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1.「用象徵人類雙手延伸的工具-槌、釘、鋸等工具,製作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傢俱」,此一句話可用哪個字詮釋? (第1章:發現設計-11) |
| (1) | 意 |
| (2) | 美 |
| (3) | 匠 |
| (4) | 計 |
| | |
(3) | 2.下列何者不是設計的重點所在? (第1章:發現設計-12) |
| (1) | 設計是否解決了實際生活問題 |
| (2) | 造形美感是否符合機能的要求 |
| (3) | 設計的物件必須突顯於環境之中 |
| (4) | 設計的精神與文化相契合是否有達到共鳴 |
| | |
詳解: | 現代設計潮流已經走向與環境相互融合,以及考慮環境條件。 |
(4) | 3.「視覺傳達設計」乃是製造良好的訊息,以作為人與「什麼」之間的精神媒介? (第1章:發現設計-16) |
| (1) | 人 |
| (2) | 自我 |
| (3) | 自然 |
| (4) | 社會 |
| | |
(3) | 4.下列何者非為現今設計的六大領域之一? (第1章:發現設計-17) |
| (1) | 工藝設計 |
| (2) | 時間設計 |
| (3) | 建築設計 |
| (4) | 時尚設計 |
| | |
詳解: | 現今設計的六大領域有「視覺設計」、「產品設計」、「空間設計」、「工藝設計」、「時間設計」與「時尚設計」。「建築設計」屬於「空間設計」的範圍。 |
(2) | 5.有關「設計」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103 四技二專) (第1章:發現設計-38) |
| (1) | 設計有「預先規劃」的意思 |
| (2) | Design一詞源自於希臘文「Designare」,是由de及signare兩字組所組成;de相當於to mark,sign相當於graphic |
| (3) | 英文Design的原意有:構想、圖案計劃等解釋 |
| (4) | 設計是製造實用又美觀的東西 |
| | |
詳解: | 「Designare」是來自拉丁文。 |
(3) | 6.在現代的設計活動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含意,下列何種敘述較正確? (第2章:設計原理-34) |
| (1) | 將思考性工作交給電腦代工 |
| (2) | 投資購買昂貴的工具來使用 |
| (3) | 因應工作選擇合適的工具使用 |
| (4) | 著重販售高速率的電腦工具 |
| | |
(3) | 7.「類比」為解決設計問題的方法之一,下列有關類比方法的敘述,何者較不正確? (第2章:設計原理-41) |
| (1) | 直接類比(direct analogies)可以由類似所要解決問題的方案中,去尋找設計構想 |
| (2) | 擬人類比(personal analogies)是由設計師想像類似以自己的身體來模擬,尋找設計構想 |
| (3) | 幻想類比(fantasy analogies)是將某些事物想成與一般所瞭解的印象相同的東西,去尋找設計構想 |
| (4) | 象徵類比(symbolic analogies)是以比喻某些事物會被指認為另一事物的形象,去尋找設計構想 |
| | |
詳解: | 幻想類比是將某些事物想像成天馬行空的東西,去尋找設計構想。 |
(1) | 8.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第2章:設計原理-57) |
| (1) | 意象測定常用SD 法是穆特休斯(Muthesius)所創 |
| (2) | 世界各設計特色為:日本「高品質」、美國「自由開放」、北歐「環境生態」、義大利「創新」風格 |
| (3) | 古賀維夫(L.S. Vygotsky)認為產品設計的設計程序為分析階段→創造階段→實踐階段 |
| (4) | 消費者對符號的理解有三種層次:圖像、符號、象徵 |
| | |
詳解: | 意象測定常用SD 法是奧斯古德(Osgood)所創,穆特休斯(Muthesius)認為:「只有透過標準化的設計,才能創造出長期使用平價量產品」。 |
(2) | 9.針對車站的相關設施,可以採用下列哪一種設計理念?以滿足不同旅客的需求。(104四技二專) (第2章:設計原理-72) |
| (1) | 簡約設計 (Simple Design) |
| (2) | 通用設計 (Universal Design) |
| (3) | 資訊設計 (Information Design) |
| (4) | 綠色設計 (Green Design) |
| | |
詳解: | 跨越年齡及身分限制的設計為通用設計。 |
(2) | 10.為貫徹「永續」的觀念,建築設計時最好避免使用哪一種材料?(92 二技建築室設) (第3章:設計與環境-23) |
| (1) | 鋼構造 |
| (2) | RC構造 |
| (3) | 木構造 |
| (4) | 夯土構造 |
| | |
詳解: | 鋼筋混凝土構造又稱RC 構造,屬於不可回收之建造方式,不符合環保精神。 |
(3) | 11.下列何者不是熱溼氣候環境中建築物因應通風機能而產生的建築造型或語彙? (94 二技建計) (第3章:設計與環境-41) |
| (1) | 鏤空陽台 |
| (2) | 多孔隙外殼 |
| (3) | 玻璃外殼 |
| (4) | 導風遮陽板 |
| | |
