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1. 根據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三六四號解釋,以廣播及電視方式表達意見,是屬於何種基本權利的保障範圍? (2455) |
| (1) | 秘密通訊自由 |
| (2) | 著作自由 |
| (3) | 言論自由 |
| (4) | 出版自由 |
| | |
(3) | 2. 關於司法院所提出之年度司法概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456) |
| (1) | 行政院得為增加或刪減 |
| (2) | 行政院得刪減,但應附理由 |
| (3) | 行政院不得刪減並應編入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但得加註意見 |
| (4) | 獨立編列預算,並逕送立法院審議 |
| | |
(2) | 3. 依地方制度法第八十條規定,縣(市)長因故不執行職務連續達多久以上者,應解除其職務? (2457) |
| (1) | 三個月 |
| (2) | 六個月 |
| (3) | 一年 |
| (4) | 兩年 |
| | |
(3) | 4. 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九九號解釋,我國憲法增修條文具有何種效力? (2458) |
| (1) | 效力低於憲法本文 |
| (2) | 效力高於憲法本文 |
| (3) | 與憲法本文效力相同 |
| (4) | 只有法律效力 |
| | |
(1) | 5. 依憲法之規定,司法院大法官係以何種形式審查政黨違憲之解散事項? (2459) |
| (1) | 憲法法庭 |
| (2) | 大法官會議 |
| (3) | 先以憲法法庭之方式進行言詞辯論,再以大法官會議之形式作出政黨是否違憲之解釋 |
| (4) | 先以大法官會議之方式進行言詞辯論,再以憲法法庭之形式作出政黨是否違憲之判決 |
| | |
(3) | 6. 「公民投票法修正草案」之提出,應經由何種議事程序始能成為法律? (2460) |
| (1) | 基於議事自律原則,立法院可以就個案自行決定各種讀會與議決人數 |
| (2) | 該修正草案得以無記名方式表決通過 |
| (3) | 仍應經三讀程序,以多數決方式通過 |
| (4) | 為求議事效率,議決程序可透過黨團協議為之,無庸經由院會全體議決之程序 |
| | |
(2) | 7. 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三二五號解釋意旨,下列何者為是? (2461) |
| (1) | 關於調查權之行使,因監察院已非民意機關,故應全部改由立法院行使 |
| (2) | 立法院為行使憲法所賦予的職務,具有文件調閱權 |
| (3) | 立法院得向考試機關,調閱關於應考人考試成績評定之資料 |
| (4) | 立法院並不具有文件調閱權 |
| | |
(2) | 8. 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除應經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一以上連署,尚須全體委員幾分之幾的贊成,始能通過? (2462) |
| (1) | 三分之一 |
| (2) | 二分之一 |
| (3) | 三分之二 |
| (4) | 四分之三 |
| | |
(3) | 9. 某立法委員於記者會爆料,指摘交通部部長涉嫌收受廠商賄賂,如其指摘並非事實,是否應負責任? (2463) |
| (1) | 不負刑事責任,亦無民事責任 |
| (2) | 雖不負刑事責任,但仍有民事賠償責任 |
| (3) | 須負刑事及民事責任 |
| (4) | 僅有刑事責任,沒有民事責任 |
| | |
(2) | 10. 依行政院組織法第十二條之規定,審核行政法規事項係屬於下列何者之職掌? (2464) |
| (1) | 秘書處 |
| (2) | 參事 |
| (3) | 新聞局 |
| (4) | 不管部會政務委員 |
| | |
(2) | 11. 依我國憲法增修條文之規定,關於立法院通過行政院院長不信任案後,行政院院長應: (2465) |
| (1) | 立即辭職 |
| (2) | 於十日內提出辭職 |
| (3) | 提請總統核可覆議 |
| (4) | 解散立法院 |
| | |
(1) | 12. 總統、副總統之選舉結果,如何決定? (2466) |
| (1) | 以候選人得票最多一組為當選 |
| (2) | 以候選人得票最多一組,且得票數超過投票人數二分之一者為當選 |
| (3) | 以候選人得票最多一組,且得票數達投票人數百分之二十者為當選 |
| (4) | 以候選人得票最多一組,且得票數達選舉人總數百分之二十者為當選 |
| | |
(4) | 13. 下列關於結社自由的敘述,何者正確? (2467) |
| (1) | 黑道組織的結社亦屬於憲法保障的自由 |
| (2) | 嚴重違反社會道德的結社,僅能用揭發的方式加以處罰 |
| (3) | 以暴力破壞憲法基本秩序的結社係專指在野黨 |
| (4) | 結社自由包括不結社的自由 |
| | |
(4) | 14. 人民團體法係保障下列何種基本人權? (2468) |
| (1) | 言論自由 |
| (2) | 信仰宗教自由 |
| (3) | 集會自由 |
| (4) | 結社自由 |
| | |
(2) | 15. 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五○九號解釋,認定刑法誹謗罪屬於對言論自由之合理限制,係考量到與何種個人利益的調節? (2469) |
| (1) | 隱私 |
| (2) | 名譽 |
| (3) | 信用 |
| (4) | 財產 |
| | |
(1) | 16. 總統、副總統選舉,候選人競選活動期間多長? (2470) |
| (1) | 二十八日 |
| (2) | 三十日 |
| (3) | 三十五日 |
| (4) | 四十日 |
| | |
(4) | 17. 下列關於行政院院長副署總統命令之敘述,採用何者正確? (2471) |
| (1) | 所有文武官員之任免命令,均須經行政院院長之副署 |
| (2) | 僅行政院官員之任免命令,方應經行政院院長之副署 |
| (3) | 僅總統發布解散立法院之命令,方應經行政院院長之副署 |
| (4) | 總統發布行政院院長之任免命令,無須經行政院院長之副署 |
| | |
(1) | 18. 下列何者符合公務員不作為之國家賠償責任? (2472) |
| (1) | 餐廳違法使用防火避難設施,主管機關未令其改善,致發生火災時,多人無法逃生而罹難 |
| (2) | 警察維護治安不力,致發生凶案,有人受害 |
| (3) | 都市計劃不當,致經常發生交通壅塞,損害民眾行的權利 |
| (4) | 稅務人員查察不力,致有逃漏稅事件發生 |
| | |
(3) | 19. 我國憲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公務員違法侵害人民之自由或權利,人民得依法律向國家作何種請求? (2473) |
| (1) | 去除侵害 |
| (2) | 回復原狀 |
| (3) | 國家賠償 |
| (4) | 國家補償 |
| | |
(3) | 20. 下列各項若依歷史發展階段排列,其順序應為何?1.生存權成為具體的權利保障 2.國家施恩時期 3.國家無責任時期 4.國家有義務時期 (2474) |
| (1) | 2431 |
| (2) | 2314 |
| (3) | 3241 |
| (4) | 321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