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在全球前七大溫室氣體中,何種方式產生之主要溫室氣體對地球威脅最大且多 (5) |
| (1) | 燃燒化石燃料 |
| (2) | 反芻動物與垃圾填埋場排放 |
| (3) | 冷氣及製冷設備排放 |
| (4) | 農作物肥料使用排放 |
| | |
(4) | 2.巴黎協議為本世紀末,也就是西元幾年前,將全球平均溫度上升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準上的攝氏 2 度,最好是 1.5 度內 (7) |
| (1) | 2030 |
| (2) | 2050 |
| (3) | 2060 |
| (4) | 2100 |
| | |
(1) | 3.溫度上升是不可逆的變化,除非進行什麼樣的方法,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才有可能減緩 (8) |
| (1) | 碳捕捉封存 |
| (2) | 燃燒氫氣 |
| (3) | 增加降雨 |
| (4) | 減少排碳 |
| | |
(3) | 4.何謂國家自定貢獻 (9) |
| (1) | 各國發布給國內人民經濟所得的貢獻比例 |
| (2) | 各國要求他國進口商品時須繳交自定碳關稅 |
| (3) | 各國衡量自身能力與經濟發展狀況下訂定合理減碳目標 |
| (4) | 歐盟為各國訂定之合理減碳目標 |
| | |
(4) | 5.金管會分階段推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於 2023 年針對資本額多少億以上之上市櫃公司,要求其應編制及申報永續報告書,並揭露氣候相關資訊,同時上報至董事會公告排程 (14) |
| (1) | 1000 |
| (2) | 500 |
| (3) | 200 |
| (4) | 20 |
| | |
(3) | 6.現在全世界透過碳稅、碳排放交易系統(ETS)作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工具。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5) |
| (1) | ETS 是一個排放權交易制度,設置一定的排放權額度,並將這些額度分配給參與者(通常是企業)。參與者可以交易這些排放權額度,即購買或出售權益 |
| (2) | 碳稅是一種對排放溫室氣體徵收的稅費 |
| (3) | 兩者皆是由政府根據目標和政策考量制定價格 |
| (4) | 擁有排放額度的企業成為碳市場的投資者,透過碳價信號影響企業決策或是更進一步的影響碳市場價格 |
| | |
(3) | 7.關於臺灣環保署納管之事業在溫室氣體盤查規範中的敘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7) |
| (1) | 組織邊界依管制編號為單位進行盤查登錄,非同一管制編號之事業則應分別盤查登錄 |
| (2) | 現階段僅需鑑別及量化直接與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源,而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源之鑑別及其量化非環保署必要填報資料 |
| (3) | 報告邊界依照企業之盤查目的與預期使用者之需求選擇範疇即可,並無硬性規定 |
| (4) | 若企業為金管會指定之上市櫃公司,同為環保署公告納管事業,該事業須依據環保署程序進行盤查,此企業中非屬環保署公告納管事業的其他事業體則依循金管會規定進行盤查 |
| | |
(2) | 8.透過購買或出售來抵減無法透過減量降低的碳排放量(例如生產過程之必要排放),達到特定邊界內整體淨零排放(即排碳量不再增加),稱作什麼 (20) |
| (1) | 負碳排 |
| (2) | 碳中和 |
| (3) | 氣候中和 |
| (4) | 碳減量 |
| | |
(1) | 9.下列關於 ISO 14064-1:2018 版本中的排放源鑑別,何者敘述錯誤 (28) |
| (1) | 組織應盤查所有類別之排放,包含 C1 到 C6 皆應量化報告 |
| (2) | 鑑別溫室氣體排放可歸類為直接排放或間接排放,以及各排放範疇內包含之排放源類型 |
| (3) | 目前國內法規盤查都僅要 C1 直接排放與 C2 間接能源輸入 |
| (4) | 類別 C3~6 依照重大性評估原則決定哪些要納入,這部分由企業自行設計輔助表單建立原則,檢視對於企業來說重大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有哪些需要納入盤查,舉例來說,最簡單就是排放量的多寡、或是利害關係人更關注什麼項目…等等 |
| | |
