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利用開挖區四周邊坡,來消除側向土水壓力,並利用土壤的自立性,達到開挖壁面穩定的一種基礎開挖工法,為下列何者? (2141) |
| (1) | 斜坡明挖工法 |
| (2) | 島式工法 |
| (3) | 壕溝式工法 |
| (4) | 逆打工法 |
| | |
(4) | 2.球狀形土壤和片狀形土壤在(透水性)之敘述,下列何者是正確? (2142) |
| (1) | 球狀形土壤不帶電,為不吸水材料,當水遇到球狀形土壤時,能夠在顆粒間孔隙中流動, |
| (2) | 若土壤為優良級配和相對密度較高之球狀形土壤,由於排列組合較緊密,孔隙較小所以滲透性較差, |
| (3) | 不良級配和相對密度較低之球狀形土壤,顆粒間孔隙較大,水可以自由進出此時滲透性較佳, |
| (4) | 以上皆是 |
| | |
(2) | 3.明挖作業時,為了使開挖面或斜坡保持穩定狀態,以及工作面保持乾燥便於施工作業,一般會將地下水位降至開挖面以下多少? (2143) |
| (1) | 0m |
| (2) | 1~2m |
| (3) | 4~5m |
| (4) | 9~10m |
| | |
(3) | 4.球狀形土壤顆粒之間因無吸附水層,顆粒間是利用直接接觸產生摩擦角(φ),摩擦角的大小來自於級配優良與否,優良級配可以提供較大的摩擦角,試問由τ=c+σtanψ公式可得知球狀形土壤剪力強度來自下列何者敘述? (2144) |
| (1) | 正向應力σ提供 |
| (2) | 摩擦角φ提供 |
| (3) | 正向應力σ及摩擦角φ共同提供 |
| (4) | 以上皆非 |
| | |
(1) | 5.若於紅土卵礫石層中構築擋土壁時,適用何種擋土工法? (2145) |
| (1) | 鋼軌板條工法 |
| (2) | 鋼鈑樁工法 |
| (3) | 預壘樁工法 |
| (4) | 以上皆非 |
| | |
(2) | 6.某基地位於級配優良卵礫石層,營造廠採用斜坡明挖工法施作基礎開挖,於地下室施作期間,開挖邊坡必須長時間閒置,現有地工格網和帆布兩種材料,試問該選用何種材料覆蓋坡面? (2146) |
| (1) | 地工格網, |
| (2) | 帆布, |
| (3) | 不必覆蓋, |
| (4) | 以上皆非 |
| | |
(4) | 7.林口紅土卵礫石層分類之結果為〝GC〞,試問剪力強度由誰主控? (2147) |
| (1) | 礫石 |
| (2) | 沈泥 |
| (3) | 砂土 |
| (4) | 黏土 |
| | |
(2) | 8.開挖面以下為透水性良好之砂質地盤,當基地內外兩側水位差甚大時,會使地下水由擋土壁底端上湧至開挖面,情況嚴重時,滲流水會夾帶沉泥及細砂而造成淘空現象? (2148) |
| (1) | 管湧, |
| (2) | 砂湧, |
| (3) | 基礎上浮, |
| (4) | 塑性流隆起 |
| | |
(2) | 9.有關片狀形土壤剪力強度之敘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2149) |
| (1) | 當黏土含水量低時,意謂顆粒的吸附水層較薄,黏滯性高,剪力強度較高 |
| (2) | 片狀形土壤剪力強度由級配決定 |
| (3) | 當黏土含水量高時,意謂顆粒的吸附水層較厚,黏滯性低,剪力強度較低 |
| (4) | 片狀形土壤的剪力強度主要由凝聚力C提供 |
| | |
(1) | 10.地下連續壁若因施工不慎而產生孔洞,在孔洞處形成透水路徑,當水力坡降大到足以破壞土壤顆粒間的黏結力及摩擦力後,地下水將土壤帶出,同時持續往上游面延伸掏空,形成滲流管道,此現象稱為? (2150) |
| (1) | 管湧, |
| (2) | 砂湧, |
