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免註冊,彰化一整天線上測驗:http://exam.bestdaylong.com/test7315.htm
【 | 1919 | 】 | 1. | 包浩斯創立於 | 【 | 】 | (第4章 設計的演變與發展-104) | ||||||
【 | 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 | 】 | 2. | 下列哪一位設計家提出「少就是多」(Less is more/Wenig ist Mehr)的著名設計見解,並追求純粹簡練的設計美學風格? | 【 | 】 | (第4章 設計的演變與發展-98) | ||||||
【 | 這把咖啡椅是二十世紀初的作品 | 】 | 3. | 圖中所顯示的是一把咖啡椅,下列有關此椅的敘述,何者錯誤?![]() | 【 | 】 | (第4章 設計的演變與發展-111) | ||||||
【 | 義大利→法國→德國 | 】 | 4. | 西方設計與藝術教育的引導潮流,自十七世紀以後的移轉情形是: | 【 | 】 | (第4章 設計的演變與發展-99) | ||||||
【 | 新藝術→裝飾藝術→國際風格→普普藝術→解構主義 | 】 | 5. | 設計史的風格思潮分期,依時代先後順序,下列何者正確? | 【 | 】 | (第4章 設計的演變與發展-94) | ||||||
【 | 以手工代替機械大量生產所留下的不良產品 | 】 | 6. | 下列有關德國工作聯盟理念與影響之敘述,何者為非? | 【 | 】 | (第4章 設計的演變與發展-105) | ||||||
【 | 設計者為帕克斯頓(Joseph Paxton) | 】 | 7. | 有關英國水晶宮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 【 | 】 | (第4章 設計的演變與發展-101) | ||||||
【 | ![]() | 】 | 8. | 下列何者為「美術工藝運動」先驅-莫里斯的作品? | 【 | 】 | (第4章 設計的演變與發展-102) | ||||||
【 | 巴黎風格 | 】 | 9. | 下列何稱呼並非新藝術在世界各地的代表稱呼? | 【 | 】 | (第4章 設計的演變與發展-107) | ||||||
【 | 紅屋的設計是由外而內,把建築外觀當首要考慮 | 】 | 10. | 下列有關紅屋之敘述,何者為非? | 【 | 】 | (第4章 設計的演變與發展-110) | ||||||
【 | 建築房屋 | 】 | 11. | 「Bauhaus」德文原意為 | 【 | 】 | (第4章 設計的演變與發展-113) | ||||||
【 | 雷蒙.洛伊威(Raymond Loewy) | 】 | 12. | 可口可樂公司的企業形象系統及產品造形是何人所設計? | 【 | 】 | (第4章 設計的演變與發展-103) | ||||||
【 | ![]() | 】 | 13. | 下列選項中的椅子,何者不是Tom Dixon所設計? | 【 | 】 | (第4章 設計的演變與發展-97) | ||||||
【 | 在西方國家中,最集中反映「普普」設計風格的就屬法國 | 】 | 14. | 近年各設計領域一股復古風潮,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首推「普普」設計,下列對「普普」之敘述,何者不正確? | 【 | 】 | (第4章 設計的演變與發展-108) | ||||||
【 | 維也納分離派 | 】 | 15. | 克林姆特是下列哪個團體的領導人? | 【 | 】 | (第4章 設計的演變與發展-100) | ||||||
【 | 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 | 】 | 16. | 包浩斯所建立的設計教育理念和模式,不曾受到下列哪一個風格運動的影響? | 【 | 】 | (第4章 設計的演變與發展-95) | ||||||
【 | 威瑪 | 】 | 17. | 包浩斯學校最初設計的地點是 | 【 | 】 | (第4章 設計的演變與發展-109) | ||||||
【 | 蒙德里安 | 】 | 18. | 下列何者不是「包浩斯」學校的教師? | 【 | 】 | (第4章 設計的演變與發展-112) | ||||||
【 | 寫實主義激發新藝術運動神秘與韻律的表現 | 】 | 19. | 下列有關新藝術運動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 【 | 】 | (第4章 設計的演變與發展-106) | ||||||
【 | 反對手工藝,主張以機械文明為設計核心 | 】 | 20. | 下列有關「美術工藝運動」之敘述,何者是錯誤? | 【 | 】 | (第4章 設計的演變與發展-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