(3) | 10.下列何者意指計算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透過植樹等方式吸收這些二氧化碳,達成環保與平衡的最終目標 (38) |
| (1) | 碳足跡 |
| (2) | 碳標籤 |
| (3) | 碳中和 |
| (4) | 碳交易 |
| | |
(1) | 11.下列何者不屬於 ISO 14064-1:2018 中有關報告邊界的定義範圍 (40) |
| (1) | 報告書中應指出包含在本次盤查中的組織範圍界定 |
| (2) | 鑑別與組織相關的直接或間接溫室氣體之排放和移除 |
| (3) | 組織使用產品造成之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
| (4) | 使用來自組織之產品造成之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
| | |
(4) | 12.在進行組織溫室氣體盤查時,可以採用何種方法來界定設施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移除量不包含 (42) |
| (1) | 營運控制法 |
| (2) | 財務控制法 |
| (3) | 股權持分法 |
| (4) | 土地劃分法 |
| | |
(3) | 13.依據 ISO 14064-1:2018 的定義,自大氣中移除溫室氣體的過程稱為 (46) |
| (1) | 碳燃燒 |
| (2) | 溫室氣體排放 |
| (3) | 溫室氣體匯 |
| (4) | 碳權 |
| | |
(1) | 14.依據 ISO 14064-1:2018 的定義,對根據歷史數據與資訊作成之聲明,判定此聲明是否實質上正確並符合準則,進行評估的過程稱為 (51) |
| (1) | 查證 |
| (2) | 合規 |
| (3) | 佐證 |
| (4) | 證據 |
| | |
(4) | 15.下列何者不是溫室氣體排放計算可用之方法 (54) |
| (1) | 排放係數法 |
| (2) | 質量平衡法 |
| (3) | 直接監測法 |
| (4) | 採購數量法 |
| | |
(2) | 16.一般而言下列何種溫室氣體不屬於直接燃燒而產生的 (56) |
| (1) | CH4 |
| (2) | NF3 |
| (3) | N2O |
| (4) | CO2 |
| | |
(1) | 17.目前事業單位向環保署申報溫室氣體排放應採用 IPCC 何種版本的 GWP值 (57) |
| (1) | AR4 |
| (2) | AR5 |
| (3) | AR6 |
| (4) | TAR |
| | |
(4) | 18.一台柴油發電機於盤查期間內使用了 8 公升的柴油,已知柴油 CO2 係數為 2.6,GWP 為 1;CH4 係數為 0.00011,GWP 為 27;N2O 係數為 0.00002,GWP 為 273,其產生多少 KgCO2e (58) |
| (1) | 8*2.6*1+8*0.00011*27=20.824 |
| (2) | 8*2.6*1+8*0.00011*27+8*0.00002*273/1000=0.0209 |
| (3) | 8*2.6*1+8*0.00011*27+8*0.00002*273*2/1000=0.0418 |
| (4) | 8*2.6*1+8*0.00011*27+8*0.00002*273=20.867 |
| | |
(1) | 19.SDG 影響力標準與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 (ESG) 因素有何關聯? (2) |
| (1) | ESG 因素已納入 SDG Impact 標準。 |
| (2) | SDG Impact 標準排除了 ESG 因素。 |
| (3) | SDG Impact 標準建議對 ESG 採取獨立的方法。 |
| (4) | ESG 因素對於永續性並不重要 |
| | |
(1) | 20.SDG 影響力標準是如何提供給企業使用的? (7) |
| (1) | 作為自願的最佳實踐指南 |
| (2) | 作為強制性法規 |
| (3) | 以收費訂閱形式提供 |
| (4) | 專為行業主導的倡議提供 |
| | |
(2) | 21.治理在將負責任的商業實踐和影響管理納入組織決策中扮演什麼角色? (8) |
| (1) | 設定財務目標 |
| (2) | 定義決策過程 |
| (3) | 確保法規遵從 |
| (4) | 實施行銷策略 |
| | |
(4) | 22.哪些單位可以使用 SDG 影響力標準? (12) |
| (1) | 只有上市企業 |
| (2) | 僅非政府組織(NGO) |
| (3) | 僅國有企業和公共部門組織 |
| (4) | 無論規模、地理位置或行業,致力於永續發展的企業都可 |
| | |
(2) | 23.SDG 影響力認證框架和標章的目的是什麼? (13) |
