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1. 觀察立憲主義國家保障國民自由之演進歷程,請排列下述三權利之先後發展順序:1.社會權 2.自由權 3.參政權 (2315) |
| (1) | 213 |
| (2) | 321 |
| (3) | 123 |
| (4) | 231 |
| | |
(4) | 2. 下列何者非屬憲法上所列舉之權利? (2316) |
| (1) | 信仰宗教之自由 |
| (2) | 集會結社之自由 |
| (3) | 秘密通訊之自由 |
| (4) | 思想良心之自由 |
| | |
(1) | 3. 憲法上的「法律」,依我國憲法本文第170 條規定,其制定程序係指: (2317) |
| (1) | 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之 |
| (2) | 地方議會機關所通過之 |
| (3) | 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所訂定公布之 |
| (4) | 行政機關基於自身職權,所訂定公布之 |
| | |
(1) | 4. 我國增修憲法是為了因應何種需要? (2318) |
| (1) | 國家統一前的需要 |
| (2) | 內政的需要 |
| (3) | 國際情勢變化的需要 |
| (4) | 爭取外交空間的需要 |
| | |
(3) | 5.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於民國49 年間,經由國民大會為第一次修訂,其修訂之主要內容為何? (2319) |
| (1) | 通過國大創制複決兩權行使辦法 |
| (2) | 授權設置動員戡亂機構,調整中央政府行政及人事機構 |
| (3) | 總統、副總統得連選連任 |
| (4) | 訂頒中央公職人員增選補選辦法 |
| | |
(1) | 6. 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國家對於僑居國外之國民,應特別保護其: (2320) |
| (1) | 政治參與 |
| (2) | 文化活動 |
| (3) | 醫療衛生保健 |
| (4) | 工作就業 |
| | |
(4) | 7. 憲法本文就國民經濟事項,是以下列何者為其基本原則? (2321) |
| (1) | 自由主義 |
| (2) | 資本主義 |
| (3) | 民族主義 |
| (4) | 民生主義 |
| | |
(3) | 8. 依憲法本文規定,土地價值非因施以勞力資本而增加者,應由國家徵收下列何種稅,歸人民共享? (2322) |
| (1) | 契稅 |
| (2) | 土地交易稅 |
| (3) | 土地增值稅 |
| (4) | 土地交易所得稅 |
| | |
(4) | 9. 下列何者屬我國憲法的特性? (2323) |
| (1) | 柔性憲法 |
| (2) | 欽定憲法 |
| (3) | 不成文憲法 |
| (4) | 剛性憲法 |
| | |
(2) | 10. 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499 號解釋,我國憲法之修正採下列何種理論? (2324) |
| (1) | 修憲無界限論 |
| (2) | 修憲界限論 |
| (3) | 時間限制論 |
| (4) | 全盤修憲論 |
| | |
(2) | 11. 下列何者非屬近代憲法之基本原理? (2325) |
| (1) | 法治主義 |
| (2) | 永久中立 |
| (3) | 人權保障 |
| (4) | 權力分立 |
| | |
(4) | 12. 我國憲法本文第1 條規定,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由這一個條文可知下列何者是錯誤的? (2326) |
| (1) | 在國體方面,我國是一個共和國 |
| (2) | 在政體方面,我國是一個民主國 |
| (3) | 在國家名稱方面,我國是中華民國 |
| (4) | 我國憲法是欽定憲法 |
| | |
(3) | 13. 國會應定期改選是下列那一項憲法原則的具體表現? (2327) |
| (1) | 比例原則 |
| (2) | 誠實信用 |
| (3) | 民主原則 |
| (4) | 法制原則 |
| | |
(2) | 14. 依照五權分立之理論,監察院屬於何性質? (2328) |
| (1) | 政權機關 |
| (2) | 治權機關 |
| (3) | 是政權機關,亦是治權機關 |
| (4) | 非政權機關,亦非治權機關 |
| | |
(4) | 15. 為落實民主原則及權力分立原則,應保障國會議員之言論免責權,但其免責範圍不包括: (2329) |
| (1) | 民事責任 |
| (2) | 刑事責任 |
| (3) | 行政責任 |
| (4) | 政治責任 |
| | |
(4) | 16. 下列關於意見傳播自由的敘述,何者正確? (2330) |
| (1) | 媒體不具有公共性 |
| (2) | 媒體不得拒絕所有的意見廣告 |
| (3) | 媒體可無限制的接受長期刊登意見廣告 |
| (4) | 對於醫藥廣告各國皆採事前許可方式 |
| | |
(1) | 17. 山地鄉鄉長,以具有下列何種身分者為限? (2331) |
| (1) | 山地原住民 |
| (2) | 平地原住民 |
| (3) | 山地鄉鄉民 |
| (4) | 無特別限制 |
| | |
(3) | 18. 下列何者不是制定憲法的主要目的? (2332) |
| (1) | 保障民權 |
| (2) | 限制國家權力 |
| (3) | 富國強國 |
| (4) | 增進人民福利 |
| | |
(1) | 19. 我國憲法前言是否具有規範效力? (2333) |
| (1) | 有規範效力 |
| (2) | 沒有規範效力 |
| (3) | 是政治性質之文書 |
| (4) | 只有法律效力 |
| | |
(3) | 20. 依據憲法之規定,下列何者係由中央立法並執行,但不得交由省、縣執行之? (2334) |
| (1) | 教育制度 |
| (2) | 土地法 |
| (3) | 度量衡 |
| (4) | 警察制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