詳解: | 身處亞熱帶的台灣,氣候熱濕,以玻璃帷幕作為建築外觀的建材,並不利通風散熱。 |
(2) | 12.下列台灣原住民族群中,石板屋不是其傳統建築的型式者為何族?(101年四技二專) (第3章:設計與環境-60) |
| (1) | 排灣族 |
| (2) | 阿美族 |
| (3) | 魯凱族 |
| (4) | 布農族 |
| | |
詳解: | 台灣原住民族群中具有石板屋建築系統的有:排灣族、魯凱族、布農族。 |
(3) | 13.下列有關自1970 年代以來興起的「高科技」(High Tech)風格的敘述,何者錯誤?(92 二技設概) (第4章:設計的相關技術-5) |
| (1) | 「高科技」的設計形式是要完全展示現代科技之美 |
| (2) | 「高科技」的設計形式反對過分注重技術 |
| (3) | 「高科技」的設計追求利用古舊、自然的材料,再重新賦予現代的設計形式 |
| (4) | 「高科技」的設計概念中,「高」指的是追求高品味之意 |
| | |
(4) | 14.設計的時代歷程中可分為四個時期,其中不包含下列何者? (第4章:設計的相關技術-19) |
| (1) | 超物設計中表達自我時期 |
| (2) | 在法度中自我實現時期 |
| (3) | 設計元素中自我探索時期 |
| (4) | 超越自然時期 |
| | |
(2) | 15.有關 OTOP ( One Town One Product ) 一鄉鎮一特產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105四技二專) (第4章:設計的相關技術-39) |
| (1) | 構想是來自日本 OVOP ( One Village One Product ) 一村一產品 |
| (2) | 在臺灣是由文化部協助中小企業利用特色產業為基礎,讓地方特色產品行銷全臺與國際 |
| (3) | 概念是由日本大分縣前知事平松守彥博士於 1979 年提出 |
| (4) | 地方特色產業的「地方」範疇是以鄉、鎮、市為主,所發展出的特色產品需具有歷史性、文化性、獨特性等特質 |
| | |
詳解: | OTOP是由經濟部提出。 |
(1) | 16.有關「自造者風潮 ( maker movement ) 」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105四技二專) (第4章:設計的相關技術-41) |
| (1) | 3D 印表機是自造者風潮下最主要且唯一的工具 |
| (2) | 可以追溯到 2005 年美國「自造雜誌 ( Make Magazine ) 」出版發行,以及所舉辦的自造者市集( Maker Fair ) 活動 |
| (3) | 強調分享的概念、社群交流等都是發展的重點 |
| (4) | 強調「想」到「做」,所完成的作品可以非常天馬行空 |
| | |
詳解: | 3D印表機、雷射切割機、PR成型機、電腦軟體等都是相關工具。 |
(4) | 17.1933 年芝加哥萬國博覽會提出:「科學發現,工業應用,人類順從 (Science Finds, Industry Applies, Man Conforms ) 」。時至今日,由於技術的進步,將科技導向易用性和人性化是設計追求的目標。有鑑於此,諾曼 (Donald Norman) 曾提出下列哪個口號? (105四技二專) (第4章:設計的相關技術-44) |
| (1) | 人們構想、人性思考、情感導入 |
| (2) | 人們構想、情感導入、科學研究 |
| (3) | 人們構想、人性思考、科學研究 |
| (4) | 人們構想、科學研究、科技順從 |
| | |
詳解: | 該原文為“people propose,science studies,technology conforms”。 |
(2) | 18.在對叉燒包及蓮蓉包之冷凍食品袋進行包裝設計時,作為一位視覺傳達設計者必須優先考慮下列哪些項目,才能有好的設計? ①商品名稱清晰易讀。②包裝設計具有特色。③品嚐商品口味。④具有良好陳列展示效果。⑤包裝材料具有獨特性。⑥能確實保護商品。⑦適合運送與儲存。⑧印刷色彩選用特殊油墨。⑨包裝形式獨具創新 (第5章:設計的職場行業-3) |
| (1) | ② ③ ④ ⑦ ⑧ |
| (2) | ① ② ④ ⑥ ⑦ |
| (3) | ② ④ ⑤ ⑧ ⑨ |
| (4) | ① ② ⑥ ⑧ ⑨ |
| | |
(1) | 19.下列何者是在廣告策略的執行中,常用於企業或產品態勢的分析法則,它是藉由內部與外部的分析探討, 以研擬一套對應的行銷策略?(93 二技視傳) (第5章:設計的職場行業-10) |
| (1) | SWOT |
| (2) | USP |
| (3) | AIDMA |
| (4) | IGMD |
| | |
(4) | 20.對設計管理而言,以工業設計組織為例,設計公司或團體的內部組成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第6章:設計的知識體系-9) |
| (1) | 將對設計行業導入市場需求的營運部分有決定性的影響。 |
| (2) | 工業設計組織之型態因其組織成員之背景,可分為簡單型與功能型 |
| (3) | 功能型組織則可能涵蓋工設人員以外之模型製作人員,或是平面、包裝設計人員、機構與電機人員等 |
| (4) | 簡單型組織僅以包裝設計人員為其組織成員 |
| | |
詳解: | 簡單型組織應以工業設計人員為其組織成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