| (1) | 減少專有認證方法的風險 |
| (2) | 提供關於影響力管理實踐的獨立認證 |
| (3) | 保證對永續發展的積極貢獻 |
| (4) | 確保企業內部決策的透明度 |
| | |
(2) | 24.企業的影響力目標與哪些永續發展問題相關? (18) |
| (1) | 其價值鏈中的重要負面影響 |
| (2) | 氣候行動和性別平等相關的橫切議題 |
| (3) | 短期的財務績效指標 |
| (4) | 利害關係人的期望和需求 |
| | |
(4) | 25.企業在確定影響力管理相關指標時考慮了哪些因素? (20) |
| (1) | 資料擁有權和隱私問題 |
| (2) | 與政府機構的合作 |
| (3) | 對意外成果的容忍程度 |
| (4) | 情境和對利害關係人最重要的事項 |
| | |
(3) | 26.企業在其政策和實踐中如何將尊重人權和其他負責任業務實踐納入考量? (22) |
| (1) | 實施有效的申訴和補償機制,並設置舉報保障措施,以保護可能受影響的利害關係人 |
| (2) | 確保高層領導承諾在組織中可見 |
| (3) | 在供應鏈中避免或減少負面影響,並促進行星邊界和其他負責任業務實踐 |
| (4) | 符合相關的本地和國際法規,並力求達到行業最佳實踐的最高水平 |
| | |
(3) | 27.就企業的影響力相關之外部揭露和報告而言,企業的治理機構扮演什麼角色? (24) |
| (1) | 批准影響力目標和指標 |
| (2) | 進行第三方評估 |
| (3) | 確保透明度和責任 |
| (4) | 審查財務報表 |
| | |
(4) | 28.根據影響力管理規範,有哪四種類型的成果指標? (31) |
| (1) | 輸入、輸出、結果和影響 |
| (2) | 質化、量化、財務和環境 |
| (3) | 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 |
| (4) | 絕對數量、百分比、比例和類別 |
| | |
(3) | 29.成果門檻值可以從哪裡獲取? (32) |
| (1) | Social Value International |
| (2) |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
| (3) | World Bank 和 SDG 指數 |
| (4) | Impact Management Platform 網站 |
| | |
(4) | 30.企業排放的污染影響哪個利害關係人群體? (35) |
| (1) | 客戶 |
| (2) | 員工 |
| (3) | 地方社區 |
| (4) | 地球 |
| | |
(2) | 31.根據影響力管理規範,'How Much'維度有助於企業理解什麼? (39) |
| (1) | 企業的價值主張 |
| (2) | 成果的規模、深度和持續時間 |
| (3) | 對不同利害關係人群體的影響 |
| (4) | 資源的分配 |
| | |
(2) | 32.減輕影響力風險的第一步是什麼? (46) |
| (1) | 評估風險的程度和影響 |
| (2) | 填補風險評估中的資料缺口 |
| (3) | 優化資源配置 |
| (4) | 建立一個嚴格的風險管理計劃 |
| | |
(4) | 33.為什麼企業和投資者需要將影響力風險與財務風險區分開來考慮? (48) |
| (1) | 資源分配策略不同 |
| (2) | 影響力風險是獨立於財務風險的 |
| (3) | 影響力風險的評估方法不同於財務風險 |
| (4) | 評估成果的重要性不同 |
| | |
(4) | 34.GRI 2:一般揭露 2021 的內容主要用於提供組織的: (52) |
| (1) | 影響力的透明度與當責性 |
| (2) | 經濟活動、治理與政策的深入見解 |
| (3) | 重大主題的資訊揭露項目 |
| (4) | 報導實務與組織的詳細資訊 |
| | |
(1) | 35.在依循 GRI 準則的 9 項要求進行報導時,組織應該提供什麼? (62) |
| (1) | 使用聲明 |
| (2) | 報告範圍 |
| (3) | 影響力評估 |
| (4) | 省略理由 |
| | |
(2) | 36.在決定重大主題時,組織遵循的步驟包括? (66) |
| (1) | 優化財務報告的格式 |
| (2) | 了解組織脈絡 |
| (3) | 根據利害關係人的個人意見進行排序 |
| (4) | 分析組織活動的變化 |
| | |
(2) | 37.組織在了解其活動和商業關係的永續性脈絡時,應考慮的一項內容是什麼? (69) |
| (1) | 組織的行銷策略 |
| (2) | 組織對其應遵守的法規的責任 |
| (3) | 組織的財務績效 |
| (4) | 組織的技術創新 |
| | |
(4) | 38.對於人權有潛在的負面影響力時,以下哪種因素優先? (71) |
