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1-680-20)-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113 年度儲備環保車輛駕駛甄試-環保常識類873題   >

免費免註冊,彰化一整天線上測驗:http://exam.bestdaylong.com/test8419.htm

( )1. 將一般廢棄物掩埋於以不透水材質或低滲水性土壤所構築,並設有滲出水、廢氣收集及處理設施及地下水監測裝置之處理方式稱為?(1)衛生掩埋法 (2)固化法 (3)穩定化法 (4)安定掩埋法
( )2. 下列哪一種行為違反廢棄物清理法?(1)隨意張貼廣告 (2)隨地大小便 (3)亂吐檳榔汁 (4)以上皆是
( )3. 於水溝棄置廢棄物者,依廢棄物清理法第27條第8款規定,處新臺幣多少元之罰鍰?(1)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 (2)1,800元以上6,000元以下 (3)600元以上4,000元以下 (4)1,000元以上6,000元以下
( )4. 住戶任意棄置垃圾包,致造成環境髒亂,上述行為業已違反?(1)空氣污染防制法 (2)以上皆是 (3)廢棄物清理法 (4)廣告物管理辦法
( )5. 我國自94年起開始推動「垃圾強制分類計畫」,民眾排出垃圾時不配合分類相關規定,相關單位可有的作為是?(1)以上皆非 (2)處新臺幣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 (3)僅能加以勸導 (4)處新臺幣600元以下罰鍰
( )6. 垃圾桶放置在戶外造成污水外洩污染地面依法將被罰鍰多少新臺幣?(1)1,200元以上至6,000元以下 (2)6,000元以上12,000元以下 (3)10,000元以上15,000元以下 (4)500元以上900元以下
( )7. 民眾飼養貓、狗、鴿子時應注意環境衛生,若未依規定清理排泄物致污染環境屬違反?(1)以上皆非 (2)空氣污染防制法 (3)水污染防治法 (4)廢棄物清理法
( )8. 依據廢棄物清理法第5條規定直轄市之執行機關為何單位?(1)區公所 (2)清潔隊 (3)市政府 (4)環保局
( )9. 許先生是一位工地建築工,喜歡嚼檳榔,在工作場所到處吐檳榔汁、渣污染環境,請問此行為違反?(1)菸害防制法 (2)以上皆非 (3)社會秩序維護法 (4)廢棄物清理法
( )10. 廚餘中夾帶垃圾,丟進垃圾車廚餘桶中,係違反廢棄物清理法,可處罰新臺幣多少元?(1)6,000-12,000元 (2)12,000元-15,000元 (3)600-1,200元 (4)1,200-6,000元
( )11. 清潔隊發現民眾遛狗未清狗便時應依何種法律予以告發取締?(1)畜犬管理辦法 (2)廢棄物清理法 (3)公共秩序維護法 (4)環境衛生管理法
( )12. 小王喝醉酒竟在自家樓下1 樓牆壁隨意塗鴉,破壞了整體美觀;請問下列何者為對?(1)處新臺幣1,200 元以上6,000 元以下罰鍰 (2)處新臺幣100,000 元以上罰鍰 (3)以上皆是 (4)這是他家的事別人管不著
( )13. 若發現污染事件可以依循哪些管道處理?(1)通報環保局 (2)報警轉環保單位處理 (3)以上皆可 (4)拍照紀錄後告知市政府
( )14. 王老先生經常在公園散步時隨地吐痰;請問下列何者為對?(1)處新臺幣6,000 元以上12,000 元以下罰鍰 (2)被罰清掃公園 (3)沒事 (4)處新臺幣1,200 元以上6,000 元以下罰鍰
( )15. 下列何者屬於一般廢棄物的熱處理法?(1)熔融法 (2)氧化還原法 (3)離子交換法 (4)電解法固化法
( )16. 下列哪種廢棄物因為熱值高,適合分類後轉製為固體再生燃料(SRF),取代化石燃料使用?(1)廚餘 (2)廢木材 (3)廢家電 (4)以上皆是
( )17. 焚化廠是採何種方式監測空氣汙染物排放情形?(1)由專業人員以目視判定 (2)以空拍機遙控監測 (3)連續自動監測 (4)由工作人員手持儀器監測
( )18. 下列哪一種氣體不是垃圾焚化處理會產生的空氣汙染物?(1)二氧化碳 (2)硫氧化物 (3)氮氧化物 (4)懸浮微粒
( )19. 執行稽查人員請求違反廢棄物清理法之人提示身分證明,無故拒絕者,依廢棄物清理法第59條規定,處新臺幣多少元之罰鍰?(1)300元以上500元以下 (2)400元以上1,000元以下 (3)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4)600以上3,000元以下
( )20. 民眾習慣於開車時隨手點一根香煙,抽完後將煙屁股自車內向外彈出,此行為已違反?(1)以上皆是 (2)廢棄物清理法 (3)道路交通處罰條例 (4)菸害防制法

解答:
001.【1】002.【4】003.【1】004.【3】005.【2】006.【1】007.【4】008.【4】009.【4】010.【4】
011.【2】012.【1】013.【3】014.【4】015.【1】016.【2】017.【3】018.【1】019.【4】020.【2】

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