| (3) | 基礎上浮, |
| (4) | 隆起 |
| | |
(4) | 11.地下室土方開挖過程,連續壁發生管湧的大量漏水事故,導致開挖區外地下水夾帶粉土或細砂,經由漏水處之孔隙湧入基地內,進而掏空基地外土層,造成連續壁外側大區域之地層下陷。如果第一時間在連續壁外側緊急灌漿阻塞漏水,最好不要採用下列何種緊急的搶救方式? (2151) |
| (1) | 在連續壁外側緊急二徑灌注漿液,採用速凝的漿液 |
| (2) | 開挖區緊急注水平衡連續壁內外側水壓 |
| (3) | 在開挖區內進行連續壁止漏緊急灌漿 |
| (4) | 在連續壁外側採用緊急高壓噴射灌漿,阻塞漏水 |
| | |
(1) | 12.以海邊的砂灘為例,試比較在濕砂區、潮砂區以及乾砂區砂土承載力的大小關係為何? (2152) |
| (1) | 潮砂區>乾砂區>濕砂區, |
| (2) | 潮砂區<乾砂區<濕砂區, |
| (3) | 潮砂區=乾砂區=濕砂區, |
| (4) | 以上皆非 |
| | |
(4) | 13.球狀形土壤在(剪力強度)之敘述,下列何者是正確? (2153) |
| (1) | 主要是依靠顆粒間接觸所產生的摩擦力來提供, |
| (2) | 由顆粒間正向應力σ及摩擦係數ψ而定, |
| (3) | 由顆粒形狀、級配、圍壓力三者的性質呈現出來, |
| (4) | 以上皆是 |
| | |
(3) | 14.土壤分類法之結果為"粗粒料",若通過200號篩土壤含量小於5%,土壤的剪力強度及滲透性由誰主控? (2154) |
| (1) | 粗料含水量 |
| (2) | 細料含水量 |
| (3) | 粗料的級配 |
| (4) | 以上皆非 |
| | |
(1) | 15.某自然含水量為40﹪之片狀形土壤,經試驗得其液性限度為35,試問屬於何種土壤? (2155) |
| (1) | 極軟弱, |
| (2) | 軟弱, |
| (3) | 堅硬, |
| (4) | 極堅硬 |
| | |
(4) | 16.下列分類符號中,何者不是統一土壤分類之土壤? (2156) |
| (1) | GC |
| (2) | SM |
| (3) | MH |
| (4) | MC |
| | |
(1) | 17.下列四種不同含水量狀態的黏土,請問何種狀態的黏土剪力強度最大? (2157) |
| (1) | 固態 |
| (2) | 半固態 |
| (3) | 塑態 |
| (4) | 液態 |
| | |
(3) | 18.球狀型土壤與片狀型土壤之物理與工程性質,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2158) |
| (1) | 片狀型土壤的比表面積大,造成顆粒表面帶有負電荷,所以具有吸水性 |
| (2) | 球狀型土壤的工程性質與級配有關 |
| (3) | 在篩分析試驗裡,通過200#篩的土壤都是片狀型土壤 |
| (4) | 片狀型土壤的工程性質與含水量有關 |
| | |
(4) | 19.下列何者為片狀形土壤(黏土)承載強度的重要因素? (2159) |
| (1) | 單位體積重 |
| (2) | 孔隙比 |
| (3) | 粒徑 |
| (4) | 含水量 |
| | |
(3) | 20.基礎開挖施作地下室結構體完成後,由於抽拔中間柱時將形成孔洞,地下水容易因為摩擦阻抗減小的關係,挾帶土砂往上滲流。在有可能產生此種砂湧災害的工址,一般是建議採用何種方法處理中間柱,以避免砂湧發生? (2160) |
| (1) | 不斷的打擊中間柱,以貫穿黏土層, |
| (2) | 拔除中間柱的方式處理, |
| (3) | 截斷中間柱的方式處理, |
| (4) | 增長中間柱長度的方式處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