| (1) | 影響力的發生可能性 |
| (2) | 影響力的範疇 |
| (3) | 影響力的規模 |
| (4) | 影響力的嚴重性 |
| | |
(3) | 39.組織在決定其重大主題時必須使用什麼? (73) |
| (1) | GRI 主題準則 |
| (2) | GRI 行業準則 |
| (3) | GRI 主題準則與行業準則 |
| (4) | GRI 風險準則 |
| | |
(4) | 40.SASB 在「領導與治理」維度下的永續性議題涉及管理可能產生潛在責任或限制營運許可的問題。以下哪項不包含在此維度中? (74) |
| (1) | 法規合規性 |
| (2) | 風險管理 |
| (3) | 供應鏈和物資採購 |
| (4) | 員工薪酬 |
| | |
(1) | 41.根據布倫特蘭報告,永續的定義是什麼? (75) |
| (1) | 發展滿足未來世代的需求 |
| (2) | 以不損害當前世代需求為代價的發展 |
| (3) | 滿足當前世代需求的發展 |
| (4) | 在損害現在與過去世代的需求下,去滿足未來世代需求的發展 |
| | |
(2) | 42.以下何者並非 SASB 理性投資者興趣的證據評估之因素 (84) |
| (1) | 利害關係人的關注 |
| (2) | 資本成本/風險概況 |
| (3) | 創新機會 |
| (4) | 產業規範和競爭驅動因素 |
| | |
(3) | 43.以下何者是 SASB 用於評估財務影響的產業特定資訊? (86) |
| (1) | 顧客或利害相關人行動導致的聲譽和市場損害 |
| (2) | 通過實施節能措施節省成本 |
| (3) | 美國政府機構的數據庫 |
| (4) | 公司面臨罰款的實例 |
| | |
(4) | 44.SASB 旨在開發可提供產業內或跨產業公司可辨識資料範圍的會計指標。這個標準被稱為 (88) |
| (1) | 可驗證 |
| (2) | 對齊 |
| (3) | 中立 |
| (4) | 分配性 |
| | |
(2) | 45.SASB 在評估指標的實用性時,考慮哪一因素? (89) |
| (1) | 公平的代表性 |
| (2) | 適用於大多數公司 |
| (3) | 支持資料驗證和保證 |
| (4) | 提供量化和質化資料 |
| | |
(1) | 46.在評估永續發展主題對行業中的大多數公司的相關性時,需考慮了哪些因素? (93) |
| (1) | 適用於整個行業並且公司可執行的主題 |
| (2) | 影響公司價值的潛力和對投資者的興趣 |
| (3) | 反映了發行人和投資者的共識 |
| (4) | 完整性、可核實性和與現有標準的一致性 |
| | |
(4) | 47.治理機構在何時會考慮永續風險和機會? (97) |
| (1) | 通過將財務績效置於永續目標之上 |
| (2) | 通過將責任委派給管理層職位 |
| (3) | 通過將永續指標納入報酬政策中 |
| (4) | 通過監督實體的策略和重大交易 |
| | |
(4) | 48.以下何種情況並非實體可以選擇不提供關於永續相關風險或機會的量化資訊? (99) |
| (1) | 當這些影響無法單獨識別時 |
| (2) | 當實體沒有提供該資訊的能力或資源時 |
| (3) | 當測量不確定性的水平很高,導致得出的量化資訊無用時 |
| (4) | 當資料的成本太高 |
| | |
(2) | 49.實體應如何定義與永續相關風險和機會相關的短期、中期和長期的時間範圍? (100) |
| (1) | 基於實體的財務規劃周期 |
| (2) | 基於產業特定特徵和業務周期 |
| (3) | 基於實體財務報表的報告期 |
| (4) | 基於一般財務報告使用者的時間範圍 |
| | |
(2) | 50.IFRS S1《揭露永續相關財務資訊的一般要求》的目標是什麼? (106) |
| (1) | 要求實體揭露財務績效指標 |
| (2) | 提供永續相關風險管理的指南 |
| (3) | 使主要使用者能夠對資源分配給實體作出明智的決策 |
| (4) | 評估實體在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前景 |
| | |
(2) | 51.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是指《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每年一次的首腦峰會,討論氣候變化和各國的應對方案、承諾和行動。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英文縮寫為何 (5) |
| (1) | IPCC |
| (2) | COP |
| (3) | WEF |
| (4) | WHO |
| | |
