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1. 下列何者非地方自治團體? (2575) |
| (1) | 直轄市 |
| (2) | 縣(市) |
| (3) | 鄉(鎮、市) |
| (4) | 村(里) |
| | |
(2) | 2. 總統於立法院通過對行政院院長之不信任案後,經諮詢下列何人之意見後,得宣告解散立法院? (2576) |
| (1) | 行政院院長 |
| (2) | 立法院院長 |
| (3) | 司法院院長 |
| (4) | 副總統 |
| | |
(4) | 3. 下列何者非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 (2577) |
| (1) | 鄉(鎮、市)民代表會代表 |
| (2) | 縣(市)議會議員 |
| (3) | 直轄市議會議員 |
| (4) | 省諮議會議員 |
| | |
(2) | 4. 直轄市、縣(市)決算案,應於會計年度結束後幾個月內,提出於該管審計機關? (2578) |
| (1) | 三個月 |
| (2) | 四個月 |
| (3) | 五個月 |
| (4) | 六個月 |
| | |
(4) | 5. 直轄市政府制定之委辦規則,應經何種程序? (2579) |
| (1) | 市議會通過 |
| (2) | 報行政院核定後發布 |
| (3) | 報行政院備查 |
| (4) | 函報委辦機關核定後發布 |
| | |
(2) | 6. 省諮議會議員之產生方式為: (2580) |
| (1) | 由總統任命 |
| (2) | 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 |
| (3) | 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 |
| (4) | 由省主席提請總統任命 |
| | |
(2) | 7.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縣議員之任期為: (2581) |
| (1) | 三年 |
| (2) | 四年 |
| (3) | 六年 |
| (4) | 八年 |
| | |
(4) | 8. 依地方制度法第80條規定,地方議員連續未出席定期會達多久以上者,應解除其職權? (2582) |
| (1) | 六個月 |
| (2) | 一年 |
| (3) | 一會期 |
| (4) | 兩會期 |
| | |
(3) | 9. 國家徵收土地增值稅,乃因: (2583) |
| (1) | 土地國有政策 |
| (2) | 稅賦平等原則 |
| (3) | 土地價值之增加非因施以勞力資本之故 |
| (4) | 土地價值之增加不利經濟發展之故 |
| | |
(4) | 10. 針對台北市政府決定延期辦理里長選舉引起之爭議,下述說明,何者非屬司法院大法官就此所為解釋之意旨? (2584) |
| (1) | 地方自治團體處理自治事項時,中央之監督僅能就適法性為之 |
| (2) | 地方自治團體辦理委辦事項時,中央之監督得就行政作業之合目的性實施全面監督 |
| (3) | 地方自治事項涉及不確定法律概念之解釋時,上級監督機關應尊重地方自治團體之判斷 |
| (4) | 行政院撤銷台北市政府延期辦理里長選舉之決定,僅能由司法院大法官予以救濟 |
| | |
(3) | 11. 下列何者為我國尚未實施之社會保險制度? (2585) |
| (1) | 全民健康保險 |
| (2) | 公教人員保險 |
| (3) | 產物保險 |
| (4) | 勞工保險 |
| | |
(4) | 12. 下列何者發生疑義時,得聲請司法院解釋? (2586) |
| (1) | 省政府辦理監督縣(市)自治事項 |
| (2) | 直轄市政府辦理委辦事項 |
| (3) | 縣(市)政府辦理委辦事項 |
| (4) | 鄉(鎮、市)公所辦理自治事項 |
| | |
(2) | 13. 依憲法增修條文之規定,下列何者並未入憲? (2587) |
| (1) | 無障礙環境 |
| (2) | 老人年金 |
| (3) | 全民健康保險 |
| (4) | 農漁業現代化 |
| | |
(1) | 14. 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499 號解釋,下列何者屬於我國憲法不得藉修憲方式予以變更者?1.民主共和國原則 2.國民主權原則 3.人權之保障 4.權力分立與制衡。 (2588) |
| (1) | 1234皆屬之 |
| (2) | 僅12屬之 |
| (3) | 僅23屬之 |
| (4) | 僅34屬之 |
| | |
(4) | 15. 在要求執照的營業規制方面,電力、瓦斯等企業的經營屬於何種規制? (2589) |
| (1) | 登記制 |
| (2) | 報備制 |
| (3) | 許可制 |
| (4) | 特許制 |
| | |
(1) | 16. 我國憲法第172 條明文規定:「命令與憲法或法律牴觸者無效。」是所謂的: (2590) |
| (1) | 消極依法行政原則 |
| (2) | 法律保留原則 |
| (3) | 積極依法行政原則 |
| (4) | 國會保留原則 |
| | |
(2) | 17. 學問自由保障之內容包括「研究活動的自由」、「研究結果發表的自由」以及下列何種自由? (2591) |
| (1) | 研究結果註冊的自由 |
| (2) | 研究結果傳授的自由 |
| (3) | 確保研究經費使用的自由 |
| (4) | 確保研究內容秘密的自由 |
| | |
(3) | 18. 成大MP3 搜索事件涉及到的是何種基本權利的保障? (2592) |
| (1) | 言論自由 |
| (2) | 人身自由 |
| (3) | 居住自由 |
| (4) | 遷徙自由 |
| | |
(1) | 19. 法律規定必須具備能力、經歷或學歷等資格,始得從事某種職業,係對何種基本權利加以限制? (2593) |
| (1) | 工作權 |
| (2) | 結社權 |
| (3) | 財產權 |
| (4) | 人身自由權 |
| | |
(3) | 20. 依司法院大法官之解釋,「明顯而立即危險」之事實狀態存在與否,是用來判斷下列何種權利是否須加以調整的原則之一? (2594) |
| (1) | 講學自由 |
| (2) | 信仰自由 |
| (3) | 集會自由 |
| (4) | 通訊自由 |
| | |