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1.實施整體系統連結整合測試抽驗前,應依工程設備性質檢討,要求提交相關之紀錄及報告,參考如下: (581) |
| (1) | 全程操作及調整紀錄 |
| (2) | 功能異常時之檢測報告書、完整之試運轉報告書 |
| (3) | 各種不同操作模式,包括最佳之操作模式 |
| (4) | 以上皆是 |
| | |
(4) | 2.對於系統運轉之測試抽驗,應依工程設備性質,檢討訂定下列系統運轉抽驗項目: (582) |
| (1) | 個別系統之獨立功能測試 |
| (2) | 系統組合測試、系統清理及排放測試 |
| (3) | 相關測試或應用表單及使用方法 |
| (4) | 以上皆是 |
| | |
(1) | 3.廠驗定義為廠商訂製材料設備後,經由製造商依所訂製之規格製造成下列何者,且於出貨前,至工廠裡作品質與規格及功能的相關測試? (583) |
| (1) | 半成品在未組裝 |
| (2) | 成品在未組裝 |
| (3) | 半成品組裝完成 |
| (4) | 成品組裝完成 |
| | |
(2) | 4.統包商應依據契約及基本設計內容辦理 (584) |
| (1) | 整體規畫 |
| (2) | 細部設計 |
| (3) | 分項工程數量計算 |
| (4) | 詳細價目表,經機關核定後,監造單位應即據以訂定分項工程品質管理標準 |
| | |
(4) | 5.經抽驗發現材料與設備不合格,應通知廠商之事項,下列何者為非? (585) |
| (1) | 退料 |
| (2) | 辦理矯正與預防措施 |
| (3) | 訂定不合格追蹤管制表定期列管其改善情形 |
| (4) | 不需退料,仍可繼續使用 |
| | |
(4) | 6.對材料設備之核定程序,應包含材料設備之送審項目 (586) |
| (1) | 型錄規格、材料規範、樣品 |
| (2) | 試驗報告協力廠商產能暨相關證明文件 |
| (3) | 監造單位之審查時限、退回施工廠商修正時間列管 |
| (4) | 以上皆是 |
| | |
(2) | 7.下列何者非整體施工計畫內容? (587) |
| (1) | 施工作業管理 |
| (2) | 工程項目 |
| (3) | 施工測量 |
| (4) | 緊急應變及防災計畫 |
| | |
(3) | 8.對廠商施工計畫送審應管制注意的時程有 (588) |
| (1) | 送審時程 |
| (2) | 修改時程 |
| (3) | 送審及修改時程 |
| (4) | 不需特別管制 |
| | |
(4) | 9.分項品質計畫除機關及監造單位另有規定外,應包括 (589) |
| (1) | 施工要領 |
| (2) | 品質管理標準 |
| (3) | 材料與施工檢驗程序、自主檢查表 |
| (4) | 以上皆是 |
| | |
(2) | 10.有關監造組織,下列何者有誤? (590) |
| (1) | 監造組織內相關人員之經歷、工作職掌及職責應劃分明確 |
| (2) | 監造人員職掌及職責,應以職位說明,宜針對特定人選說明 |
| (3) | 監造組織應配合工程實際需求訂定 |
| (4) | 監造人員應先報經工程主辦機關核定後,由工程主辦機關填報於工程會資訊網路登錄表備查 |
| | |
(3) | 11.工程概要應扼要說明工程內涵,下列何者非其內容 (591) |
| (1) | 施工面積大小 |
| (2) | 施工時程 |
| (3) | 工程進度 |
| (4) | 工程介面等 |
| | |
(4) | 12.監造單位核定廠商之分項施工計畫後,下列與監造計畫訂定內容不同時,監造計畫須辦理進版或增訂? (592) |
| (1) | 檢驗停留點 |
| (2) | 管理標準 |
| (3) | 抽查表 |
| (4) | 以上皆是 |
| | |
(4) | 13.監造計畫應於工程決標前完成核定程序,以何種方式交由廠商配合辦理? (593) |
| (1) | 監造單位親送 |
| (2) | 監造單位函送 |
| (3) | 主辦機關親送 |
| (4) | 主辦機關函送 |
| | |
(3) | 14.監造計畫應於工程發包前提報甲方審核,何時完成核定程序? (594) |
| (1) | 開工前 |
| (2) | 開工後 |
| (3) | 決標前 |
| (4) | 決標後 |
| | |
(4) | 15.監造計畫其內容係依作業要點規定之章節編排,惟監造工作之範疇,除品質外尚包括下列何者? (595) |
| (1) | 預算之掌控 |
| (2) | 工程進度管控 |
| (3) | 現場安衛環保 |
| (4) | 以上皆是 |
| | |
(4) | 16.本監造計畫製作綱要(以下簡稱計畫綱要)係以以下何者金額以上工程規模為基準編訂? (596) |
| (1) | 新台幣一百萬元以上 |
| (2) | 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上未達新臺幣一千萬元 |
| (3) | 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上未達五千萬元 |
| (4) | 新臺幣五千萬元以上 |
| | |
(1) | 17.工地品管人員對工地管理組織的內部稽核項目不包括? (597) |
| (1) | 不合格品之管制, |
| (2) | 施工人員應具備執行工作的基本知能, |
| (3) | 施工圖表是否落實執行, |
| (4) | 文件及紀錄查證 |
| | |
(2) | 18.矯正與預防措施,下列何者正確? (598) |
| (1) | 預防措施若達成效,回饋至矯正措施 |
| (2) | 預防措施效果不彰,重新執行矯正措施 |
| (3) | 矯正措施若達成效,回饋到品質制度面 |
| (4) | 矯正廣義定義在防患未然 |
| | |
(4) | 19.矯正採行之措施,不包含下列何項? (599) |
| (1) | 程序修改 |
| (2) | 制度面修改 |
| (3) | 人員調派 |
| (4) | 消除潛在不符合之原因 |
| | |
(2) | 20.不合格品之管制之措施,下列何項有誤? (600) |
| (1) | 材料/設備與施工分別訂定管制程序, |
| (2) | 依材料/設備不符合程度訂定不同之管制方式, |
| (3) | 施工缺失頻率高應辦理不合格報告及通知, |
| (4) | 通知品管人員適當檢討辦理矯正與預防措施之需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