(1) | 52.馬爾地夫環境部長 Aminath Shauna 在 COP27 大會的喊話,提到:「地球每一個小數點的升溫,將帶來多少公分的海水上升,威脅著我們的生存」,而此段敘述之科學引用來自 IPCC 第六次報告中之數據,說明了極端氣候造成海平面上升對人類的危害 (6) |
| (1) | 1 |
| (2) | 0.1 |
| (3) | 0.5 |
| (4) | 2 |
| | |
(4) | 53.為了延緩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在第幾屆 COP 大會中各國簽定了《巴黎協定》的內容,強制要求締約國落實減排行動 (7) |
| (1) | 27 |
| (2) | 26 |
| (3) | 24 |
| (4) | 21 |
| | |
(2) | 54.截至 2021 年,地球平均溫度已經上升多少度 (11) |
| (1) | 1 |
| (2) | 1.2 |
| (3) | 1.5 |
| (4) | 2 |
| | |
(4) | 55.碳中和定義是什麼 (14) |
| (1) | 企業、組織或政府在特定一段時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零 |
| (2) | )企業、組織或政府在特定一段時間完全不排放二氧化碳 |
| (3) | 企業、組織或政府在特定一段時間排放的二氧化碳使用化學氣體中和 |
| (4) | 企業、組織或政府在特定一段時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透過植樹、使用再生能源、購買碳權等方式累積的減碳量相互抵銷 |
| | |
(4) | 56.碳中和是依據何種規範作為實施與宣告指引 (19) |
| (1) | ISO 14067 |
| (2) | ISO 14064-2 |
| (3) | ISO 14064-1 |
| (4) | PAS 2060 |
| | |
(2) | 57.關於產品類別規則(Product Category Rule, PCR),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29) |
| (1) | 為了要使同性質之產品能公平比較,因此要參考 PCR 的邊界設定計算碳足跡 |
| (2) | PCR 全球共通 |
| (3) | 經濟部工業局採用的是國際間使用的 EPD-PCR |
| (4) | 國內要碳足跡盤查後申請碳標籤的會用環保署的 CFP-PCR 或稱 CF-PCR |
| | |
(2) | 58.產品碳足跡計算是將產品生命週期的各歷程進行計算,請問下列何者不屬於產品生命週期的歷程? (39) |
| (1) | 製造 |
| (2) | 研發 |
| (3) | 運輸 |
| (4) | 使用 |
| | |
(1) | 59.在產品基本資料中的排除項目,當計算小於多少以下可以排除,但計算時先不排除? (44) |
| (1) | 1% |
| (2) | 2% |
| (3) | 3% |
| (4) | 4% |
| | |
(3) | 60.由於每家廠商雖然生產相同的產品,但在調查碳足跡上的品項是會有些差別,所以同類的產品要有共通的規則,這樣在計算上才會是有標準的,而產品規則要到哪邊參考? (45) |
| (1) | 產業公會 |
| (2) | 教育部 |
| (3) | 環保署 |
| (4) | 文化部 |
| | |
(2) | 61.產品碳足跡計算基本上就是項目的排放係數乘上何種資料的加總? (49) |
| (1) | 排放係數 |
| (2) | 活動資料 |
| (3) | 總生產產品數量 |
| (4) | 原物料金額 |
| | |
(3) | 62.第三類環境宣告英文縮寫為何 (4) |
| (1) | CFP |
| (2) | GHG |
| (3) | EPD |
| (4) | BSI |
| | |
(2) | 63.執行產品碳足跡流程的量化值或從直接量測或基於直接量測的計算所獲得的活動數據為下列何者? (8) |
| (1) | 次級數據 |
| (2) | 初級數據 |
| (3) | 人為數據 |
| (4) | 間接數據 |
| | |
(4) | 64.下列何者數據都是初級數據,但初級數據並非所有都是該數據? (9) |
| (1) | 間接數據 |
| (2) | 次級數據 |
| (3) | 人為數據 |
| (4) | 場址特定數據 |
| | |
(3) | 65.產品碳足跡盤查的原則中,何者是數據和方法的選擇用於評估所研究系統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和移除量? (13) |
| (1) | 一致性 |
| (2) | 透明度 |
| (3) | 相關性 |
| (4) | 相對方法 |
| | |
(4) | 66.為了延緩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在第幾屆 COP 大會中各國簽定了《巴黎協定》的內容,強制要求締約國落實減排行動 (21) |
