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1.一般軸結器之鍵會變形或破壞之原因為承受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014) |
| (1) | 拉力 |
| (2) | 壓力 |
| (3) | 彎曲力 |
| (4) | 剪力 |
| | |
(3) | 2.固定式起重機作業前,首應注意軌道之事項為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020) |
| (1) | 加潤滑劑 |
| (2) | 有無生鏽 |
| (3) | 檢查軌道及清除其上之障礙物 |
| (4) | 加水 |
| | |
(1) | 3.使整台起重機移動的裝置為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021) |
| (1) | 直行裝置 |
| (2) | 橫行裝置 |
| (3) | 捲揚裝置 |
| (4) | 起伏裝置 |
| | |
(1) | 4.1kg/cm2 壓力相當於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029) |
| (1) | 14.2psi |
| (2) | 14.7psi |
| (3) | 17.4psi |
| (4) | 21.7psi |
| | |
(1) | 5.吊運車在起重機桁架上作水平移動的裝置稱為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031) |
| (1) | 橫行裝置 |
| (2) | 直行裝置 |
| (3) | 捲揚裝置 |
| (4) | 平動裝置 |
| | |
(3) | 6.電阻之單位為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038) |
| (1) | 伏特 |
| (2) | 安培 |
| (3) | 歐姆 |
| (4) | psi |
| | |
(4) | 7.下列何者為純量?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043) |
| (1) | 位移 |
| (2) | 速度 |
| (3) | 加速度 |
| (4) | 面積 |
| | |
(3) | 8.起重機之捲揚鋼索的安全係數,最小不得小於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044) |
| (1) | 1.55 |
| (2) | 2.55 |
| (3) | 3.55 |
| (4) | 4.55 |
| | |
(1) | 9.電流與何者成正比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047) |
| (1) | 電壓 |
| (2) | 電阻 |
| (3) | 電抗 |
| (4) | 阻抗 |
| | |
(2) | 10.可使電磁制動器立即釋放制動的動作是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067) |
| (1) | 變更電壓 |
| (2) | 通電 |
| (3) | 斷續通電 |
| (4) | 斷電 |
| | |
(4) | 11.三相感應電動機在運轉中若電源突然斷一條時,電動機之情況為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081) |
| (1) | 立即停止運轉 |
| (2) | 繼續原速運轉 |
| (3) | 負載電流降低 |
| (4) | 轉速減慢並發聲音 |
| | |
(4) | 12.電子元件最大缺點是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084) |
| (1) | 使用壽命短 |
| (2) | 故障率高 |
| (3) | 耗電率高 |
| (4) | 怕潮濕也怕高溫 |
| | |
(1) | 13.人體通過交流電後會有觸電感覺的電流約幾毫安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088) |
| (1) | 1 |
| (2) | 5 |
| (3) | 10 |
| (4) | 50 |
| | |
(3) | 14.防止直行車輪行走至軌道終端脫落之阻擋器的高度應為車輪直徑之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089) |
| (1) | 1/4 |
| (2) | 1/3 |
| (3) | 1/2 |
| (4) | 2/3 |
| | |
(4) | 15.起重機之溫度繼電器跳脫,需檢查何項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094) |
| (1) | 有無過電阻 |
| (2) | 有無過電容 |
| (3) | 有無過電壓 |
| (4) | 有無過電流 |
| | |
(3) | 16.在帶狀制動器之軟鋼帶上配置數支螺栓之目的為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101) |
| (1) | 連接摩擦帶與軟鋼帶 |
| (2) | 調整捲胴高低位置 |
