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1.未訂定各材料/設備及施工之品質管理標準及材料/設備及施工之檢驗停留點,是屬於誰的責任缺失: (1981) |
| (1) | 承包商 |
| (2) | 監造單位 |
| (3) | 工程主辦機關 |
| (4) | 視情況而定 |
| | |
(3) | 2.工程契約內未依「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作業要點」規定,明定廠商提報品質計畫與應含之內容,或二千萬元以上工程,未規定品管人員資格、人數及更換規定,是屬於誰的責任缺失: (1982) |
| (1) | 承包商 |
| (2) | 監造單位 |
| (3) | 工程主辦機關 |
| (4) | 視情況而定 |
| | |
(3) | 3.各項施工計畫和品質計畫規定應由承包商按進度階性提出,免影嚮進料時間和施工進度,其審查最終核定權係 (1983) |
| (1) | 承包商按時程提出送審即可 |
| (2) | 監造單位審查核准即可 |
| (3) | 主辦機關核備即可 |
| (4) | 沒硬性規定 |
| | |
(3) | 4.在結構、機電界面整合圖樣(SEM)作業流中,若發現有機電設備或管線與建築結構相碰撞衝突時,其解決之措施係 (1984) |
| (1) | 協調修改建築設計圖 |
| (2) | 協調結構設計修改結構圖 |
| (3) | 協調水電、機電設施調整路徑高程 |
| (4) | 請主辦機關辦理變更設計 |
| | |
(2) | 5.在工程品質缺失處理流程中,對於重大缺失由監造單位填具「品質矯正通知」交承商調查改善,並要求將矯正行動簽註在「答覆」欄內;惟監造單位對「答覆」不同意時,得在「評估」欄簽註不能接受之理由,惟若雙方仍有歧見時,該由誰做核定 (1985) |
| (1) | 工地主任 |
| (2) | 監造主任 |
| (3) | 主辦機關 |
| (4) | 品管人員 |
| | |
(1) | 6.施工過程中不管機關、監造單位或承商之任何品質管理之活動,均有可能發現工程實質或文件紀錄之缺失,各單位之改善、預防等做法是 (1986) |
| (1) | 書面通知 |
| (2) | 開會討論 |
| (3) | 快速反應告之,以收時效 |
| (4) | 拍照,錄影存證 |
| | |
(3) | 7.當原訂之管理標準經檢驗和查驗發現無法達成預期成果時必須進行缺失改善或矯正預防,請問在實際工程施工中,以何種工程項目易發生此現象而進行調整、修訂以符工程實需 (1987) |
| (1) | 門窗工程 |
| (2) | 結構工程 |
| (3) | 基礎工程 |
| (4) | 照明工程 |
| | |
(2) | 8.自主檢查表的使用方法,下列何者錯誤? (1988) |
| (1) | 逐項檢查並紀錄 |
| (2) | 品管人員簽字,並註明檢查日期代表區位 |
| (3) | 編排分類號碼、次數、頁數等 |
| (4) | 應註明該次檢查區位或範圍,作為估驗依據 |
| | |
(4) | 9.在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作業要點中,明示執行內部品質稽核工作的人員是 (1989) |
| (1) | 監造單位 |
| (2) | 工地主任 |
| (3) | 主辦機關 |
| (4) | 品管人員 |
| | |
(1) | 10.施工過程中品質是否有缺失,必須由檢查並與管理標準值對照是否合格才算數,因此自主檢查的存在至屬重要,請問紀錄該表中之檢查值是由何人執行紀錄 (1990) |
| (1) | 現場工程師 |
| (2) | 工地主任 |
| (3) | 品管工程師 |
| (4) | 以上均是 |
| | |
(3) | 11.在施工執行檢驗過程或工程竣工驗收時,遇有對品質標準在契約,法令和施工規範中均查無標準值或規定時,應如何執行檢核功效? (1991) |
