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1.
| ERP 系統中對每一物料皆有一規劃時間圍籬(Planning Time Fence),下列對規劃時間圍籬的作用,何者敘述正確(1)規劃特定產品群的產能需求
(2)系統是否自動重排相關工單
(3)在規劃需求管理
(4)在規劃銷售與作業計畫內容
|
| ( | | ) | 2.
| 一般 BOM 的展開會涉及非常龐大的資料量,為降低展開的困難,將此工作分為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的展開對象為重要件(Critical Parts),此品項被稱為(1)MPS 品項
(2)MRP 品項
(3)MTO 品項
(4)MTS 品項
|
| ( | | ) | 3.
| 有關物料清單中低階編碼(Low-Level Coding)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1)為了讓產品結構表看起來簡潔
(2)為了配合途程的需要
(3)為了節省資料儲存和維護的成本
(4)為了控制 MRP 的規劃順序
|
| ( | | ) | 4.
| 在生產規劃與控制中,有關工作中心(Work Center)、作業(Operation)與途程(Routing)之間的關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1)一個作業可以包含多個途程
(2)一個工作中心可以對應多個途程
(3)一個途程可以包含多個工作中心
(4)一個途程可以有多個作業
|
| ( | | ) | 5.
| 在物料需求規劃中,相依需求被保留(Reservation)的時機為(1)銷售訂單輸入
(2)計劃中工單產生
(3)計劃中工單轉成生產工單
(4)主日程生產計劃輸入
|
| ( | | ) | 6.
| 無論是否有任何供需的改變,所有物料皆重新規劃與推算的物料需求規劃方式屬於(1)淨變規劃(Net Change Planning)
(2)重規劃(Regenerative Planning)
(3)規劃時間幅度內的淨變規劃(Net Change Planning in Planning Horizon)
(4)系統神經質(System Nervousness)
|
| ( | | ) | 7.
| 在生產規劃與控制中,有關途程(Routing)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1)途程描寫一物從它的初始狀況到它的最終狀況的程序
(2)途程的目標在於以最有效率與最有效用的方式生產一個產品
(3)途程中定義了作業,並依序描寫作業在生產或服務發生的先後步驟
(4)途程對組織結構中之工廠不具有唯一性
|
| ( | | ) | 8.
| 在生產規劃與控制模組中,若以規劃時間幅度區分,下列何者屬於短期之生產規劃(1)物料需求規劃(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MRP)
(2)銷售與作業規劃(Sales and Operation Planning)
(3)主規劃
(4)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
|
| ( | | ) | 9.
| 有關相依需求(Dependent Requirement)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1)是在說明銷售與作業規劃
(2)與物料需求規劃(MRP)相關
(3)與需求管理相關
(4)可以讓顧客根據其需求下訂單
|
| ( | | ) | 10.
| 生產工單流程中的哪一步驟執行前會將生產工單的狀態由開立(Created)轉為發放(Released)(1)完工確認與收貨
(2)生產工單發放
(3)生產工單產生
(4)執行生產工單
|
| ( | | ) | 11.
| 一般而言,MPS 與 MRP 的重新規劃與推算會對系統造成相當大的負擔,因此會盡量避免進行重新規劃與推算,而下列何者發生時不會使得 MPS 與 MRP 自動進行重新規劃與推算(1)生產工單狀態(Status)從開立轉變為發放時
(2)發貨改變
(3)顧客訂單改變
(4)BOM 改變
|
| ( | | ) | 12.
| 在生產規劃與控制中,下列何者包含了用以完成某一品項之一連串作業活動(1)工作中心(Work Center)
(2)物料清單(BOM)
(3)途程(Routing)
(4)物料主檔(Material Master)
|
| ( | | ) | 13.
| 生產工單流程中,有關生產單位數及報廢的比率等資料,會記錄在下列哪一類工單完工確認資料中(1)資源有關資料
(2)工單有關資料
(3)人工有關資料
(4)物料資料
|
| ( | | ) | 14.
| 在現代接單生產(尤其是 Configuration To Order 方式)環境中常使用的方式,將類似物料歸為一品類表示於物料清單,我們稱為(1)ItemClass 物料清單
(2)SameType 物料清單
(3)Structure 物料清單
(4)Configurable 物料清單
|
| ( | | ) | 15.
| 在生產規劃與控制中,下列何者為一作業或一活動被執行的地方(1)途程(Routing)
(2)物料清單(BOM)
(3)物料主檔(Material Master)
(4)工作中心
|
| ( | | ) | 16.
| 在生產規劃與控制管理中,銷售與作業規劃的目的在於確定產品的生產型態與數量,調和公司所需要的銷售量與生產量之間的關係,而採用於銷售與作業規劃的資料可能來源不包括下列哪一選項(1)允諾可用量(ATP)
(2)人工輸入相關銷售數量
(3)根據過去的歷史資料所預測的結果
(4)從獲利能力分析(Profitability Analysis)結果轉換過來
|
| ( | | ) | 17.
| 有關銷售與作業規劃(Sales and Operations Planning)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1)調和一個公司中長期所需要的銷售量與生產量之間的關係
(2)是在安排機器排程的計畫
(3)規劃零組件或原物料的銷售而已
(4)規劃特定產品的產能
|
| ( | | ) | 18.
| 在生產規劃與控制中,何謂發放期間(Release Period)(1)指計劃中工單可以被轉換成生產工單
(2)指生產工單(Production Order)可被發放至現場
(3)指 MRP 與 MPS 自動排程的時間
(4)指 MRP 與 MPS 之間的配合時段
|
| ( | | ) | 19.
| 在生產規劃與控制中,有關計劃中工單的描述,下列何者錯誤(1)也可以說是外購或是生產的提案(Proposal)
(2)專指給衛星工廠的單據
(3)依開立期間(Opening Period)決定何時轉成生產工單
(4)英文名稱為 Planned Order
|
| ( | | ) | 20.
| 下列何者為正確的生產工單部分流程順序(1)物料可獲得性確認-->生產工單的產生-->生產工單的發放
(2)完工確認與收貨-->差異計算-->工單結算
(3)物料可獲得性確認-->發料-->生產工單的發放
(4)發料-->收貨-->生產工單的完工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