| (3) | 調整摩擦帶與制動輪間之間隙 |
| (4) | 調整電磁鐵行程 |
| | |
(2) | 17.“E=I×R”這公式稱為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107) |
| (1) | 安培定律 |
| (2) | 歐姆定律 |
| (3) | 巴斯葛定律 |
| (4) | 虎克定律 |
| | |
(3) | 18.蝸桿之螺旋數 2,蝸輪之齒數 50 時其減速比為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114) |
| (1) | 1:5 |
| (2) | 1:10 |
| (3) | 1:25 |
| (4) | 1:100 |
| | |
(3) | 19.電動機停止運轉,電磁切斷即產生制動力之制動器為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115) |
| (1) | 電動油壓推上機制動器 |
| (2) | 圓板制動器 |
| (3) | 電磁制動器 |
| (4) | 渦流制動器 |
| | |
(1) | 20.使用於軸線不一致,而容許較大角度差之二軸連接用之聯軸器是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116) |
| (1) | 萬向聯軸器 |
| (2) | 撓性聯軸器 |
| (3) | 齒輪聯軸器 |
| (4) | 鏈聯軸器 |
| | |
(4) | 21.為減少火花的發生,以防導體絕緣物劣化漏電應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123) |
| (1) | 刀型開關於切離負載時應慢慢的實施 |
| (2) | 控制器等接觸部份之間隙要調大 |
| (3) | 電動機整流子和電刷之接觸面應塗滑油 |
| (4) | 電線端子需經常檢點緊定 |
| | |
(4) | 22.起重機修理後,驅動油壓泵之電動機已可運轉,卻無液壓油輸出,可能原因為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127) |
| (1) | 短路 |
| (2) | 電壓超過 5% |
| (3) | 接地線掉落 |
| (4) | 電源線接錯 |
| | |
(3) | 23.要能有效控制吊鉤上下限,應選用何種過捲預防極限開關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129) |
| (1) | 重錘式 |
| (2) | 滾輪桿式 |
| (3) | 螺桿式 |
| (4) | V桿形式 |
| | |
(1) | 24.電磁制動器的機能,應能承擔相當於定期荷重試驗時之荷重,其所指的試驗荷重是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132) |
| (1) | 100%額定荷重 |
| (2) | 100%吊升荷重 |
| (3) | 125%之額定荷重 |
| (4) | 125%吊升荷重 |
| | |
(3) | 25.須另準備激磁電源之直流電動機為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133) |
| (1) | 分激式 |
| (2) | 串激式 |
| (3) | 他激式 |
| (4) | 複激式 |
| | |
(3) | 26.可做成無段變速的二種原動機是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134) |
| (1) | 柴油引擎、直流馬達 |
| (2) | 直流馬達與內燃機 |
| (3) | 油壓驅動與直流馬達 |
| (4) | 柴油引擎與交流馬達 |
| | |
(3) | 27.紅外線遙控器之電池如電力不很充足時,會有何種現象?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145) |
| (1) | 誤動作 |
| (2) | 干擾別台起重機 |
| (3) | 有效距離縮短 |
| (4) | 遙控器會失效 |
| | |
(1) | 28.電動機發生過熱的主要原因是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155) |
| (1) | 負荷過大 |
| (2) | 電壓過高 |
| (3) | 轉速過快 |
| (4) | 使用過久 |
| | |
(4) | 29.所謂固定伸臂式起重機的安定性試驗方位,分為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160) |
| (1) | 左方、右方 |
| (2) | 前方、上方 |
| (3) | 上方、下方 |
| (4) | 前方、後方 |
| | |
(4) | 30.起重機吊掛作業,應以微動上升荷物吊索,拉緊時即暫停不可立即離地,正確理由是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167) |
| (1) | 了解氣象狀況 |
| (2) | 詢問位置指示 |
| (3) | 中途休息 |
| (4) | 檢視吊鉤中心位置 |
| | |
