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1.
| 下列何者為一公司內部各部門參與有關活動資料的重要連結 ,其依相關功能性部門加以分類,以利有關不同部門人員進行資料維護,這在資料的安全性與系統使用者權限之管制上,將因而更為便利(1)途程
(2)工作中心
(3)物料清單
(4)物料資料主檔(Material Master Data)
|
| ( | | ) | 2.
| 根據市場分析或過去的歷史資料,確定一個公司中長期所需要的各產品群銷售量與所需要的生產量之間的關係,屬於下列那一種類的規劃(1)物料需求規劃
(2)主生產規劃
(3)需求管理
(4)銷售與作業規劃(S&OP)
|
| ( | | ) | 3.
| 在 ERP 系統生產規劃與控制模組(PP)中,下列哪一組合為正確的規劃順序 (1) 主生產規劃(2) 需求管理 (3) 銷售與作業規劃 (4) 物料需求規劃(1)4123
(2)3214
(3)1423
(4)1234
|
| ( | | ) | 4.
| 物料資料主檔為生產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料,下列有關物料資料主檔的描述何者錯誤(1)描寫了一個產品由下層哪些零組件所組成的
(2)英文名稱為 Material Master Data
(3)根據一物一料號的原則,每一物皆有唯一的號碼
(4)為企業內部各部門重要活動的資料連結
|
| ( | | ) | 5.
| 在生產規劃與控制管理的流程中,企業會因自身的需求與能力來決定零組件是用外購或生產的方式來取得,而下列何者是外購或生產之提案(Proposal)(1)計劃中工單
(2)物料清單
(3)確認單(Confirmation Slip)
(4)生產工單
|
| ( | | ) | 6.
| 生產工單流程中結算(Settlement)的最重要目的在於(1)將工單的發料與生產的差異量登錄
(2)將工單的成本轉至適當的會計帳
(3)將工單的差異告知主管單位
(4)將工單的確認情形計算出來
|
| ( | | ) | 7.
| 下列何者將決定哪些生產工單為確定工單(Firmed orders),於此次執行 MPS 或 MRP 後,將不再自動針對物料進行重新規劃與推算(1)規劃檔
(2)生產工單預計完工日期
(3)生產工單的確定交貨量
(4)規劃時間圍籬(Planning Time Fence)
|
| ( | | ) | 8.
| 在生產規劃與控制管理過程中,下列何者為工作中心的主要角色 (1) 提供產能相關資訊 (2)描述產品之相依需求結構 (3) 描述一物品從它的初始狀況到它的最終狀況的程序 (4) 維護人力資源部門所決定何種員工技能水準(1)34
(2)12
(3)14
(4)23
|
| ( | | ) | 9.
| 在生產規劃與控制中 ,有關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1)規劃中長期銷售量與生產量之間的關係
(2)其目的為產生計劃中工單
(3)只規劃產品的銷售而已
(4)其需求管理的結果為一產品的需求計劃(Demand Program)
|
| ( | | ) | 10.
| 在生產規劃與控制管理模組中,有些 ERP 系統會有開立期間(Opening Period)與發放期間(Release Period),請問開立期間決定了下列何者(1)計劃中工單產生時間
(2)生產工單產生時間
(3)成本帳過帳時間
(4)顧客帳開帳時間
|
| ( | | ) | 11.
| 在生產規劃與控制管理過程中,下列何者與 BOM 中品項進行 MRP 的規劃順序有關(1)低階編碼(Low-level coding)
(2)計劃中工單日期
(3)生產工單日期
(4)訂單交貨日期
|
| ( | | ) | 12.
| 在 MRP 的規劃過程中,某一零組件 Y 於某當期之相關資料如右,期初庫存量 40 單位,當期供應量 13 單位,當期需求量 58 單位,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1)當期零組件 Y 的淨需求(Net Requirement)為 5 單位
(2)當期零組件 Y 的淨需求(Net Requirement)為 85 單位
(3)當期零組件 Y 的淨需求(Net Requirement)為 31 單位
(4)當期零組件 Y 的淨需求(Net Requirement)為 58 單位
|
| ( | | ) | 13.
| 請問生產工單可由下列何者而來 (1) 可由轉換計劃中工單產生 (2) 採購單 (3) 可直接由手工輸入相關資料產生 (4) 廠商轉來(1)24
(2)34
(3)13
(4)12
|
| ( | | ) | 14.
| 生產工單流程中從「生產工單產生」至「發料」中間的步驟 ,有 (1) 物料可用量查核 (2)預留機器產能 (3) 生產工單發放 (4) 列印生產工單,其正確順序為(1)4321
(2)1234
(3)4312
(4)3412
|
| ( | | ) | 15.
| 接單生產(Make To Order)、存貨生產(Make To Stock)、大量生產/重複性生產(RepetitiveManufacturing)、流程製造(Process Manufacturing)等等屬於(1)不同規劃時間幅度
(2)相對應之資料整合程度
(3)不同形態的生產方式
(4)不同觀念的規劃方式
|
| ( | | ) | 16.
| 在需求管理中,物料清單(Bill of Material) 有所謂的分割線,是將存貨層級降至次裝配品的層級,完成品的最後幾個作業步驟是等到接獲訂單後才開始進行。此分割線是基於什麼樣的考量而設置(1)途程
(2)Configurable BOM
(3)配方
(4)規劃策略(Planning Strategy)
|
| ( | | ) | 17.
| 下列那一種生產規劃的方式能夠用以連結市場導向銷售計劃與生產導向的需求管理與主生產排程(1)物料需求規劃
(2)銷售與作業規劃(S&OP)
(3)途程
(4)看板系統
|
| ( | | ) | 18.
| 要使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中生產規劃與控制的功能得以順利進行,須先建立相關資料主檔,而以下何者非生產規劃所需的基本資料(1)物料扣帳、總帳會計文件
(2)生產所需的資源與器具、工作中心(Work Center)
(3)物料清單(BOM)、途程(Routing)
(4)物料資料主檔(Material Master Data)、生產相關文件
|
| ( | | ) | 19.
| 在生產規劃與控制模組中,執行 MRP 的目的在於決定下列何者(1)相依需求
(2)BOM 頂端的品項
(3)MRO 品項
(4)獨立需求
|
| ( | | ) | 20.
| 下列何者屬於生產規劃所需要的基本資料 (1) 物料資料主檔(Material Master Data) (2) 途程(Routing) (3) 工作中心(Work Center) (4) 可用產能(Available Capacity)(1)234
(2)124
(3)123
(4)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