是污染 (3)環境中外來物質已超過環境承載能力 (4)指自然的或人為造成環境改變
( )8. 下列關於資源使用的想法,何者是對的?(1)資源應該是屬於少數有錢的人 (2)我們比較富有,所以可以有較多資源 (3)窮困的國家,其資源本來就比較少 (4)資源是屬於全球人類的,應該節約使用
( )9. 下列關於碳足跡的敘述,何者「錯誤」?(1)使用汽油會產生碳足跡 (2)生活用電會產生碳足跡 (3)包含產品整個生命週期 (4)僅只是二氧化碳排放
( )10. 以下消費行為,何者對地球環境較友善?(1)名牌比較有保障,越貴越環保 (2)多吃異國料理有助環保 (3)吃在地的食物最環保 (4)國外進口水果又大又漂亮,一定比較環保
( )11. 使用環保標章清潔劑符合綠色消費的哪一項原則?(1)重複使用 (2)低污染 (3)回收再生 (4)減量
( )12. 政府透過「環境標誌與宣告」讓消費者能選擇有利環境的產品,以下敘述何者正確?(1)綠色商品須透過外包裝標示詳盡解說,才能吸引民眾採購 (2)商品標示環保標章可視為一種廣告行為,藉以爭取消費者認同 (3)使用環保法規限制消費者須購買環保產品 (4)使用有環保標章的冷氣機就可以放心一直吹冷氣
( )13. 該選用貼有哪一種標章的電器用品較省能?(1)節能標章 (2)優良農產品標章 (3)碳標籤(足跡) (4)減碳標章
( )14. 關於人口的急速增加,下列何者敘述有誤?(1)人類消耗的資源更多,但是產生的廢棄物會減量 (2)資源分配不均易導致貧窮、饑荒、疾病與戰爭 (3)人們共同地消耗了大量的糧食、水、原物料和能源 (4)消耗過程資源中製造大量的污染和廢棄物
( )15. 碳足跡標章上的數值意義為何?(1)可以瞭解並優先選購碳排放量較低的替代品 (2)數值大代表溫室氣體含量愈低 (3)數值小代表溫室氣體含量愈高 (4)代表通通是環保產品
( )16. 日常生活中,何者是不環保的行為?(1)口渴時就購買瓶裝水 (2)紙張使用時雙面書寫 (3)出門購物攜帶購物袋 (4)使用環保筷
( )17. 下列哪種行為「不符合」綠色消費的原則?(1)可分解的環保塑膠袋,用完即丟棄 (2)做好資源回收,讓資源再利用 (3)注意生態保護,不要污染環境造成公害 (4)自備餐具、環保筷和購物袋
( )18. 造成生物棲息地消失的原因,下列何者正確?(1)地球的氣候改變 (2)人類破壞環境 (3)天然災害 (4)以上皆是
( )19. 下列選項對於「環境正義」的敘述何者「不正確」?(1)保障受害者收到完全的賠償、傷害的修繕以及好的醫療服務 (2)提供公平享用所有資源的管道 (3)可以軍事方式占領土地、人民或文化 (4)政府的環境不正義行為是違反聯合國人權宣言及聯合國種族屠殺會議的行徑
( )20. 綠色消費是以哪種力量為基礎?(1)社會團體 (2)全體民眾 (3)企業團體 (4)政府機關

解答:
001.【3】002.【1】003.【1】004.【1】005.【2】006.【1】007.【2】008.【4】009.【4】010.【3】
011.【2】012.【2】013.【1】014.【1】015.【1】016.【1】017.【1】018.【4】019.【3】020.【2】

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