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1. 依「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管理辦法」規定,第二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係指依電業法規定,設置容量在多少瓩以上並利用再生能源發電之自用發電設備? ( 13:再生能源相關法規之認識與運用-016) |
| (1) | 250 |
| (2) | 500 |
| (3) | 750 |
| (4) | 100 |
| | |
(3) | 2. 第三型太陽光電發電設備申請人,未於期限內完成發電設備之設置及併聯並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設備登記,應如何辦理展延? ( 13:再生能源相關法規之認識與運用-017) |
| (1) | 於屆期前 1 個月內敘明理由,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展延,展延期限不得逾 6 個月 |
| (2) | 於屆期前 1 個月內敘明理由,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展延,展延期限不得逾 1 年 |
| (3) | 於屆期前 2 個月內敘明理由,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展延,展延期限不得逾 6 個月 |
| (4) | 於屆期前 2 個月內敘明理由,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展延,展延期限不得逾 1 年 |
| | |
(4) | 3. 依「設置再生能源設施免請領雜項執照標準」規定,太陽光電發電設備設置於建築物屋頂或露臺,其高度自屋頂面或露臺面符合下列何者高度,得免依建築法規定申請雜項執照? ( 13:再生能源相關法規之認識與運用-018) |
| (1) | 6 公尺 |
| (2) | 5.5 公尺以下 |
| (3) | 5 公尺以下 |
| (4) | 4.5 公尺以下 |
| | |
(1) | 4.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與電業間因「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所生之爭議,應先如何處理: ( 13:再生能源相關法規之認識與運用-019) |
| (1) | 向經濟部申請調解 |
| (2) | 向經濟部提起訴願 |
| (3) | 提起行政訴訟 |
| (4) | 提起民事訴訟 |
| | |
(3) | 5. 依「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規定,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及其計算公式不需綜合考量下列何種因素? ( 13:再生能源相關法規之認識與運用-020) |
| (1) | 平均裝置成本 |
| (2) | 年發電量 |
| (3) | 線路併聯容量 |
| (4) | 運轉年限 |
| | |
(1) | 6.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屬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以迴避成本或第一項公告費率取其較低者躉購: ( 13:再生能源相關法規之認識與運用-021) |
| (1) |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購電第 10 年起 |
| (2) | 運轉超過 20 年 |
| (3) |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施行前,已運轉且未曾與電業簽訂購電契約 |
| (4) | 全國再生能源發電總設置容量達規定之獎勵總量上限後設置 |
| | |
(4) | 7. 依「設置再生能源設施免請領雜項執照標準」規定,申請第三型太陽光電發電設備設備登記時,如太陽光電發電設備達 100 瓩以上,下列何者非屬應檢附文件? ( 13:再生能源相關法規之認識與運用-022) |
| (1) | 依法登記執業之電機技師或相關專業技師辦理設計與監造之證明文件 |
| (2) | 監造技師簽證之竣工試驗報告 |
| (3) | 原核發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同意備案文件影本 |
| (4) | 與施工廠商簽訂之工程合約書 |
| | |
(3) | 8. 經營電力網之電業與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簽訂之購售電契約中應約定項目,不包括下列哪一事項? ( 13:再生能源相關法規之認識與運用-023) |
| (1) | 併聯 |
| (2) | 運轉 |
| (3) | 轉移 |
| (4) | 查核 |
| | |
(4) | 9. 有關太陽光電發電設備設置,下列何者非屬得免依建築法規定申請雜項執照之項目 ( 13:再生能源相關法規之認識與運用-024) |
| (1) | 於建築物屋頂設置,高度自屋頂面起算 3 公尺以下 |
| (2) | 於建築物露臺設置,高度自屋頂面起算 3 公尺以下 |
| (3) | 設置於屋頂突出物,高度自屋頂突出物面起算 1.5 公尺以下 |
| (4) | 設置於建築用地,高度自地面起算 5公尺以上,其設置面積或建蔽率無限制 |
