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免註冊,彰化一整天線上測驗:http://exam.bestdaylong.com/test7992.htm
【 | 1、2、3、4 | 】 | 1. | 建立三級品管制度,對工程品質有下列何者幫助 1.提昇公共工程品質2.建立有效的品質系統3.藉以督促、矯正、預防廠商品質管理的缺失4.確保品質管理機制的運作。 | 【 | 】 | (2321) | ||||||
【 | 用地取得及拆遷補償費用 | 】 | 2. | 依公共建設工程經費估算編列手冊總則篇,以下何者非屬工程建造費之編列架構? | 【 | 】 | (2334) | ||||||
【 | 訂定技術規格時,以功能或效益等精確方式說明招標需求,而不提供參考品牌 | 】 | 3. | 下列何者非屬「設計書圖合約不合理」之情形? | 【 | 】 | (2340) | ||||||
【 | 基地一般性整理 | 】 | 4. | 依共同性費用編列基準,專案研析後得計列之項目,不包含下列何者? | 【 | 】 | (2339) | ||||||
【 | 僅配合計畫執行期限編列工期 | 】 | 5. | 為避免工程採購因工期不實導致流標,下列何者非正確因應對策? | 【 | 】 | (2343) | ||||||
【 | 123 | 】 | 6. | 機關應務實評選規劃設計廠商,評定實務可行之方案,評選委員及工作小組應於評選前瞭解之事項包含? (1.計畫需求與預算 2.期程 3.各廠商投標內容 4.契約變更方案) | 【 | 】 | (2341) | ||||||
【 | 4 | 】 | 7. | 品質缺失須做到下列何項,方能避免重複發生 1.更換瑕疵品2.打除重做3.修補4.根本改變品控的機制及落實做到探討缺失發生的原因,徹底做到矯正與預防。 | 【 | 】 | (2322) | ||||||
【 | 設立監造組織訂定監造計畫 | 】 | 8. | 為監督及確保工程的施工成果符合設計及規範,主辦機關應 | 【 | 】 | (2324) | ||||||
【 | 工程招標時請廠商提出放棄物調聲明書 | 】 | 9. | 下列因應物價波動之方式,何者非屬妥適? | 【 | 】 | (2335) | ||||||
【 | 將龐雜無章的文件作有系統的整理分類以便於查閱 | 】 | 10. | 檔案文件管理是 | 【 | 】 | (2325) | ||||||
【 | 由工程主辦機關採行工程施工品質查核(三級品管) | 】 | 11. | 有關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制度的說明,下列何者有誤? | 【 | 】 | (2333) | ||||||
【 | 機關辦理查驗、測試或檢驗後,廠商可免除契約應履行或承擔之責任 | 】 | 12. | 下列何者敘述有誤? | 【 | 】 | (2329) | ||||||
【 | 承攬廠商 | 】 | 13. | 公共工程的施工品質 | 【 | 】 | (2327) | ||||||
【 | 未來契約可能因廠商違約重行招標之經費 | 】 | 14. | 機關辦理採購應核實編列計畫預算,下列何者非考量之因素? | 【 | 】 | (2342) | ||||||
【 | 物價上漲 | 】 | 15. | 工程會透過專案檢討會議發現流標皆有其個案因素,下列何者為非? | 【 | 】 | (2337) | ||||||
【 | 10億元 | 】 | 16. | 依政府公共工程計畫與經費審議作業要點基本設計階段之必要圖說之規定,機關當次送審基本設計之工程建造經費達新臺幣多少時,應辦理替選方案評估,並將替選方案評估報告納為必要圖說文件? | 【 | 】 | (2338) | ||||||
【 | 承攬廠商,不得因機關辦理查驗、測試或檢驗,而免除其依契約所應履行或承擔之責任 | 】 | 17. | 【 | 】 | (2326) | |||||||
【 | 查核小組查核紀錄應於十個工作天內送工程主辦機關 | 】 | 18. | 依工程施工查核小組作業辦法,下列何者敘述有誤? | 【 | 】 | (2331) | ||||||
【 | 詳實填寫自主檢查表 | 】 | 19. | 下列何者不是品管人員的工作重點? | 【 | 】 | (2332) | ||||||
【 | 全面開放移工進駐工地 | 】 | 20. | 下列何者非政府協調改善本國營造工缺工之措施? | 【 | 】 | (2336) | ||||||
【 | 撤換品管人員 | 】 | 21. | 下列何者不是施工查核缺失改正的目的? | 【 | 】 | (2328) | ||||||
【 | 填報施工日誌 | 】 | 22. | 下列何者不是監造單位派駐現場人員的工作重點? | 【 | 】 | (2330) | ||||||
【 | 2 | 】 | 23. | 如何做到好的工程品質,主要須靠下列何者才能達成。 1.主管機關加強查核2.現場工作人員自始至終一貫的努力與堅持優良的品質信念3.主辦機關加強督導4.品管部門密集稽核。 | 【 | 】 | (2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