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卷名稱:(81-100-20)-進階ERP規劃師財務管理測驗
字體大小:A  A  A 
  考試題目
(1)1. 企業導入ERP系統的四個階段中,哪一階段的工作包括有組成ERP導入之專案小組,以及進行導入前的評估      (81)
(1) 方案許可階段(The Chartering Phase)
(2) 系統運作及升級階段(The Onward and Upward Phase)
(3) 適應新系統階段(The Shakedown Phase)
(4) 專案執行階段(The Project Phase)
(2)2. DeLone and McLean於1992年所提出的資訊系統(IS)成功模式中,下面哪一個構面係用以衡量使用者對資訊系統輸出的使用反應      (82)
(1) 程序構面
(2) 使用者滿意度構面
(3) 對個人的衝擊構面
(4) 對組織的衝擊構面
(2)3. Markus and Tanis於2000年提出導入ERP系統可劃分為四個階段,下列何者可算是導入前的階段      (83)
(1) 專案執行階段(The Project Phase)
(2) 方案許可階段(The Project Chartering Phase)
(3) 系統運作及升級階段(The Onward and Upward Phase)
(4) 適應新系統階段(The Shakedown Phase)
(2)4. 規劃新的作業流程是哪一個ERP導入階段的主要作業      (84)
(1) 適應新系統階段(The Shakedown Phase)
(2) 專案執行階段(The Project Phase)
(3) 方案許可階段(The Project Chartering Phase)
(4) 系統運作及升級階段(The Onward and Upward Phase)
(2)5. 企業導入ERP系統的四個階段中,哪一階段的工作包括效益評估與延伸未來資訊系統計畫      (85)
(1) 方案許可階段(The Chartering Phase)
(2) 系統運作及升級階段(The Onward And Upward Phase)
(3) 適應新系統階段(The Shakedown Phase)
(4) 專案執行階段(The Project Phase)
(1)6. 企業導入ERP系統的四個階段中,哪一階段的工作包括組成專案小組、進行導入前評估以及選取ERP系統軟體與導入顧問      (86)
(1) 方案許可階段(The Chartering Phase)
(2) 系統運作及升級階段(The Onward And Upward Phase)
(3) 適應新系統階段(The Shakedown Phase)
(4) 專案執行階段(The Project Phase)
(4)7. 下列何者不是FI模組中的副模組(1) 總帳系統GL (2) 固定資產FA (3) 應付帳款AP (4) 獲利能力模組PA       (87)
(1) 1
(2) 2
(3) 3
(4) 4
(3)8. 使用量/使用時間、誰在使用、以及使用本質等指標,係屬於DeLone and McLean於1992年所提出的資訊系統(IS)成功模式中的哪一個構面的指標      (88)
(1) 系統品質構面
(2) 資訊品質構面
(3) 系統使用構面
(4) 使用者滿意度構面
(4)9. 依據Markus and Tanis (2000)所提,企業導入ERP系統可劃分為如下四個階段,請問其順序為何(1) 方案許可階段(The Chartering Phase) (2) 系統運作及升級階段( The Onward and Upward Phase) (3) 適應新系統階段(The Shakedown Phase) (4) 專案執行階段(The Project Phase)       (89)
(1) 1234
(2) 1243
(3) 1342
(4) 1432
(4)10. 降低作業成本、提高整體生產力、增加銷貨收入、提高市場佔有率、以及增加利潤等指標,係屬於DeLone and McLean於1992年所提出的資訊系統(IS)成功模式中的哪一個構面的指標      (90)
(1) 系統品質構面
(2) 資訊品質構面
(3) 對個人的衝擊構面
(4) 對組織的衝擊構面
(3)11. 下列哪一種績效指標係指營業淨利減去投資金額與公司要求之最低報酬率或資金成本的乘積,即營業淨利超出最低報酬率所要求之利潤的金額      (91)
(1) 投資報酬率(Return On Investment,ROI)
(2) 經濟附加價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
(3) 剩餘利益(Residual Income,RI)
(4) 會計報酬率
(2)12. 下列哪一種製造管理哲學的主要目的為追求以零缺點與減少無附加價值作業的方式來製造產品與遞送服務,而對於所有作業均強調追求品質      (92)
(1) 及時式生產(Just-In-Time Production,JIT)
(2) 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3) 作業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 Management,ABM)
(4) 品質成本控制(Quality Cost Control)
(1)13. 下列何者不是成本控制的直接工具      (93)
(1) 成本習性分析
(2) 標準成本制
(3) 責任會計
(4) 品質成本控制
(2)14.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所計算的會計淨利,其並不代表真正的利潤而須作一些調整,譬如R&D成本須調整由幾個會計期間來分攤,又如採用加速折舊法之折舊費用須調整為由真正受益期間來分攤等等,調整後的金額我們稱之為      (94)
(1) 投資報酬率(Return On Investment,ROI)
(2) 經濟附加價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
(3) 剩餘利益(Residual Income,RI)
(4) 會計報酬率
(1)15. 隨著自動化與電腦化製造技術之引進,還有一些製造管理哲學的倡行,使得製造環境有著很大的改變,主要有四項,下列哪一選項不是上述所提的技術或管理哲學      (95)
(1) 物料需求規劃
(2) 時間為基礎的競爭
(3) 電腦整合製造系統
(4) 彈性製造系統
(4)16. 下列有關ERP對管理會計的助益之敘述,何者是不正確的      (96)
(1) ERP可整合所有企業功能之資訊系統
(2) ERP可整合所有企業功能之資料,使資料有一致性
(3) ERP可即時提供管理決策有關之資訊
(4) 大部份的ERP套裝軟體可提供大部份非結構化管理決策所需之資訊
(3)17. 下列有關管理會計之敘述,何者是不正確的      (97)
(1) 管理會計之目的係提供內部管理決策所需要之會計資訊
(2) 管理會計之會計處理不須遵守一般公認會計原則
(3) 管理會計僅報導非貨幣性資訊
(4) 管理會計的處理對象為未來發生的交易事項
(3)18. 下列何者不是提供產品成本資訊的管理會計技術      (98)
(1) 分批成本制(Job Costing)
(2) 分步成本制(Process Costing)
(3) 成本數量利潤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
(4) 作業成本制(Activity-Based Costing)
(2)19. 一般認為管理會計必須提供「管理規畫與控制資訊(Planning And Control)」下列哪些課題不是屬於提供管理規畫與控制資訊的方法(1) 市場區隔(2) 績效衡量(3) 存貨規畫與控制(4) 品質成本控制(5) 產品訂價(6) 責任會計(7) 標準成本制(8) 成本分攤      (99)
(1) 12
(2) 58
(3) 56
(4) 67
(4)20. 下列哪些是提供管理規畫與控制的管理會計技術(1) 成本數量利潤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 (2) 預算編製(Budgeting) (3) 責任會計(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4)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100)
(1) 123
(2) 134
(3) 234
(4) 1234
 
考卷名稱:(81-100-20)-進階ERP規劃師財務管理測驗
字體大小:A  A  A 
池田大作名言:【15、嫉火看似噴向他人,但燒焦的卻是自己。】
1小時內上線人數:109 人

您有在博客來購物嗎?可以透過https://shoppingfun.co/31m3x?uid1=exam&uid2=text&uid3=link 連結去購物會有分潤支持網站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