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1. 憲法第六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立法院各種委員會得邀請政府人員到會備詢,但下列何人得依憲政慣例,不受邀請備詢? (624) |
| (1) | 總統府秘書長 |
| (2) | 參謀總長 |
| (3) | 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 |
| (4) | 考試院院長 |
| | |
(3) | 2. 下列何者之任期與監察委員相同? (625) |
| (1) | 立法委員 |
| (2) | 總統 |
| (3) | 考試委員 |
| (4) | 國大代表 |
| | |
(2) | 3. 某人原任經濟部部長,經執政黨遴派為全國不分區立委,試問其未辭職而就任立法委員時,如何處理? (626) |
| (1) | 停薪留職 |
| (2) | 就任立法委員時,視為辭職 |
| (3) | 得兼任兩職 |
| (4) | 於立法委員任期屆滿時,當然復職 |
| | |
(3) | 4. 關於行政法院,下列何項正確? (627) |
| (1) | 高等行政法院之審判,一律採合議制 |
| (2) | 人民不服訴願決定,得向地方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
| (3) | 行政法院分為二級 |
| (4) | 人民與政府間之爭執,應由行政法院審判 |
| | |
(3) | 5.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憲法之事項,不包括下列何項? (628) |
| (1) | 法律是否牴觸憲法 |
| (2) | 命令是否牴觸憲法 |
| (3) | 命令是否牴解法律 |
| (4) | 憲法增修條文是否有效 |
| | |
(3) | 6. 人權中不應有任何界限的是: (629) |
| (1) | 言論自由權 |
| (2) | 平等權 |
| (3) | 思想自由權 |
| (4) | 生存權 |
| | |
(1) | 7. 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六一號解釋之見解,關於「參謀總長」之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630) |
| (1) | 非憲法規定之部會首長 |
| (2) | 非對國防部部長負責 |
| (3) | 非國防部部長之幕僚長 |
| (4) | 非憲法第六十七條第二項之政府人員 |
| | |
(3) | 8. 依國家賠償法之規定,賠償義務機關對應負責公務員之求償權,自支付賠償金之日起,因多久不行使而時效消滅? (631) |
| (1) | 半年 |
| (2) | 一年 |
| (3) | 二年 |
| (4) | 五年 |
| | |
(4) | 9. 下列何者不屬於監察權的範圍? (632) |
| (1) | 彈劾權 |
| (2) | 審計權 |
| (3) | 糾正與糾舉權 |
| (4) | 人事同意權 |
| | |
(3) | 10. 我國憲法第八十條規定:「法官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審判,不受任何干涉。」試問下列何者有違獨立審判之原則? (633) |
| (1) | 審判採合議制 |
| (2) | 採審級制 |
| (3) | 判決書應先送院長核准,始得宣判 |
| (4) | 法官審判應依法學方法闡釋法律,不得恣意解釋 |
| | |
(3) | 11. 立法院通過之法律案,總統認為有違憲之虞時,得採取下列何種措施? (634) |
| (1) | 逕行移請立法院覆議 |
| (2) | 拒絕公布之 |
| (3) | 請行政院經總統核可後,移請立法院覆議 |
| (4) | 解散立法院 |
| | |
(1) | 12. 下列何者為司法院之職權? (635) |
| (1) | 法律提案權 |
| (2) | 議決法律案 |
| (3) | 司法預算審查權 |
| (4) | 舉行司法人員特種考試 |
| | |
(2) | 13. 下列有關立法院會期之敘述,何者為非? (636) |
| (1) | 每年兩次 |
| (2) | 由總統咨請集會 |
| (3) | 法定會期中之第一次為每年二月至五月底 |
| (4) | 會期必要時得延長之 |
| | |
(3) | 14. 關於立法院公聽會之舉行,下列何項正確? (637) |
| (1) | 立法院院會為審查議案,得舉行公聽會 |
| (2) | 邀請何人出席公聽會,由程序委員會決定 |
| (3) | 應邀出席人員非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出席 |
| (4) | 不得邀請政府人員出席公聽會 |
| | |
(4) | 15. 關於立法院黨團協商,下列何項正確? (638) |
| (1) | 黨團協商無法律地位 |
| (2) | 黨團協商由立法院長負責召集 |
| (3) | 黨團協商會議,由黨團負責人主持 |
| (4) | 黨團協商結論經院會同意後,出席委員不得反對 |
| | |
(3) | 16. 秘密證人制度被宣告違憲,其理由係與下列何項憲法原則不符? (639) |
| (1) | 法安定性原則 |
| (2) | 民主原則 |
| (3) | 正當法律程序原則 |
| (4) | 權力分立原則 |
| | |
(1) | 17. 罪刑法定主義之原則,其含義不包括下列何者? (640) |
| (1) | 刑法不得已時仍得類推解釋 |
| (2) | 刑法應以成文法為法源 |
| (3) | 刑法不得溯及既往 |
| (4) | 刑法不得有絕對不定期刑 |
| | |
(2) | 18. 三權分立理論由下列何位政治學者所創? (641) |
| (1) | 洛克 |
| (2) | 孟德斯鳩 |
| (3) | 盧梭 |
| (4) | 梭羅 |
| | |
(3) | 19. 下列何者並未明定於我國憲法基本國策章中? (642) |
| (1) | 外交宗旨及原則 |
| (2) | 國防目的及原則 |
| (3) | 司法獨立原則 |
| (4) | 土地政策 |
| | |
(1) | 20. 下列國家,何者最先具有成文憲法? (643) |
| (1) | 美國 |
| (2) | 奧地利 |
| (3) | 德國 |
| (4) | 我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