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自主檢查之填寫,為下列何者的職掌? (601) |
| (1) | 現場工程師 |
| (2) | 工地主任 |
| (3) | 專任工程人員 |
| (4) | 品管人員 |
| | |
(4) | 2.稽核自主檢查之填寫詳實度,為下列何者的職掌? (602) |
| (1) | 監造人員 |
| (2) | 工地主任 |
| (3) | 專任工程人員 |
| (4) | 品管人員 |
| | |
(3) | 3.自主檢查表於製作時,下列何項有誤? (603) |
| (1) | 依品質管理標準表內之檢查項目與標準訂定, |
| (2) | 不應該有主辦機關的簽署欄位, |
| (3) | 需有品管人員的簽署欄位, |
| (4) | 不應該有監造單位的簽署欄位 |
| | |
(3) | 4.設備功能運轉檢測未完成改善,應透過何種表單進行追蹤? (604) |
| (1) | 材料設備送審管制總表 |
| (2) | 自主檢查表 |
| (3) | 材料設備檢(試)驗管制總表 |
| (4) | 品質管理標準表 |
| | |
(2) | 5.下列何項不屬於材料設備選定及進料前之管制作業檢討內容? (605) |
| (1) | 是否取樣送驗, |
| (2) | 廠驗時間, |
| (3) | 進料時間, |
| (4) | 送驗試驗室核備 |
| | |
(1) | 6.品質管理標準須檢討之內容不包含下列何項? (606) |
| (1) | 施工方法, |
| (2) | 管理要項, |
| (3) | 施工流程, |
| (4) | 管理紀錄 |
| | |
(4) | 7.施工要領重點應不包含下列何項? (607) |
| (1) | 施工機具, |
| (2) | 施工方法, |
| (3) | 使用材料, |
| (4) | 施工自主檢查 |
| | |
(3) | 8.分項品質計畫其內容除機關及監造單位另有規定外,應不包括? (608) |
| (1) | 施工要領, |
| (2) | 品質管理標準, |
| (3) | 不合格品管制, |
| (4) | 自主檢查表 |
| | |
(4) | 9.檢驗停留點之訂定,不包括下列何項? (609) |
| (1) | 工項施作完成時, |
| (2) | 關鍵隱蔽作業點, |
| (3) | 影響結構強度之關鍵作業點, |
| (4) | 材料施作完成時 |
| | |
(3) | 10.施工抽查標準表的「不定期」屬於下列何項填寫欄位? (610) |
| (1) | 抽查頻率, |
| (2) | 抽查項目, |
| (3) | 抽查時機, |
| (4) | 抽查方法 |
| | |
(1) | 11.施工抽查標準表的訂定,下列何者錯誤? (611) |
| (1) | 抽查時機均為檢驗停留點, |
| (2) | 包含施工前中後流程, |
| (3) | 包含不符合的處理方式, |
| (4) | 包含抽查方法 |
| | |
(1) | 12.驗廠的定義,下列何者正確? (612) |
| (1) | 對工廠進行審核和評估, |
| (2) | 至工廠裡作品質與規格測試, |
| (3) | 時間為向廠商訂製材料設備後, |
| (4) | 至工廠裡作功能測試 |
| | |
(3) | 13.下列何者不是監造單位所使用的表單? (613) |
| (1) | 材料設備抽驗紀錄表 |
| (2) | 材料設備送審管制總表 |
| (3) | 材料及施工檢驗申請單 |
| (4) | 不合格追蹤管制表 |
| | |
(2) | 14.下列何項目不宜放入材料設備檢(試)驗管制總表的欄位中? (614) |
| (1) | 契約詳細表項次, |
| (2) | 送審資料, |
| (3) | 預定進場日期, |
| (4) | 抽(取)樣頻率 |
| | |
(1) | 15.下列何項目不宜放入材料設備送審管制總表的欄位中? (615) |
| (1) | 抽試驗結果, |
| (2) | 契約數量, |
| (3) | 實際送審日期, |
| (4) | 是否取樣試驗 |
| | |
(2) | 16.品質計畫的審查,不宜應依下列何項訂定審查表? (616) |
| (1) | 契約 |
| (2) | 施工計畫 |
| (3) | 品質管理作業要點 |
| (4) | 權責分工表 |
| | |
(3) | 17.工程師八大倫理守則,何者為非? (617) |
| (1) | 強化專業形象 |
| (2) | 共創團隊績效 |
| (3) | 迎合上意 |
| (4) | 增進公眾福祉 |
| | |
(2) | 18.工程師對同僚的責任,何者為非? (618) |
| (1) | 分工合作 |
| (2) | 彼此利用 |
| (3) | 主動積極 |
| (4) | 相互協助提攜 |
| | |
(4) | 19.工程師對僱主的責任,何者為非? (619) |
| (1) | 真誠服務 |
| (2) | 彼此相互尊重,開誠佈公 |
| (3) | 互信互利 |
| (4) | 實問虛答 |
| | |
(4) | 20.工程師對專業的責任,何者為非? (620) |
| (1) | 發揮專業知能 |
| (2) | 嚴守職業本分 |
| (3) | 吸收科技新知 |
| (4) | 經營人際關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