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1.
| 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的規範下,企業價值資訊揭露重心將從(1)綜合現金流量表移轉至財務狀況表
(2)綜合資產負債表移轉至財務狀況表
(3)損益表移轉至資產負債表
(4)綜合權益變動表移轉至財務狀況表
|
| ( | | ) | 2.
| ERP 系統中財會作業流程階段裡的過帳階段,主要目的是(1)將臨時科目結清
(2)將日記簿的分錄轉記到總帳以及分類帳去
(3)將傳票的內容成立分錄
(4)將不符合現實狀況的資產結構調整
|
| ( | | ) | 3.
| 在 ERP 系統財會作業流程中,有關結帳作業,下列何者描述錯誤(1)將各項資產及負債會計科目結清
(2)常常在會計期間終了時進行
(3)結帳目的是為了釐清各期績效權責
(4)將各項收入及費用會計科目結清
|
| ( | | ) | 4.
| 在財會作業模組中,對於財務報告循環流程的觀念何者有誤(1)遵循一定的會計制度來記錄、蒐集與組織相關的經濟交易事件
(2)為會計資訊的定期彙整循環
(3)可依實際需求隨時要求最即時、最正確的財務資訊報導
(4)財務報告循環僅能提供政府、股東、及投資大眾等參考
|
| ( | | ) | 5.
| 收料作業可視為採購系統之後續作業,亦可視為倉儲管理的前置作業,也是庫存管理系統的一部分,在 ERP 系統中是歸屬於物料管理(Material Management, MM)模組,而關於訂購補貨收料作業流程之描述,下列選項何者錯誤(1)當進料與相關單據檢閱功能啟動後發現資料無誤時,ERP 系統會進入訂購商品確認
(2)當 ERP 系統會進入訂購商品確認後,會進入更新庫存資料狀態,等更新庫存資料後,會通知採購部門並接著列印進貨單據
(3)當 ERP 系統會進入訂購商品確認後,會進入進貨商品儲存計畫狀態,接著會通知倉儲部門執行進貨商品入庫事件
(4)倉儲管理為收料作業的前置作業,亦可視為採購系統的後續作業
|
| ( | | ) | 6.
| 應付帳款管理及應收帳款管理是財會業務非常重視的工作項目,而下列何者有關應付帳款的描述有誤(1)執行付款時須記錄會計分錄
(2)它是組織的一項長期負債
(3)它的管理績效影響組織財務流通能力
(4)它常常是由組織進貨活動所啟動
|
| ( | | ) | 7.
| 收料作業可視為採購系統之後續作業,亦可視為倉儲管理的前置作業,也是庫存管理系統的一部分,在 ERP 系統中是歸屬於物料管理(Material Management, MM)模組,而關於訂購補貨收料作業流程之描述,下列選項何者是錯誤(1)當訂購商品進貨計畫與訂貨商品到貨通知同時確認成立時,進料與相關單據檢閱功能被啟動
(2)收料作業為採購系統的前置作業,亦可視為倉儲管理的後續作業
(3)當進料與相關單據檢閱功能啟動後發現資料有不一致時,ERP 系統會進入退貨作業
(4)當進料與相關單據檢閱功能啟動後發現資料無誤時,ERP 系統會進入訂購商品確認
|
| ( | | ) | 8.
| 在財會作業模組中 ,下列敘述何者有誤(1)銷售模組的交貨事件會自動啟動更新應收帳款會計分類帳戶
(2)人力資源模組發放員工薪資會自動啟動更新應付薪資會計分類帳戶及更新薪資費用
(3)存貨管理模組因交貨事件會自動啟動更新成品存貨價值
(4)物料管理模組(MM)的訂購原物料驗收完成時會自動啟動更新應收帳款會計分類帳戶
|
| ( | | ) | 9.
| 在庫存管理系統中,經濟訂購批量模型(Economic Order Quantity, EOQ)中的總成本包含 (1)訂購準備成本 (2) 倉儲成本 (3) 購買成本 (4) 持有成本(1)1234
(2)123
(3)134
(4)234
|
| ( | | ) | 10.
| 一般企業的財會作業流程是一連串企業對其所營運的經濟事件或交易,加以確認,分類,記錄,與彙總之全部過程,流程中有七個階段須執行,而確認階段工作的主要目的為(1)確認是否為財會所處理的經濟事實
(2)檢查分錄或過帳是否正確無誤
(3)應收 / 應付款項確認
(4)確認會計帳中依期間內發生之事實狀況調整金額數字
|
| ( | | ) | 11.
