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1.
| 從外在影響因,導致結果的輔助原因,是指如是「 」(1)報
(2)果
(3)緣
|
| ( | | ) | 2.
| 一念三千,是由「 」所構成(1)百界x六道x五陰世間
(2)十界x三如是x十世間
(3)十界互具x十如是x三世間
|
| ( | | ) | 3.
| 眾生的生命境界有十界的差異,稱為「 」世間(1)國土
(2)眾生
(3)五陰
|
| ( | | ) | 4.
| 透過六根接收來自外界刺激的感覺作用,是五陰中的「 」陰(1)想
(2)受
(3)色
|
| ( | | ) | 5.
| 構成生命體的物質,是五陰中的「 」陰(1)色
(2)行
(3)識
|
| ( | | ) | 6.
| 因應時與緣而顯現於外的結果,是指如是「 」(1)本末究竟等
(2)果
(3)報
|
| ( | | ) | 7.
| [本末究竟等],是指從最初的[相]至最後的[報],都保有哪種特性?(1)永恆性
(2)相容性
(3)一貫性
|
| ( | | ) | 8.
| 三世間,包含眾生世間、五陰世間及哪一個世間?(1)佛土世間
(2)淨土世間
(3)國土世間
|
| ( | | ) | 9.
| 由相至報的九如是具有同一性,是指如是「 」(1)緣
(2)本末究竟等
(3)果
|
| ( | | ) | 10.
| 十界眾生在五陰上的差異,稱為「 」世間(1)國土
(2)眾生
(3)五陰
|
| ( | | ) | 11.
| 大聖人教示:一念三千始於「 」(1)十界互具
(2)諸法實相
(3)佛界
|
| ( | | ) | 12.
| 一念三千的核心原理是?(1)十界互具
(2)諸法實相
(3)十如是
|
| ( | | ) | 13.
| 十如是是指「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之九如是與「 」如是(1)正
(2)本末究竟等
(3)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