| | |
(2) | 10. 有關「設置再生能源設施免請領雜項執照標準」所稱建築物,下列何者正確? ( 13:再生能源相關法規之認識與運用-025) |
| (1) | 依建築法規定取得使用執照的雜項工作物 |
| (2) | 依建築法規定取得建造執照及其使用執照者 |
| (3) | 公有建築物 |
| (4) | 與建築法所稱建築物相同 |
| | |
(1) | 11. 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應由依法登記開業或執業之專業人員出具結構安全證明書,不包括下列何者? ( 13:再生能源相關法規之認識與運用-026) |
| (1) | 機械技師 |
| (2) | 土木技師 |
| (3) | 建築師 |
| (4) | 結構技師 |
| | |
(4) | 12. 太陽光電發電設備設置於屋頂,下列何者正確? ( 13:再生能源相關法規之認識與運用-027) |
| (1) | 不得超出外牆 1 公尺 |
| (2) | 不得超出外牆 1.5 公尺 |
| (3) | 不得超出外牆 2 公尺 |
| (4) | 不得超出該設置區域 |
| | |
(2) | 13. 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應於何時即可向所在地主管建築機關申請免雜項備查? ( 13:再生能源相關法規之認識與運用-028) |
| (1) | 取得併聯同意後 |
| (2) | 取得同意備案後 |
| (3) | 與經營電力網之電業簽約後 |
| (4) | 完工後 |
| | |
(3) | 14. 設置多少裝置容量之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於設置前得認定為太陽光電發電設備? ( 13:再生能源相關法規之認識與運用-029) |
| (1) | 1 瓦以上 |
| (2) | 100 瓦以上 |
| (3) | 1 瓩以上 |
| (4) | 10 瓩以上 |
| | |
(3) | 15.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與電業間之爭議,中央主管機關原則應於受理申請調解之日起多久內完成? ( 13:再生能源相關法規之認識與運用-030) |
| (1) | 1 個月 |
| (2) | 2 個月 |
| (3) | 3 個月 |
| (4) | 6 個月 |
| | |
(134) | 16. 下列何者為「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之主要立法目的? ( 13:再生能源相關法規之認識與運用-031) |
| (1) | 增進能源多元化 |
| (2) | 推廣抽蓄式水力利用 |
| (3) | 改善環境品質 |
| (4) | 增進國家永續發展 |
| | |
(123) | 17. 下列何者為「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所定義的再生能源? ( 13:再生能源相關法規之認識與運用-032) |
| (1) | 太陽能 |
| (2) | 風力 |
| (3) | 生質能 |
| (4) | 化石燃料經蒸汽重組所生產的氫能 |
| | |
(124) | 18. 下列何者為「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所定之基金用途? ( 13:再生能源相關法規之認識與運用-033) |
| (1) | 再生能源電價之補貼 |
| (2) | 再生能源設備之補貼 |
| (3) | 設置融資利息之補貼 |
| (4) | 再生能源之示範補助及推廣利用 |
| | |
(13) | 19. 依「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規定,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所在地經營電力網之電業,其併聯及躉購義務為何? ( 13:再生能源相關法規之認識與運用-034) |
| (1) | 衡量電網穩定性,在現有電網最接近再生能源發電集結地點予以併聯、躉購 |
| (2) | 不必提供該發電設備停機維修期間所需之電力 |
| (3) | 非有正當理由,並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不得拒絕併聯 |
| (4) | 不計成本負擔經濟合理性受理併聯 |
| | |
(13) | 20. 依「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規定,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 13:再生能源相關法規之認識與運用-035) |
| (1) | 電業衡量電網穩定性,在現有電網最接近再生能源發電集結地點予以併聯、躉購 |
| (2) | 在既有線路外,加強電力網之成本,由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負攤 |
| (3) | 電業躉購再生能源電能,應與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簽訂契約 |
| (4) |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及電力網連接之線路,由經營電力網之電業興建及維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