| (1) | 27 |
| (2) | 26 |
| (3) | 24 |
| (4) | 21 |
| | |
(3) | 67.國家自定貢獻是各國衡量自身能力與經濟發展狀況下訂定合理減碳目標。國家自定貢獻英文縮寫為何 (24) |
| (1) | IPCC |
| (2) | CDP |
| (3) | NDC |
| (4) | CFP |
| | |
(3) | 68.何謂國家自定貢獻 (27) |
| (1) | 各國發布給國內人民經濟所得的貢獻比例 |
| (2) | 各國要求他國進口商品時須繳交自定碳關稅 |
| (3) | 各國衡量自身能力與經濟發展狀況下訂定合理減碳目標 |
| (4) | 歐盟為各國訂定之合理減碳目標 |
| | |
(4) | 69.金管會分階段推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於 2023 年針對資本額多少億以上之上市櫃公司,要求其應編制及申報永續報告書,並揭露氣候相關資訊,同時上報至董事會公告排程 (32) |
| (1) | 1000 |
| (2) | 500 |
| (3) | 200 |
| (4) | 20 |
| | |
(2) | 70.產品類別規則英文縮寫為何 (37) |
| (1) | TCFD |
| (2) | PCR |
| (3) | EPD |
| (4) | ETS |
| | |
(2) | 71.關於產品類別規則(Product Category Rule, PCR),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43) |
| (1) | 為了要使同性質之產品能公平比較,因此要參考 PCR 的邊界設定計算碳足跡 |
| (2) | PCR 全球共通 |
| (3) | 經濟部工業局採用的是國際間使用的 EPD-PCR |
| (4) | 國內要碳足跡盤查後申請碳標籤的會用環保署的 CFP-PCR 或稱 CF-PCR |
| | |
(3) | 72.關於產品碳足跡中的初/一級活動數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50) |
| (1) | 活動數據的選擇攸關後續評估數據品質 |
| (2) | 初/一級活動數據是透過組織所擁有、營運或控制之製程直接量測的量化數據 |
| (3) | 台電寄發之廠址內的電錶實際用電資訊屬於次/二級活動數據 |
| (4) | 台電寄發之廠址內的電錶實際用電資訊屬於初/一級活動數據 |
| | |
(2) | 73.產品碳足跡計算是將產品生命週期的各歷程進行計算,請問下列何者不屬於產品生命週期的歷程? (53) |
| (1) | 製造 |
| (2) | 研發 |
| (3) | 運輸 |
| (4) | 使用 |
| | |
(2) | 74.產品生命週期的歷程中,在 B2B 的型態中是包含下列該歷程? (54) |
| (1) | 回收 |
| (2) | 原料 |
| (3) | 廢棄 |
| (4) | 使用 |
| | |
(3) | 75.在原料取得的歷程中,不包含以下哪個選項? (56) |
| (1) | 主要原料 |
| (2) | 耗材 |
| (3) | 材料成型 |
| (4) | 次要原料 |
| | |
(2) | 76.在 B2B 模式下,進行碳盤查實作計算時可分成三大部分,以下何者不是? (60) |
| (1) | 產品基本資料 |
| (2) | 設備使用階段 |
| (3) | 原料取得階段 |
| (4) | 製造/服務階段 |
| | |
(3) | 77.在鞋墊的產品生命週期中,在製造歷程是沒有包含以下哪個選項? (61) |
| (1) | 材料貼合 |
| (2) | 成品包裝 |
| (3) | 次要原料 |
| (4) | 材料裁切 |
| | |
(2) | 78.產品碳足跡計算基本上就是項目的排放係數乘上何種資料的加總? (63) |
| (1) | 排放係數 |
| (2) | 活動數據 |
| (3) | 總生產產品數量 |
| (4) | 原物料金額 |
| | |
(1) | 79.產品碳足跡計算基本上就是下列哪項乘上活動數據的加總? (65) |
| (1) | 項目的排放係數 |
| (2) | 生產使用量 |
| (3) | 原物料採購金額 |
| (4) | 總生產產品數量 |
| | |
(3) | 80.以鞋墊生命週期流程圖中,廢棄處理階段包含以下哪些? (1)使用 (2)回收 (3)耗材 (4)焚化 (5) 掩埋 (69) |
| (1) | (1)(2)(3) |
| (2) | (2)(3)(5) |
| (3) | (2)(4)(5) |
| (4) | (1)(2)(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