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1.
| 計算頭七的日期算法,以哪一天起算?(1)死亡隔日
(2)死亡前一日
(3)星期一
(4)死亡當日
|
| ( | | ) | 2.
| 往生者在入殮前,禮儀人員為其準備十二道菜,每端一碗便說一句吉祥話,且作挾菜餵給死者吃的樣子,此習俗稱之為:(1)乞大頓
(2)豎靈
(3)放手尾
(4)辭生
|
| ( | | ) | 3.
| 依台灣傳統習俗,停柩期間,子孫寸步不離,夜晚在柩旁舖蓆而眠是為:(1)舉哀
(2)安靈
(3)守舖
(4)守靈
|
| ( | | ) | 4.
| 依台地閩籍之傳統習俗,新墳在完墳後,至少要連續幾年安排「培墓」儀式?(1)2
(2)5
(3)3
(4)1
|
| ( | | ) | 5.
| 訃聞中之懇辭用語「鼎惠懇辭」是指:(1)懇辭花籃
(2)懇辭奠儀
(3)懇辭輓聯
(4)懇切辭謝他人致送奠儀、花籃等財物、奠品。
|
| ( | | ) | 6.
| 因自殺、外力加諸導致死亡或死因有疑慮的事件,大體經檢察官與法醫勘驗後,開具之死亡證明文件為:(1)病例摘要證明
(2)相驗屍體證明書
(3)死亡證明
(4)診斷證明
|
| ( | | ) | 7.
| 就傳統禮俗用詞而言,對於即將往生者或其親屬,要求死亡前,留最後一口氣到家中的動作,此稱之為:(1)從一而終
(2)返家侍終
(3)有始有終
(4)無疾而終
|
| ( | | ) | 8.
| 就傳統禮俗而言,同時辦理家中二人之喪禮或一年之內,家中辦理第二次喪事,需進行何種祭祀儀式?(1)草人祭
(2)普渡祭
(3)沐浴祭
(4)打盆祭
|
| ( | | ) | 9.
| 出殯奠禮的程序,下列何者為正確的順序?(1)家奠→公奠→個別來賓自由拈香
(2)公奠→家奠→個別來賓自由拈香
(3)家奠→個別來賓自由拈香→公奠
(4)個別來賓自由拈香→家奠→公奠
|
| ( | | ) | 10.
| 親人逝世後,家屬為亡者每七天做一次祭拜的儀式,俗稱為:(1)做改連
(2)做尾日功德
(3)小祥
(4)做七
|
| ( | | ) | 11.
| 「孝飯」,又稱「奉飯」,意即準備往生者的餐飲祭拜,彷如生前一般,一般從豎靈開始,「奉飯」的動作,會持續到什麼時候?(1)對年
(2)滿 3 年
(3)滿 4個月
(4)滿 5 個月
|
| ( | | ) | 12.
| 靈柩火化(安葬)後,將神主請回家中安置,此儀式稱為:(1)發引
(2)內祭
(3)返主
(4)呼龍
|
| ( | | ) | 13.
| 下列何者不是環保葬模式?(1)傳統土葬
(2)植存
(3)樹葬
(4)海葬
|
| ( | | ) | 14.
| 出殯前由道教法師帶領家屬的繞棺儀式,一般來說會繞靈柩幾圈?(1)3 圈
(2)4 圈
(3)5 圈
(4)2 圈
|
| ( | | ) | 15.
| 就傳統禮俗而言,「銘旌」乃是一面書寫亡者姓名、官階、享壽的旌旗,用以表章亡者生前的功勳,其長度約為:(1)三尺五
(2)七尺二
(3)一尺二
(4)二尺一
|
| ( | | ) | 16.
| 進行環保葬過程,需將火化後的骨灰,進行何種程序?(1)紅硃點骨
(2)加溫烘乾
(3)骨灰再處理
(4)停置三天
|
| ( | | ) | 17.
| 就傳統禮俗而言,棺木乃不祥之物,當靈柩移出喪宅後,除了清理豎靈場所,還會在原來放置棺木的地方,進行何種儀式?(1)壓神位
(2)壓棺位
(3)乞水位
(4)放板
|
| ( | | ) | 18.
| 「克凡」是伊斯蘭教喪葬禮制用物。阿拉伯語音譯,拼音 kè fán,意即“裹屍布”。「克凡」是穆斯林喪葬時,用來包裹大體的:(1)藍色棉布屍衣
(2)土黃色絲布屍衣
(3)白色棉布屍衣
(4)黑色絲布屍衣
|
| ( | | ) | 19.
| 傳統習俗,對於年長者尊親往生後,穿著的壽衣,會選擇的款式為:(1)五件五層
(2)七件八層
(3)五件三層
(4)五件七層
|
| ( | | ) | 20.
| 依民法親等表,伯叔父是幾親等?(1)一等親
(2)二等親
(3)三等親
(4)四等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