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1.
| 下列何者需著重於探討建立健康生活、疾病預防與保健衛生等問題?(1)公共衛生
(2)環境衛生
(3)行為習慣
(4)個人衛生
|
| ( | | ) | 2.
| 健康的目的不是取得下列何者的平衡狀態?(1)社會
(2)社會經濟地位
(3)生理
(4)心理
|
| ( | | ) | 3.
| 下列何者不是個人衛生的要素:(1)適度運動
(2)身高比例
(3)均衡營養
(4)維持正常體重
|
| ( | | ) | 4.
| 人體最容易污染的部位是:(1)腹部
(2)雙手
(3)雙腳
(4)胸部
|
| ( | | ) | 5.
| 下列何者不是遺體處理從業人員應具備的條件(1)大學相關科系畢業
(2)健康的身體
(3)良好的衛生習慣
(4)整潔的儀容
|
| ( | | ) | 6.
| 基礎衛生又稱為:(1)食品衛生
(2)個人衛生
(3)環境衛生
(4)公共衛生
|
| ( | | ) | 7.
| pH 值為表示物質酸鹼度之方法,理論上其值大小從最小到最大為:(1)1~14
(2)負無窮到正無窮
(3)1~20
(4)7~14
|
| ( | | ) | 8.
| 遺體若出現黃疸現象的疾病是:(1)A 型肝炎
(2)愛滋病
(3)肺結核
(4)梅毒
|
| ( | | ) | 9.
| 雙手的哪個部位最容易藏污納垢?(1)手腕
(2)手心
(3)手指
(4)手掌
|
| ( | | ) | 10.
| 用沖洗的方法洗手時,約有多少比例的細菌仍留手上?(1)12%
(2)6%
(3)0~1%
(4)36%
|
| ( | | ) | 11.
| 遺體處理從業人員,一般健康檢查時間為:(1)二年
(2)三年一次
(3)半年
(4)一年
|
| ( | | ) | 12.
| 為求社會人群健康,首重(1)個人衛生
(2)公共衛生
(3)環境衛生
(4)食品衛生
|
| ( | | ) | 13.
| 洗手的方法,最後的步驟為(1)擦肥皂
(2)揉搓
(3)擦乾
(4)沖水
|
| ( | | ) | 14.
| 對大多數的病源體而言,在多少 pH 值間最適宜生長活動?(1)6.5~7.5
(2)5~6.5
(3)3.5~5
(4)9~10
|
| ( | | ) | 15.
| 洗手的效果下列何者為最佳?(1)共用水盆洗手
(2)用水盆來洗手
(3)沖洗
(4)沖洗後擦肥皂再沖洗
|
| ( | | ) | 16.
| 消滅老鼠、蟑螂、蚊、蠅等害蟲,主要目的為:(1)維護觀瞻
(2)維持秩序
(3)減輕精神困擾
(4)預防傳染病
|
| ( | | ) | 17.
| 水龍頭出口或加裝橡皮管的出水口,應至少高於裝水盆最高滿水位多少公分,以防止污水倒流入水管?(1)20 公分
(2)30 公分
(3)5 公分
(4)15 公分
|
| ( | | ) | 18.
| 下列何者為 B 型肝炎之傳染途徑?(1)皮膚接觸
(2)血液傳染
(3)空氣傳染
(4)吃入未經煮熟的食物
|
| ( | | ) | 19.
| 用盆水洗手時,約有多少比例的細菌仍留手上?(1)0~1%
(2)36%
(3)12%
(4)6%
|
| ( | | ) | 20.
| 公共衛生指標的數據不包括:(1)性別比例
(2)平均餘命
(3)嬰兒死亡率
(4)粗死亡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