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下列有關地方自治之敘述,何者為正確? (2415) |
| (1) | 具有垂直分權之功能 |
| (2) | 憲法相關規定已經完全凍結 |
| (3) | 與住民自治之理念無關 |
| (4) | 立法院邀請地方自治團體行政機關有關人員到會備詢時,無論法律是否明文規定,後者有到會備詢義務 |
| | |
(4) | 2.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六七號解釋認為省之地位為何? (2416) |
| (1) | 係地方自治團體,亦為公法人 |
| (2) | 係地方自治團體,但非公法人 |
| (3) | 既非地方自治團體,亦非公法人 |
| (4) | 雖非地方自治團體性質之公法人,但法律得賦予地方自治團體以外之公法人地位 |
| | |
(2) | 3. 地方政府辦理自治事項,有無違背中央法令發生疑義時,如何處理? (2417) |
| (1) | 由立法院議決之 |
| (2) | 得聲請司法院解釋之 |
| (3) | 由行政院會議議決之 |
| (4) | 依行政救濟程序辦理 |
| | |
(3) | 4. 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基本國策規定中,有明文規定應優先編列經費之領域為何者? (2418) |
| (1) | 環境保護領域 |
| (2) | 全民健康保險經費 |
| (3) | 社會救助及國民就業等救濟性支出 |
| (4) | 婦女權益保障 |
| | |
(4) | 5. 下列何者並非剛性憲法與柔性憲法的差異之處? (2419) |
| (1) | 修憲難易不同 |
| (2) | 修改機關不同 |
| (3) | 修憲程序不同 |
| (4) | 修改之時間不同 |
| | |
(2) | 6. 用以保障個人基於內心自由思想與良心的各種精神性活動,可自由向外表達的權利為: (2420) |
| (1) | 居住及遷徙自由 |
| (2) | 表現自由 |
| (3) | 學術自由 |
| (4) | 集會結社自由 |
| | |
(1) | 7. 藉助科技設備,以竊取私人之信件內容,將構成對下述何種人民權利之限制? (2421) |
| (1) | 秘密通訊自由權 |
| (2) | 人身自由權 |
| (3) | 遷徙自由權 |
| (4) | 居住自由權 |
| | |
(3) | 8. 保障人權的法治國家,對於犯罪之認定,嚴格要求下列何種原則? (2422) |
| (1) | 自白排除原則 |
| (2) | 有罪推定原則 |
| (3) | 罪刑法定主義原則 |
| (4) | 犯罪嫌疑人舉證原則 |
| | |
(1) | 9. 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三八二號解釋意旨,學生對於足以改變其學生身分並損及其受教育機會之行為可否提起訴願? (2423) |
| (1) | 可以 |
| (2) | 不可以 |
| (3) | 原則可以,例外不可以 |
| (4) | 可逕行提起行政訴訟 |
| | |
(3) | 10. 憲法第二十二條保障之人權不包括下列那一項? (2424) |
| (1) | 人格權與人性尊嚴 |
| (2) | 姓名權與命名自由 |
| (3) | 以其他團體之名稱申請商標註冊 |
| (4) | 家庭生活及人倫關係 |
| | |
(3) | 11. 下列何者係憲法絕對保障之權利,政府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限制? (2425) |
| (1) | 人身自由 |
| (2) | 言論自由 |
| (3) | 思想自由 |
| (4) | 秘密通訊自由 |
| | |
(4) | 12. 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五一○號解釋,有關工作權之保障,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2426) |
| (1) | 工作權係保障人民從事工作並有選擇職業之自由 |
| (2) | 對於從事工作之方式及必備之資格或其他要件,仍得以法律或法律授權之命令加以限制 |
| (3) | 為保障民航安全,對於准予體格缺點免計之航空人員,應予時間及作業之限制 |
| (4) | 依民用航空法規定,對於航空人員之技能、體格或性行,得為臨時檢查之權限,違反比例原則 |
| | |
(2) | 13. 關於財產權之敘述,以下何者正確? (2427) |
| (1) | 國家依法限制人民財產權時,應予人民一定的賠償 |
| (2) | 財產權具有社會義務性,故國家得限制之 |
| (3) | 財產權之保障僅限於物的所有權存續狀態 |
| (4) | 財產權非屬制度性保障之權利 |
| | |
(4) | 14. 一般而言,下列何者要求個人隱私保障的範圍最小? (2428) |
| (1) | 新聞記者 |
| (2) | 一般民眾 |
| (3) | 演藝人員 |
| (4) | 民選公職人員 |
| | |
(2) | 15. 國家徵收人民之土地,必須予以補償,主要是因: (2429) |
| (1) | 使用者付費之原則 |
| (2) | 該人民因公益而受特別之犧牲 |
| (3) | 平均地權原則 |
| (4) | 福利國家原則 |
| | |
(3) | 16. 關於人權,下列何種說法正確? (2430) |
| (1) | 未成年不得作為人權主體 |
| (2) | 受刑人不應享有人權 |
| (3) | 基本人權是維護個人人性尊嚴所不可或缺者 |
| (4) | 國家利益優於人權 |
| | |
(2) | 17. 醫師未經病患同意,而洩漏病患病歷資料,可能侵犯何種權利? (2431) |
| (1) | 工作權 |
| (2) | 隱私權 |
| (3) | 人身自由 |
| (4) | 行動自由 |
| | |
(3) | 18. 公民投票制度之建立,與下列何種基本人權之關係最為密切? (2432) |
| (1) | 工作權 |
| (2) | 平等權 |
| (3) | 參政權 |
| (4) | 自由權 |
| | |
(4) | 19. 對於由政黨比例代表產生的民意代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433) |
| (1) | 可經由原選舉區罷免之 |
| (2) | 有遺缺,由該政黨在候選人名單中擇一遞補 |
| (3) | 有遺缺,另行補選 |
| (4) | 該民意代表喪失黨籍者,其民意代表資格予以註銷 |
| | |
(4) | 20. 中華民國國民所應具備之選舉權之要件中,下列何者不在其內? (2434) |
| (1) | 年滿二十歲 |
| (2) | 未受褫奪公權,但戒嚴時期依懲治叛亂條例判決確定者,不在此限 |
| (3) | 未受禁治產宣告 |
| (4) | 完成國民義務教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