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1.關於形態的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第1章:造形概說-22) |
| (1) | 有機形態會反覆的進行成長與死亡 |
| (2) | 無機物不屬自然形,有機物才屬於自然形 |
| (3) | 無機形態根據大自然定律與能量的平衡而出現各種形態 |
| (4) | 大自然中非經人類創造而實際存在的物象都可稱為自然形態 |
| | |
(2) | 2.中世紀後至十九世紀初,依西方造形文化演進之時序,可以概分為四個較具代表性時期,依時序排列,下列何者正確?(98 年四技二專) (第2章:藝術史文化精要::-27) |
| (1) | 文藝復興、巴洛克、浪漫主義、洛可可 |
| (2) | 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浪漫主義 |
| (3) | 巴洛克、文藝復興、洛可可、浪漫主義 |
| (4) | 文藝復興、洛可可、巴洛克、浪漫主義 |
| | |
詳解: | 順序為文藝復興:15~17 世紀初、巴洛克:17 世紀~18 世紀中、洛可可:18 世紀、浪漫主義:19 世紀初。 |
(2) | 3.下列四幅素描,請依早期至近代的順序排列: (91 四技專二) (第2章:藝術史文化精要::-30) |
| (1) | 圖b → 圖d → 圖c → 圖a |
| (2) | 圖b → 圖c → 圖a→ 圖d |
| (3) | 圖c → 圖b → 圖d→ 圖a |
| (4) | 圖c→ 圖b → 圖a→ 圖d |
| | |
詳解: | 圖a -梵谷星夜19 世紀末,圖b -米開朗基羅素描- 14 世紀,圖c -德拉克拉瓦素描- 19 世紀,圖d 畢卡索素描- 20 世紀。 |
(2) | 4.下列有關產品設計的後現代主義風格(Post-Modernism)敘述,何者錯誤?(91 二技設概) (第2章:藝術史文化精要::-106) |
| (1) | 「建築風格」(Arche types)為其分支,主要集中在大量採用建築形式的家具設計上 |
| (2) | 由於高度強調裝飾性,與現代主義的熱情、輕鬆、感性化形成鮮明的對比 |
| (3) | 其對歷史的風格採用抽出、混合、拼接的方法,處理則建立於現代主義的構造基礎上 |
| (4) | 大部分後現代主義的設計作品都具有戲謔、調侃的娛樂特點 |
| | |
(3) | 5.包浩斯(Bauhaus)的現代設計理念,下列敘述何者不恰當?(92 二技視傳) (第2章:藝術史文化精要::-122) |
| (1) | 主張藝術、技術產業相結合,共同為工業現代化奉獻智慧 |
| (2) | 一切造形設計均應以人為本位,強調人、機械、環境三者的和諧關係 |
| (3) | 自始至終,都是追求以「感性」為主的造形、製作方法,恢復文藝復興精神 |
| (4) | 闡揚集體創作的哲理,拋棄英雄式的個人主義,求取共同的理念 |
| | |
(1) | 6.下列各圖是近代的平面設計作品,針對各張作品的風格哪一組配對是正確的? (93 二技視傳) (第2章:藝術史文化精要::-130) |
| (1) | 甲 、未來主義 乙、 裝飾藝術 丙、 國際主義 丁、構成主義 |
| (2) | 甲 、裝飾藝術 乙、國際主義 丙、構成主義 丁、未來主義 |
| (3) | 甲 、 未來主義 乙、 國際主義 丙、構成主義 丁、裝飾藝術 |
| (4) | 甲 、 裝飾藝術 乙、 未來主義 丙、 構成主義 丁、 國際主義 |
| | |
詳解: | 正確配對未來主義-馬里內蒂、裝飾藝術-卡桑德爾、國際主義-霍夫曼、構成主義-李西斯基。 |
(3) | 7.關於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之描述,下列何者不正確?(95 二技視傳) (第2章:藝術史文化精要::-147) |
| (1) | 新藝術風行的時期,一般認為約在1880 年到1910 年之間 |
| (2) | 此一藝術樣式及其運動從法國擴散到英國、比利時、德國以至美國,甚至日本亦受其影響 |
| (3) | 幾何性的直線構成極似唐草圖案 |
| (4) | 無論是建築設計、室內裝飾、家具,甚至工業產品,無不受其影響 |
| | |
(1) | 8.關於設計師與設計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104四技二專) (第2章:藝術史文化精要::-203) |
| (1) | 貝倫斯 ( Peter Behrens ) 為 Alessi 公司設計電茶壺 |
| (2) | 吉馬德 ( Hector Guimard ) 設計巴黎地鐵站出入口 |
| (3) | 蘭德 ( Paul Rand ) 為 IBM 設計商標 |
| (4) | 羅威 ( Raymond Loewy ) 設計賓夕尼亞號火車頭 |
| | |
詳解: | 貝倫斯 (Peter Behrens) 為 AEG公司設計電茶壺。 |
(1) | 9.下列有關「我國器物造形發展特色」的敘述,何者不正確?(97 二技設概) (第2章:藝術史文化精要::-240) |
| (1) | 夏商周時期以鐵器造形聞名 |
| (2) | 秦漢時期以紋樣與建築聞名 |
| (3) | 隋唐時期以唐三彩陶瓷器聞名 |
| (4) | 宋時期以瓷器工藝聞名 |
| | |
詳解: | 夏商周時期以「銅」器造形聞名。 |