| ERP 系統中,有關供應商明細帳的會計科目,通常是由哪一部門人員建立廠商基本資料時即一併建立(1)生產部門人員
(2)出納部門人員
(3)會計部門人員
(4)採購部門人員
|
| ( | | ) | 12.
| 在財會作業模組中,下列何者有關組織應收帳款的描述有誤(1)組織應收帳款管理績效影響組織財務流通能力極大
(2)應收帳款管理管理不當時,可能會出現帳款無法催討成功的呆帳
(3)財會作業必須非常重視應收帳款的催繳規劃與執行
(4)應收帳款是組織的一項固定資產
|
| ( | | ) | 13.
| 會計時間終了時,將預付保險費帳戶會依時間流逝而自然轉成保險費用,會計循環中此舉動稱為(1)結帳
(2)過帳
(3)試算
(4)調整
|
| ( | | ) | 14.
| 在 ERP 系統財會作業流程中,結帳階段工作的主要目的(1)調整會計科目
(2)編製報表
(3)釐清各會計期間的績效權責
(4)顯示個別會計科目的變化情形
|
| ( | | ) | 15.
| ERP 系統主要是為了幫助企業經營管理者,以企業整體資源為規劃主體,進行各項業務活動之規劃及執行成效管理,而建置的一套資訊系統,因此,在理想的 ERP 系統運作環境中,組織財會處理作業模組與 ERP 系統中的其他模組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存在(1)僅有資訊整合的關係存在
(2)僅有流程整合的關係存在
(3)資訊整合與流程整合的關係存在
(4)生產計畫整合的關係存在
|
| ( | | ) | 16.
| 在 ERP 系統財會作業流程中,試算階段工作的主要目的在於可檢查出下列何種錯誤的發生(1)可查出財報編表失真之錯誤
(2)只要合計相等,即證明一切過帳無錯誤
(3)可查出過帳時所發生之一切錯誤
(4)可查出借貸失衡之錯誤(即可檢查出借方金額與貸方金額是否相等)
|
| ( | | ) | 17.
| 從財會作業的角度來看,關於組織與客戶之間的關係敘述,下列何者錯誤(1)組織存在的目的便是要提供客戶所需要的產品或服務,以求永續經營
(2)行銷部門人員依照客戶資料進行促銷活動、爭取訂單,組織將貨品或服務由業務部門人員或行銷部門依照客戶訂單上指定的規格與數量提供給客戶後,ERP 系統便會自動將該客戶記錄為該筆交易款項的債權人
(3)財會作業須依照交易紀錄進行後續應收帳款催討、收款與管理
(4)組織須要建立即時而正確的客戶資料
|
| ( | | ) | 18.
| 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的規範下,企業若使用第三層的輸入層衡量標的物的公允價值(Fair Value)時,報表應揭露衡量(1)對當期現金流量或其他綜合損益之影響
(2)對當期損益或其他綜合損益之影響
(3)對當期資產負債或其他綜合損益之影響
(4)對當期權益變動或其他綜合損益之影響
|
| ( | | ) | 19.
| 就財務會計作業的特色,下列哪些不正確 (1) 僅是製造業的一項必備業務 (2) 唯一需要遵循外部使用者資料處理規範要求的作業流程 (3) 資料處理業務量大 (4) 以處理決策資訊為主 (5)以人為方式制定會計期間(1)45
(2)14
(3)235
(4)123
|
| ( | | ) | 20.
| 收料作業可視為採購系統之後續作業,亦可視為倉儲管理的前置作業,也是庫存管理系統的一部分,在 ERP 系統中是歸屬於物料管理(Material Management, MM)模組,而關於收料入庫者為製造單位生產完成的在製品或製成品時,下列選項何者是錯誤(1)當入庫資料檢閱功能完成後,如無誤則會進入更新庫存數量與價格資料狀態
(2)當入庫收料計畫與生產品項完成通知同時確認成立時,入庫資料檢閱功能被啟動
(3)當入庫資料檢閱功能完成後,如有待驗品項狀態則會後續啟動品質系統功能進行品質檢驗
(4)當入庫資料檢閱功能完成後,如無誤則會通知製造部門執行進貨商品入庫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