(4) | 31.起重機吊掛作業,應以微動上升荷物吊索,拉緊時即暫停不可立即離地,檢視無異常後,再吊升至荷物底部距地面約 20 公分時即暫停,正確理由是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169) |
| (1) | 了解氣象狀況 |
| (2) | 詢問位置指示 |
| (3) | 中途休息 |
| (4) | 檢視起重機異聲、異狀、構件之狀況 |
| | |
(3) | 32.起重機吊掛作業,應以微動上升荷物吊索,拉緊時暫停,再吊升時,荷物發生偏移、旋轉、滾動等現象之原因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170) |
| (1) | 吊索長度正確 |
| (2) | 吊鉤垂直中心準確 |
| (3) | 荷物重心不準確 |
| (4) | 荷物過重 |
| | |
(4) | 33.起重機相關工作含操作與吊掛作業,除需要持有有效之技術士證或合格證人員,並於工作前指定專責指揮人員一人外,國內指揮手勢的統一為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172) |
| (1) | 依照美國起重機製造廠使用手勢 |
| (2) | 依照個人習慣手勢 |
| (3) | 依照日本起重機製造廠使用手勢 |
| (4) | 依勞動部指揮手勢實習規範 |
| | |
(3) | 34.下列何者不屬於架空起重機?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179) |
| (1) | 鍛造起重機 |
| (2) | 進料起重機 |
| (3) | 鎚頭起重機 |
| (4) | 淬火起重機 |
| | |
(4) | 35.起重機保養維修後,不能達到最佳性能的原因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202) |
| (1) | 氣候不良 |
| (2) | 地形影響 |
| (3) | 不同的操作人員 |
| (4) | 不當的保養維修造成 |
| | |
(4) | 36.起重機未依照原廠操作手冊之規定保養維修,疏忽未實行則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204) |
| (1) | 不影響性能 |
| (2) | 因工作情況小影響 |
| (3) | 應指定有經驗的操作人員即可 |
| (4) | 會造成事故或危害後果 |
| | |
(4) | 37.起重機為確保人員的安全及達到機具最佳性能,每日檢點工作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206) |
| (1) | 昨天很正常今天不必做 |
| (2) | 昨天已作本月檢查今天可省略 |
| (3) | 昨天已作年度檢查今天可省略 |
| (4) | 仍應確實檢視有無異狀 |
| | |
(4) | 38.起重機吊運荷物作業時,會增加負荷的原因為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207) |
| (1) | 荷物吊掛索長度 |
| (2) | 吊鉤的滑車數 |
| (3) | 吊鉤的穿索數 |
| (4) | 荷物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 |
| | |
(2) | 39.吊運車在起重機的桁樑上作水平移動稱為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212) |
| (1) | 直行 |
| (2) | 橫行 |
| (3) | 旋轉 |
| (4) | 捲揚 |
| | |
(1) | 40.纜索吊運車式起重機的捲揚設備安裝在何位置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213) |
| (1) | 起重機桁樑 |
| (2) | 吊運車上 |
| (3) | 起重機腳部 |
| (4) | 起重機檻樑 |
| | |
(1) | 41.要選用耐蝕性好、重量輕和柔軟性好的吊索,則應選用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214) |
| (1) | 纖維索 |
| (2) | 鋼索 |
| (3) | 吊鍊 |
| (4) | 彈力索 |
| | |
(3) | 42.檢查直行與橫行軌道上有無障礙物的時機點為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217) |
| (1) | 每月定期檢查 |
| (2) | 作業後 |
| (3) | 作業前 |
| (4) | 每年整體檢查 |
| | |
(3) | 43.為確保螺帽能耐長期震動不會脫落,則應選用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222) |
| (1) | 雙螺帽 |
| (2) | 彈簧螺帽 |
| (3) | 溝槽螺帽 |
| (4) | 平墊圈固定 |
| | |
(1) | 44.起重機實施定期檢查及作業前檢點等事項,發現有異常時,作何處置?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224) |
| (1) | 應即採取必要措施 |
| (2) | 簡易潤滑一下即可 |
| (3) | 小異常不作處理 |