(3) | 10.在中國傳統中,龍與蝙蝠的造形常用來象徵吉祥;但在西方,它們卻代表邪惡與危險。這種不同的造形詮釋,主要是受到下面哪一項環境差異的影響? (106四技二專 ) (第2章:藝術史文化精要::-275) |
| (1) | 生活方式 |
| (2) | 地理條件 |
| (3) | 民族文化 |
| (4) | 宗教信仰 |
| | |
詳解: | 由於民族文化差異導致對於相同的物象有不同解讀及象徵意義。 |
(1) | 11.呈1,1,2,3,5,8,13,21 排列之數列,常被當成視覺效果良好之比例,應用在各式設計上,此種數列被稱為:(93 四技專二) (第3章:造形的要素-32) |
| (1) | 費博那基(Fibonacci)數列 |
| (2) | 調和(Harmonic)數列 |
| (3) | 等比(Geometric)數列 |
| (4) | 佩魯(Pells’)數列 |
| | |
(3) | 12.圖(八)之直角三角形abc 是單位形, bc 與ac 的邊長比為2 比1。藉由四個單位形圍成正方形abde 及小正方形「甲」,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94 四技專二) (第3章:造形的要素-50) |
| (1) | 右圖之小正方形「甲」與單位形面積相等 |
| (2) | 利用單位形可發展成類似圖( 九)之四方連續圖案 |
| (3) | 圖(八)中,小正方形「甲」的面積是正方形abde 面積的四分之一 |
| (4) | 單位形可併接構成類似圖(十)、圖(十一)的形 |
| | |
詳解: | 小正方形甲面積與單位形abc 面積相等,為正方形abde 面積的五分之一。 |
(4) | 13.下列有關完形心理學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95 二技設概) (第3章:造形的要素-51) |
| (1) | 德國心理學家安海姆(R. Arnheim)將完形心理學充分應用在造形上 |
| (2) | 「群化法則」在探討某一部份與其他部份具有一體感的原因 |
| (3) | 天上的星星根據「完形法則」的接近性、類似性和閉鎖性連成星座 |
| (4) | 魔術表演有人在箱子中被鋸成兩半,其實是由兩人所演,一人作上半身、另一人作下半身,因為「閉鎖性」而使兩人的各個半身看起來變成了一整體 |
| | |
(4) | 14.有關幾何造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95 二技視傳) (第3章:造形的要素-57) |
| (1) | 點、線、面最大的差異是在形狀 |
| (2) | 點之基本特徵不在於大小而是其形狀 |
| (3) | 拋物線是一種自由曲線 |
| (4) | 所有的線都具有方向性 |
| | |
(1) | 15.在平面構成原理中,重疊的表現方式有許多種形式。請問右圖的圖形採用下列哪一種表現方式? (98 年四技二專) (第3章:造形的要素-89) |
| (1) | 透疊 |
| (2) | 覆疊 |
| (3) | 差疊 |
| (4) | 套疊 |
| | |
詳解: | 「交疊」:重疊處形成透空,而「透疊」產生透明感,顏色有所變化,此題僅有透疊選項,故A 為最佳選項。 |
(1) | 16.設計的實質要素包括哪三項?(98 年四技二專) (第3章:造形的要素-92) |
| (1) | 形態、色彩、材質 |
| (2) | 色彩、形態、空間 |
| (3) | 形態、空間、材質 |
| (4) | 色彩、材質、機能 |
| | |
詳解: | 設計的實質要素包括形態、色彩、材質。 |
(4) | 17.下列何種金屬材料或其合金使用於設計產品外觀材料時,較具科技感? (91 二技工設) (第4章:立體構成-8) |
| (1) | 銀 |
| (2) | 銅 |
| (3) | 鐵 |
| (4) | 鋁 |
| | |
詳解: | 鋁是世界上最為廣泛應用的金屬之一。鋁在空氣中的穩定性和陽極處理後的極佳外觀受到很大的應用:航空、國防軍事、貨櫃運輸、日常用品、家用電器、機械設備等,並呈現其材質高科技感。 |
(2) | 18.立體設計的基本技巧中,紙材最常運用的技巧為何?(99 年四技二專) (第4章:立體構成-39) |
| (1) | 鑽、鋸、鉸、刨、銼 |
| (2) | 剪、切、捲、摺、黏接 |
| (3) | 裁、編、結、串、綁 |
| (4) | 捏、削、拉、塑、接合 |
| | |
(3) | 19.二次元的造形可以依賴造形與造形,或造形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表現出具有立體感或空間感,以下何種手法相較不易達成立體感或空間感?(94 二技設概) (第4章:立體構成-40) |
| (1) | 濃淡與色調 |
| (2) | 明暗與材質感 |
| (3) | 對稱與類似 |
| (4) | 重疊與上下關係 |
| | |
(1) | 20.下列圖示的產品,其主要的材料加工敘述,何者不正確?(104四技二專) (第4章:立體構成-71) |
| (1) | 木材 CNC ( 電腦數值控制 ) 雕刻成型 |
| (2) | 金屬壓鑄 ( Die - Casting ) 成型 |
| (3) | 金屬沖壓 ( Metal Stamping ) 成型 |
| (4) | 塑膠射出 ( Plastic Injection ) 成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