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1.
| 進行 MPS 與 MRP 規劃時,會對那些即將使用到物料進行規劃,而規劃可以有下列三種方式(1) 重規劃 (2) 淨變規劃 (3) 規劃時間幅度內的淨變規劃,請依照使用這三種方式對電腦造成的負荷,由大至小排列(1)3>2>1
(2)1>2>3
(3)2>1>3
(4)3>1>2
|
| ( | | ) | 2.
| 有關計劃中工單及生產工單(Production Order)的敘述,以下何者正確 (1) 計劃中工單為一外購或生產之提案(Proposal) (2) 生產工單(Production Order)用以決定哪一產品或物料須進一步被處理(3) Release Period 界定何時一計劃中工單可被轉換為生產工單 (4) Openning Period 界定何時生產工單可被發放至現場(1)12
(2)34
(3)1234
(4)23
|
| ( | | ) | 3.
| 何種企業採購部門的主要活動,需要採購部門與行銷部門密切合作,以確保跨國買賣能獲得最大效益(1)內製/外購之決策分析
(2)庫存追蹤與控管
(3)採購研究/物料需求預測
(4)抵銷貿易(Countertrade)合約之管理
|
| ( | | ) | 4.
| 當生產工單完成之後,完工確認的資料包括 (1) 資源 (2) 人工 (3) 顧客訂單 (4) 工單 (5)物料(1)124
(2)1245
(3)1235
(4)234
|
| ( | | ) | 5.
| 有關採購流程之主要活動之敘述何者為誤(1)原物料需求辨認是最早的活動
(2)與企業內部其他部門之聯繫中,以與會計、財務部門之聯繫最為關鍵
(3)採購單下達與收貨可利用網路或電子資料方式進行,降低所需時間並提高效率
(4)這是一個循環的活動,週而復始
|
| ( | | ) | 6.
| 傳統採購部門的主要任務為進行並完成採購活動,但是不包括了下列那一項內部活動(1)訂貨追蹤與庫存控管
(2)採購研究/原料需求預測
(3)報價活動
(4)內製/外購之決策分析
|
| ( | | ) | 7.
| 生產規劃中的主規劃是指下列那哪兩個選項 (1) 銷售與作業規劃 (2) 需求管理(DemandManagement) (3) 物料需求規劃 (4) 主生產規劃(MPS)(1)24
(2)12
(3)23
(4)34
|
| ( | | ) | 8.
| 在生產規劃與控制中,有關需求管理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1) 需求管理的功能在於決定完成品與重要次裝配品的需求量與運交日期(Delivery Date) (2) 需求管理與銷售與作業管理所規劃的對象皆為產品群 (3) 計劃中的獨立需求即等同於顧客獨立需求 (4) 需求管理的結果為需求計畫(Demand Program)(1)1234
(2)14
(3)23
(4)124
|
| ( | | ) | 9.
| 企業之採購活動,其發生是始於原料需求之產生,下列關於原料之描述,何者錯誤(1)物料是原物料的其中一項,是指不直接用於生產的物件,機械之機油
(2)除了原料與物料之外,其他的採購品都不能算是原物料
(3)原物料還包括了零件、半成品或成品、有毒廢棄物處理、儀器設備等
(4)原料是原物料的其中一項,是直接用於生產的物件,例如礦砂、塑膠粒
|
| ( | | ) | 10.
| 在 ERP 系統生產規劃與控制模組(PP)中,關於生產規劃企業流程之描述,下列選項何者是錯誤(1)銷售與作業規劃(S&OP)完成後會進行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工作
(2)在進行銷售與作業規劃(S&OP)前須先完成資料主檔(Master Data)的建立
(3)物料需求規劃工作執行完成後會進行銷售與作業規劃的工作
(4)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工作完成後會進行主生產規劃(Master Production Planning)工作
|
| ( | | ) | 11.
| 下列哪兩個項目為 ERP 系統生產有關的物料可獲得性確認(Availability Check)的二個可能時點 (1) 當工單產生時 (2) 規劃需求時 (3) 當工單發放時 (4) 盤點時(1)13
(2)12
(3)14
(4)24
|
| ( | | ) | 12.
| 企業的採購系統通常屬於物料管理模組的一個子系統,其範圍可包含三個部分,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1) 採購 (2) 庫存管理 (3) 盤點 (4) 裝載 (5) 出貨 (6) 發票驗證(1)256
(2)126
(3)456
(4)234
|
| ( | | ) | 13.
| 採購部門在企業的組織層級約可分為三類:低階功能部門、中階功能部門、高階功能部門。在這三種分類之中,能夠直接向 CEO 報告的,是屬於那一層部門(1)低階功能部門
(2)中階功能部門
(3)高階功能部門
(4)只要有需要,任何一層級的部門都能直接向總經理報告
|
| ( | | ) | 14.
| 下列何者不是企業評估產品「內製(或稱自製)」或「外購」決策分析的考慮因素(1)產品定位
(2)整體經營策略
(3)是否已經建置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e)
(4)成本
|
| ( | | ) | 15.
| 下列何者不是影響企業採購發展趨勢的因素(1)地區性
(2)全球化
(3)產品生命週期短
(4)利用網路
|
| ( | | ) | 16.
| 下列哪一選項的順序為正確的 MPS 與 MRP 規劃步驟 (1) 淨需求計算(Net RequirementCalculation) (2) 物料清單的展開(BOM Explosion) (3) 排程(Scheduling) (4) 內製或外購的決定(Procurement Type) (5) 批量大小的計算(Lot Size Calculation)(1)54132
(2)14523
(3)12345
(4)15432
|
| ( | | ) | 17.
| 生產工單(Production Order)在實際被發放到現場執行前,可有下列哪兩個狀態 (1) Open (2)Released (3) Created (4) Fence(1)34
(2)14
(3)12
(4)23
|
| ( | | ) | 18.
| 當 ERP 系統導入時,下列有關生產規劃與控制模組(PP)之敘述何者錯誤(1)首先需要先建立 PP 模組相關資料主檔(Master Data)
(2)物料需求規劃(MRP)工作執行完成後會直接進行銷售與作業規劃(S&OP)的工作
(3)當執行銷售與作業規劃(S&OP)工作後,ERP 系統流程會連結串到需求管理與主生產規劃兩項工作
(4)當主生產規劃執行後,ERP 系統就會連結串到物料需求規劃(MRP)工作
|
| ( | | ) | 19.
| 那一張單據的內容包含以下的項目,請購品之簡短描述、料號、數量、單價、請購單位、聯絡人、交貨地點與注意事項、建議供應商以及該請購品可否有替代品(1)材料清單
(2)計劃性工單
(3)請購單(Purchase Requisition)
(4)生產工單
|
| ( | | ) | 20.
| 針對各分析或規劃所計劃的對象中,下列哪一組合為正確 (1) 銷售與作業管理對各產品群(2) 主規劃對各產品群下各產品 (3) 物料需求規劃各產品下之各次裝配品或物料(1)123
(2)23
(3)3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