| (4) | 俟作業完畢,再作處理 |
| | |
(1) | 45.以力學觀點來說,物體的形狀會改變,這是受什麼作用的影響? (工作項目01:作業之準備與檢點230) |
| (1) | 力 |
| (2) | 純量 |
| (3) | 體積 |
| (4) | 面積 |
| | |
(2) | 46.為節省用力,並改變力的方向應選用 (工作項目02:吊掛、操作與指揮010) |
| (1) | 單滑車 |
| (2) | 複滑車 |
| (3) | 定滑車 |
| (4) | 動滑車 |
| | |
(3) | 47.吊掛荷件時,吊舉角最好不要超過幾度 (工作項目02:吊掛、操作與指揮032) |
| (1) | 10 |
| (2) | 30 |
| (3) | 60 |
| (4) | 90 |
| | |
(1) | 48.從陸地上吊舉大型火車頭,應該使用何種吊具 (工作項目02:吊掛、操作與指揮044) |
| (1) | 吊樑 |
| (2) | C 型鉤 |
| (3) | 索網 |
| (4) | 起重磁鐵 |
| | |
(3) | 49.指揮人員用哨子的輔助信號中,「預備」是 (工作項目02:吊掛、操作與指揮054) |
| (1) | 連續兩短音 |
| (2) | 連續短音 |
| (3) | 一長音 |
| (4) | 一長一短 |
| | |
(2) | 50.操作者與吊掛者之間能確實保持確實之連絡時,操作者 (工作項目02:吊掛、操作與指揮059) |
| (1) | 仍應確保充份視界 |
| (2) | 仍需聽從指揮者的指揮 |
| (3) | 所站位置須裝設警報裝置 |
| (4) | 仍須用對講機連絡 |
| | |
(4) | 51.具有伸臂之起重機之吊升荷重,應依其伸臂於下列那一個傾斜角計算之 (工作項目02:吊掛、操作與指揮061) |
| (1) | 最小傾斜角 |
| (2) | 45° |
| (3) | 60° |
| (4) | 最大傾斜角 |
| | |
(3) | 52.起重機的作業半徑與起吊能力的關係是 (工作項目02:吊掛、操作與指揮071) |
| (1) | 作業半徑愈大,起吊能力愈大 |
| (2) | 作業半徑愈小,起吊能力愈小 |
| (3) | 作業半徑愈小,起吊能力愈大 |
| (4) | 作業半徑之大小與起吊能力無關 |
| | |
(1) | 53.使用鋼索或吊鏈及其他起重吊具以綑綁荷件,懸掛於吊鉤上之作業稱為 (工作項目02:吊掛、操作與指揮076) |
| (1) | 吊掛作業 |
| (2) | 起重作業 |
| (3) | 懸吊作業 |
| (4) | 裝卸作業 |
| | |
(4) | 54.下列何者不是導致過捲揚的主要原因? (工作項目02:吊掛、操作與指揮092) |
| (1) | 捲揚鋼索捲上 |
| (2) | 吊桿伸縮 |
| (3) | 過捲預防裝置失效 |
| (4) | 荷件左右或前後擺動過大 |
| | |
(3) | 55.橫放地面之長柱,從一端扶起約須 45 公斤之力,另一端扶起約須 60 公斤之力則該柱之重量約為 (工作項目02:吊掛、操作與指揮095) |
| (1) | 75 公斤 |
| (2) | 90 公斤 |
| (3) | 105 公斤 |
| (4) | 120 公斤 |
| | |
詳解: | * |
(4) | 56.露天儲存桶裝油料時,應使油桶 (工作項目02:吊掛、操作與指揮103) |
| (1) | 正立 |
| (2) | 斜置 |
| (3) | 倒立 |
| (4) | 側臥 |
| | |
(4) | 57.吊鏈的安全檢查項目中,下列何者不是主要項目? (工作項目02:吊掛、操作與指揮105) |
| (1) | 是否伸長 |
| (2) | 是否有裂痕 |
| (3) | 鏈環扭曲或彎曲 |
| (4) | 生鏽 |
| | |
(3) | 58.使用馬鞍環時 (工作項目02:吊掛、操作與指揮117) |
| (1) | U 環應在索環處,螺栓銷應在動索處 |
| (2) | 兩條索環分別掛在 U 環兩端 |
| (3) | U 環應在動索處,螺栓銷應在索環處 |
| (4) | 兩條索環同掛在螺栓銷上 |
| | |
(3) | 59.用兩條吊索對長棒作半掛,索環掛在單吊鉤上,如第一條吊索之索環編號分別為 a 及 b,第二條吊索之索環編號分別為 c 及 d,則其懸掛之順序應為 (工作項目02:吊掛、操作與指揮135) |
| (1) | abcd |
| (2) | abdc |
| (3) | acbd |
| (4) | acdb |
| | |
(2) | 60.起重機指揮者,在指揮微動場合握拳,表示 (工作項目02:吊掛、操作與指揮149) |
| (1) | 水平移動 |
| (2) | 停止 |
| (3) | 緊急停止 |
| (4) | 預備 |
| | |
(2) | 61.利用鋼索夾作結頭時,第 2 個索夾應先鎖在結頭的 (工作項目02:吊掛、操作與指揮168) |
| (1) | 尾端 |
| (2) | 頭端 |
| (3) | 中間端 |
| (4) | 都可以 |
| | |
(3) | 62.以馬鞍環鎖掛荷物環眼時,當起吊角度與垂直夾角為 6 至 15 度角時,該環眼螺栓能承受之負荷為該安全負荷的 (工作項目02:吊掛、操作與指揮170) |
| (1) | 100% |
| (2) | 70% |
| (3) | 55% |
| (4) | 25% |
| | |
(3) | 63.使用安全荷重 0.77 噸之鋼索 4 條,成 60 度吊舉角掛吊荷物時,可吊掛最大荷重,下列何者最為接近? (工作項目02:吊掛、操作與指揮174) |
