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免註冊,彰化一整天線上測驗:http://exam.bestdaylong.com/test8094.htm
【 | 結構物反覆震動 | 】 | 1. | 下列何者不是促使鋼筋腐蝕因素? | 【 | 】 | (1924) | ||||||
【 | 100分鐘 | 】 | 2. | 氣溫高於25℃時應控制混凝土前後澆置時間不一超過多少分鐘以避免發生連接不良之冷縫? | 【 | 】 | (1932) | ||||||
【 | 鋪墊同水灰比水泥砂漿3-5公分厚 | 】 | 3. | 柱、牆等結構體之施工縫,為防止混凝土蜂窩發生,在澆灌混凝土前,可 | 【 | 】 | (1935) | ||||||
【 | 7.5cm | 】 | 4. | 繫筋及箍筋在其自由端彎曲90°或135°,再延伸至少6倍鋼筋直徑之長度,但延伸長度不得少於6.5cm。135°以上應該延伸長度不得少於 | 【 | 】 | (1939) | ||||||
【 | 樓梯之施工縫應設置於樓層高二分之一處 | 】 | 5. | 施工縫除工程圖說之規定設置外,若因施工需要而設置時,應設在對結構強度影響較小之處,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 【 | 】 | (1930) | ||||||
【 | 100 | 】 | 6. | 樓版進行鋼筋配筋綁紮時,會使用墊塊作保護層間距,墊塊擺設有一定規則,墊塊之間距不可太寬,以免鋼筋撓度增加太多,施作#5以上鋼筋配置時,間距不可大於 | 【 | 】 | (1923) | ||||||
【 | 7天 | 】 | 7. | 混凝土澆置後,模板與露面之混凝土應連續保持潮濕 | 【 | 】 | (1934) | ||||||
【 | 結構安全不佳, | 】 | 8. | 冷縫發生之原因,乃因混凝土澆置停頓時間超過一定時間後,新的混凝土與先前澆置已初凝之混凝土組織無法合成一體,兩者之間產生一不連續介面所致。其將造成兩個主要缺點,一是會漏水,另一是則是 | 【 | 】 | (1931) | ||||||
【 | 最表層鋼筋距離 | 】 | 9. | 水泥混凝土保護層係為保護鋼筋以抵抗天候及其他因素之侵蝕。而保護層厚度之量測,應自水泥混凝土之表面量至結構構件之 | 【 | 】 | (1922) | ||||||
【 | 混凝土澆置後,模板與露面之混凝土應連續保持潮濕至少3天 | 】 | 10. | 有關混凝土養護品質規定敘述何者不正確? | 【 | 】 | (1925) | ||||||
【 | 4公分 | 】 | 11. | 穿過施工縫之鋼筋須連續。若需要於牆與牆、牆與版或基腳間設置施工縫時,可設置縱向榫。榫高應至少 | 【 | 】 | (1929) | ||||||
【 | 7.5㎝ | 】 | 12. | 主鋼筋及箍筋標準彎鉤在鋼筋之自由端彎曲180°,再延伸至少4倍鋼筋直徑之長度但延伸長度不得少於 | 【 | 】 | (1940) | ||||||
【 | 開挖自主檢查等 | 】 | 13. | 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混凝土澆置前,承包商應完成自主檢查工作,自主檢查工作應包括: | 【 | 】 | (1933) | ||||||
【 | 充填度測試 | 】 | 14. | 下列何者非自充填混凝土主要功能檢驗之品管項目 | 【 | 】 | (1926) | ||||||
【 | 45公分, | 】 | 15. | 牆、柱等結構體混凝土,應分層澆築,振動機前端應插入前次澆置之混凝土內,而上下兩層相隔時間不可超逾一個小時,以免形成冷縫。每分層澆築高度應控制在約 | 【 | 】 | (1928) | ||||||
【 | 當日, | 】 | 16. | 梁於拆模後應儘速進行回撐,回撐作業不得超過拆模 | 【 | 】 | (1938) | ||||||
【 | 60 | 】 | 17. | 相鄰鋼筋之搭接或續接或壓接至少應互相錯開 | 【 | 】 | (1937) | ||||||
【 | 鋼筋之裁切及彎曲,應由熟練之工人小心為之,加工前表面之物質應清除乾淨,已有銹蝕、起皮、裂損之鋼筋均不得使用 | 】 | 18. | 有關鋼筋加工之品質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 | 】 | (1921) | ||||||
【 | 為避免模板或鋼筋在澆置混凝土過程中遭受擾動,混凝土輸送管可以使用輪胎墊隔 | 】 | 19. | 下列有關混凝土施工品質規定敘述何者正確? | 【 | 】 | (1927) | ||||||
【 | 混凝土鑽心處理標準作業程序 | 】 | 20. | 混凝土澆築計劃,不包括下列何者? | 【 | 】 | (19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