| (1) | 由承商自提標準 |
| (2) | 由監造單位自行決定 |
| (3) | 無相關規定以甲乙雙方協定數據為之 |
| (4) | 以上均是 |
| | |
(3) | 12.在材料或設備經監造或機關核定後進入工地時,依品管規定在何時,承商即可辦理估驗付款? (1992) |
| (1) | 主要進場經盤點廠牌、材質和數量,拍照存證即可 |
| (2) | 先經承商自主檢查合格並檢具檢查或成果資料時 |
| (3) | 需經監造單位配合查證作業符合規範或審查要求合格後 |
| (4) | 契約主文有明定可先請領部份款,因此尚不需經查驗即可,以符契約規定 |
| | |
(2) | 13.承包商在完成自主檢查並記錄於檢查表中後,何時要提出工程檢驗申請單交監造單位進行品質查證作業 (1993) |
| (1) | 自檢表有確實填實並簽名即可 |
| (2) | 若有缺失應進行改善,並將改善之前、中、後照片備查後 |
| (3) | 工程檢驗申請單簽名蓋章即可交監造單位查證 |
| (4) | 有缺失無需改善,俟監造單位查證後,再一併改善即可 |
| | |
(1) | 14.在執行施工檢驗作業時,監造單位在RC結構建築中進行檢驗停留點查驗的部份,指的是 (1994) |
| (1) | 牆柱和樑版封模、灌漿前 |
| (2) | 牆、柱封模前 |
| (3) | 樑、版灌漿前 |
| (4) | 監造單位自認為有必要時 |
| | |
(3) | 15.在施工/品質計畫管制作業中,下列何者不屬於監造單位管理之責? (1995) |
| (1) | 契約內要編列品管費用,材料設備之檢驗或系統功能運轉測試費用 |
| (2) | 於工地現場陳列樣品及工法展示 |
| (3) | 不需督導廠商執行工地安全衛生交通維持及環境保護等工作 |
| (4) | 自主檢查表未確實記載檢查值 |
| | |
(3) | 16.在一般工程未編定BIM預算時,為能確實做好工程界面的整合,於開標決標後,最有積極有效的工程管理措施和重點係 (1996) |
| (1) | 遇到工程界面衝突時要求變更設計 |
| (2) | 函請發包單位開工後,立即追加預算,免產生事後耽擱工進 |
| (3) | 施工後定期召開施工界面檢討會,由有經驗工程師提前檢討 |
| (4) | 請設計單位函請機關追加預算,提前修正設計解決界面問題 |
| | |
(4) | 17.工程材料試驗報告之結果出爐,主要認定是否合格與否,在於 (1997) |
| (1) | 試驗所在地符合TAF試驗室 |
| (2) | 試驗之數據符合契約或法規之規定 |
| (3) | 試驗報告上需有判讀簽章 |
| (4) | 以上均是 |
| | |
(3) | 18.品質規定中,工程決標後除了訂約完成並提出計畫書解除列管後方得正式開工,主要認定可開工的關鍵時機取決於何時後,方可開工? (1998) |
| (1) | 訂約完成手續後,隨時可開工 |
| (2) | 分項施工計畫書提出後即可工 |
| (3) | 整體施工計畫書提出後,方可開工 |
| (4) | 整體施工計畫書和整體品質計畫書提出後 |
| | |
(2) | 19.承包商提出各項施工計畫書審查後,一經函覆需依審查意見表再提送審查時,其修改時限之規定為何? (1999) |
| (1) | 只要不影嚮工程進度,隨時均可再提送審查 |
| (2) | 以契約書內容之品質作業規定之時限內提出 |
| (3) | 依函覆修正計畫書之公文所載時間為限 |
| (4) | 沒有規定修正之時效規定 |
| | |
(1) | 20.各分項工程計畫書雖然需提送審查方准進料、施工,惟在施工前契約工法是否安全仍係重要課題,請問依營造業法之規定,是應由誰做行檢討的角色 (2000) |
| (1) | 專任工程人員 |
| (2) | 工地主任 |
| (3) | 營造負責人 |
| (4) | 原設計單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