| (1) | 0.6 噸 |
| (2) | 1.2 噸 |
| (3) | 2.6 噸 |
| (4) | 3.8 噸 |
| | |
詳解: | * |
(2) | 64.選用鋼索吊舉荷件時,必須依據荷件重量及吊掛方法選擇鋼索的 (工作項目02:吊掛、操作與指揮186) |
| (1) | 材質 |
| (2) | 直徑 |
| (3) | 長度 |
| (4) | 型式 |
| | |
(2) | 65.在吊運途中發生荷件搖擺,當荷件往東側擺動時,應如何因應 (工作項目02:吊掛、操作與指揮190) |
| (1) | 吊運車向西移動 |
| (2) | 吊運車向東移動 |
| (3) | 起重機向北移動 |
| (4) | 起重機向南移動 |
| | |
(3) | 66.半掛吊法,吊掛鋼索穿經荷物下方,何者為正確 (工作項目02:吊掛、操作與指揮204) |
| (1) | 交叉配置 |
| (2) | 交叉兩次配置 |
| (3) | 平行配置 |
| (4) | 中央配置 |
| | |
(1) | 67.操作十字交叉吊法時,荷物底部吊索交叉部位的負荷 (工作項目02:吊掛、操作與指揮210) |
| (1) | 變大 |
| (2) | 變小 |
| (3) | 不變 |
| (4) | 不需考慮 |
| | |
(1) | 68.使用安全帶之主要目的為防止何種災害 (工作項目03:安全措施018) |
| (1) | 墜落 |
| (2) | 擠壓 |
| (3) | 窒息 |
| (4) | 感電 |
| | |
(4) | 69.固定式起重機荷重試驗,係將相當於額定荷重多少倍之荷重,置於機上予以吊升、直行、橫行等之試驗 (工作項目03:安全措施029) |
| (1) | 2 倍 |
| (2) | 1.8 倍 |
| (3) | 1.5 倍 |
| (4) | 1.25 倍 |
| | |
詳解: | * |
(3) | 70.以下何者非為起重機設計搖腳的目的 (工作項目03:安全措施033) |
| (1) | 抵抗靜不定力 |
| (2) | 避免起重機變形 |
| (3) | 達到機體作業時的平衡 |
| (4) | 避免起重機受力約束 |
| | |
(1) | 71.鋼索的使用 (工作項目03:安全措施052) |
| (1) | 不可過負荷使用 |
| (2) | 荷物有稜角的地方不必加墊物 |
| (3) | 可用單一條鋼索吊舉荷物 |
| (4) | 有扭結的鋼索仍可小心使用 |
| | |
(3) | 72.24 歐姆與 12 歐姆並聯後總電阻值是 (工作項目03:安全措施068) |
| (1) | 4 歐姆 |
| (2) | 6 歐姆 |
| (3) | 8 歐姆 |
| (4) | 36 歐姆 |
| | |
詳解: | * |
(4) | 73.起重升降機具安全規則不適用的機械是 (工作項目04:安全衛生法規004) |
| (1) | 固定式起重機 |
| (2) | 移動式起重機 |
| (3) | 人字臂起重桿 |
| (4) | 緩降機 |
| | |
(3) | 74.起重機上應於操作及吊掛人員易見明顯之處做何標示 (工作項目04:安全衛生法規005) |
| (1) | 起伏範圍 |
| (2) | 效率第一 |
| (3) | 額定荷重 |
| (4) | 作業半徑 |
| | |
(3) | 75.雇主因設置未符合安全衛生設備標準之起重機械,致發生死亡之職業災害者,最高可處幾年以下有期徒刑 (工作項目04:安全衛生法規010) |
| (1) | 1 |
| (2) | 2 |
| (3) | 3 |
| (4) | 4 |
| | |
(3) | 76.操作起重機未遵守安全衛生工作守則,可處若干之罰鍰 (工作項目04:安全衛生法規013) |
| (1) | 一千元以下 |
| (2) | 二千元以下 |
| (3) | 三千元以下 |
| (4) | 四千元以下 |
| | |
(1) | 77.使用起重機具從事吊掛作業人員訓練時間為 (工作項目04:安全衛生法規018) |
| (1) | 18 小時以上 |
| (2) | 24 小時以上 |
| (3) | 36 小時以上 |
| (4) | 48 小時以上 |
| | |
詳解: | * |
(4) | 78.下列何者不屬於機械搬運之方法 (工作項目04:安全衛生法規021) |
| (1) | 索道 |
| (2) | 堆高機 |
| (3) | 捲揚機 |
| (4) | 手推車 |
| | |
(1) | 79.職業安全相關法規中,罰則是規定在 (工作項目04:安全衛生法規028) |
| (1) | 職業安全衛生法 |
| (2) |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 |
| (3) | 職業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 |
| (4) | 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 |
| | |
(1) | 80.職業安全相關法規中,雇主需自動檢查,這是 (工作項目04:安全衛生法規032) |
| (1) | 強制性的規定 |
| (2) | 參考性的規定 |
| (3) | 警告性的規定 |
| (4) | 未規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